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26例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复苏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2020-03-31裴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苏醒

裴英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手术麻醉科,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行为舒适度要求也不断提高,全身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当手术结束,麻醉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的同时可能出现如躁动、低血压、低氧血症、低体温、误吸等并发症[1]。而麻醉复苏室(PACU)是对手术麻醉后恢复期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全身麻醉复苏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确保复苏期安全的重要保障[2]。本研究整理了我院近1年来1526例全麻骨科手术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行全麻骨科手术的患者1526例,其中男性875例,女性651例,平均年龄43.25±25.42岁。

1.2 纳入标准

(1)年龄在18~80周岁之间;(2)经术前评估可行全身麻醉骨科手术的患者;(3)无精神病史。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患者;(2)患有全身性系统疾病;(3)患有精神障碍;(4)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进行抢救、大输血等抢救措施的患者;(5)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6)合并肿瘤患者、先天或后天性免疫缺陷者。

1.4 研究方法

1.4.1 护理方法

患者手术完毕后,送入麻醉复苏室进行监护(1)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手术室内的湿度和温度达到适宜度数,让患者所在的病房采光度好并且通风良好,卫生达到标准要求;(2)加强对手术需要使用到的医疗器械的管理力度,不是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均需要进行反复检查,对其做好评估工作,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3)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产生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1.4.2 观察指标

(1)监护过程中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状况、血氧饱和度,以及意识恢复情况,同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单,对并发症(躁动、低氧血症、心率失常、血压异常、恶心呕吐、疼痛、低体温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术后对患者复苏期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析患者对手术复苏期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建立患者病例资料信息数据库,录入调查信息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一般情况:对患者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值<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共计纳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1526例,对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复苏期骨科全麻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疼痛(28.37%),其次为恶心呕吐(13.49%),第三位的为腹胀(12.12%);按照并发症发生所在人体系统,发现骨科手术最常见发生苏醒期并发症的是消化系统(29.88%),其次是神经系统(23.98%)和循环系统(17.49%)(表1,表2)。

表1 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各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2 患者苏醒期满意度调查

收集到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1384例,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级,对苏醒期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发现对复苏期护理满意度达94.44%(表3)。

表3 患者苏醒期满意度调查结果

3 讨论

麻醉恢复期是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的过程,是围麻醉期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3],期间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失语、谵妄、躁动等不良反应[4],若不得到科学的护理措施,将影响到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容易产生相关并发症[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526例骨科手术患的苏醒期并发症发证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骨科手术最常见发生苏醒期并发症的是消化系统,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患者最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是呕吐,可能是由于残留的麻醉药物引发恶心、呕吐,麻醉时间越长麻醉药量会越大,发生率也就越高。要特别留意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恶心呕吐症状明显且无改善,可遵照医嘱预防性应用止吐药。

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6],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而引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原因是疼痛[8]。特别是骨科患者术后反应疼痛的发生情况更为明显,即使轻微的体位变动也可能会对手术切口产生牵拉,引起疼痛,导致患者发生躁动。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术后恢复期疼痛的发生率达28.37%,因此术后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对预防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起到重要的影响。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患者多为中老年或肥胖患者,主要原因可能由于中老年患者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减缓,而肥胖患者,术中需加大麻醉药物剂量,且麻醉药物易存留在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中,代谢率较慢,从而引起苏醒延迟[9]。

全麻术后苏醒期低血压及心率失常的发生的主要与患者术前禁饮禁食,术中失血、失液,术中补液不足有关。这些因素加之术中麻醉药物的应用使患者处于血容量不足的状态。当患者进入术后苏醒期,术中麻醉药逐渐被代谢掉,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更为明显,从而表现为低血压和心率失常(心率增快)[10]。

综上,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骨科全麻手术的复苏期并发症并不局限于手术部位所带来的不适症状,同时麻醉药物的应用、患者个体差异以及术前准备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针对不同特点的患者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苏醒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