高职SPOC混合式教学研究—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2020-03-31代湘荣
刘 宁,代湘荣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1 引言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后MOOC”时代由加州大学伯克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其目的是实现线教育发展空间的提升。不同于MOOC的纯线上大规模免费开放式并由学习者自主完成的课程。SPOC 课程需要教师介入学习过程,能根据面对的不同学情实时地灵活组合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促使学校教育回归校园课堂本质。
2 SPOC平台的课堂教学优势
浙江大学是我国率先研发自主SPOC 教学平台的高校之一,其开发的CNSPOC云课程平台是颠覆传统“教材+课堂”的教学模式,整合资源管理、在线学习模式、互联网平台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教学资源最大化共享,提供全程学习过程支持,营造新型的教学生态环境。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该平台开设的课程逐年以倍数递增。归纳起来SPOC 平台受教师青睐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SPOC更适合课堂教学
SPOC 的限制性Private 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 课程,而小规模Small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这小规模的特性正好适合学校在校生课堂授课的规模,同时SPOC的课堂准入规则和班级管理的设置符合教师在开课限制、课堂管理方面的需求。此外传统课堂教学的作业环节教师通常要付出较多时间批改,而SPOC平台的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解放教师的同时,也让其腾出时间精力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思考调整教学内容,当关注到学生有学习超前或滞后的情况单独给予帮助或者调整教学要求。
2.2 SPOC的碎片化资源管理更实用
SPOC教学模式更关注于提炼细小的知识点、技能点,并以此为依据录制教学微课视频、或者找寻相关视频资料进行剪辑提炼。用以上的方式作出的碎片化教学资源精炼、准确、易懂,适合学生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掌握知识点并可随时学习巩固。
2.3 SPOC更能实现个性化教学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情况有所差异,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面教师都需要有不同的设计安排。SPOC 平台上的教学资源碎片化有利于教师根据授课对象进行资源的重组和整合。这种基于学生程度的课程设置也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高等职业院校对于SPOC 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高职院校面对高等院校实施SPOC 混合制教学收获的成功经验,也积极探索其高职教学实施可行性。但两种教育的培养类型上面是有差异的,具体见表1。
表1 普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差异表
此外高职学生还存在学习状态与习惯整体较差等一系列问题。然而SPOC 混合式教学实际上内涵“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采用线上课程+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校的课堂教学。促使教师通过引导和催化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更为灵活的E+时代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吸引力是极大的。
4 基于高等职业院校需求下SPOC 混合式教学尝试
4.1 高职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的设计,线上+线下的统筹安排是关键。其目的是要求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的教学设计,采取问答、体验、讨论、任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动起来。
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情不同于普通高校,基于此强调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的方式,构建出不同于普通高校的高职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应。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物流信息技术》为例,使用SPOC教学平台—云课堂教学平台进行SPOC混合式教学尝试。
4.2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开设服务于《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运输实务》、《供应链管理》等信息化需求。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设备的基本原理与功能及其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操作各种物流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快速、高效、准确的完成物流信息处理。
图1 高职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
该课程理论性与实操性并重,教学内容和技能易于分解为颗粒化,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较快,所以课程内容需要不断的充实、更新、调整;加之我校国家级物流实训室完备的设施设备条件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保障。
4.3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单元设计—以商品条码单元模块为例
商品条码是模块一信息获取技术中项教学单元。单元的知识目标是理解商品条码的功能,理解商品条码信息在物流中的作用;技能目标是掌握条码技术设备使用方法,掌握商品条码技术应用条件判断方法;素质目标是团队协作、沟通表达、严谨细致。
在学生已具备商品条码概念、工作原理、识别应用等基础认知前提下。教学重点为理解商品条码在物流中的功能作用,教学难点定为判断物流企业哪些工作环节会应用商品条码。
该教学单元安排4 个课时,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导入、新知探索、实操体验、案例分析、课内拓展、课外活动这7个教学环节进行商品条码的学习,运用云课堂、微信、QQ、游戏、微课、视频、实训软件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课堂中通过拟人化情景引入商品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环节,再进行物流企业使用商品条码作业的实操体验解决教学重点,然后给出企业完整工作流程案例分析商品条码是否会应用解决教学难点,最后用未来条码技术视频进一步拓展知识。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见表2。
表2 商品条码单元教学环节详细设计
4.4 商品条码单元SPOC混合式教学实验效果
本教学单元整个教学实验进行顺利,选取了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学院16 物流管理1 班作为实验对象,该班学生云课堂平台上课程完成率高达95%。通过互动式教学设计的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很好的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云课堂手机客户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贯穿使用,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具体体现为:
4.4.1 课堂任务很配合。试验中完成课堂任务所需参考的资料多以短视频为主,学生随时可以在云课程教学平台上观看,视频比教师指导更加高效、清晰、准确,同时让不喜欢求助老师的同学也能得到帮助。所以学生在课堂任务的参与度上有很大提升,并且完成时间更短效率更高。
4.4.2 自主性得到改善。试验中使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如手机app拓宽了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路径,其易用性让学生总忍不住尝试;又如微信公众号可以持续推送行业最新发展消息,帮助学生持续关注行业动态。这些新手段的应用让学生亲切、易操作,迅速建立学习自信心,课程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同时,学生能够在下课后马上进行课外活动也说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4.4.3 积极上交作业。学生非常喜欢云课堂教学平台在作业上交板块除了填写文字以外还可以上传照片,这种方式清楚、直观、截取便捷,同时在帮助同学拍照记录的过程中自然的就进个相互比较讨论的状态里了。在本教学单元里面的2个作业发布之后,无论从上交时效、作业质量和作业完成度都有了大幅提高。
5 结语
通过本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验,印证了高职课堂教学中应用SPOC混合式教学的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等方面的优势。但是,考虑到授课保障条件要求较高,授课教师课程单元设计压力较大等因素,SPOC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任何课程都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