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紫癜与扁桃体炎的发病相关性分析

2020-03-31韩秀丽孙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扁桃体炎紫癜过敏性

韩秀丽,孙蒙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0 引言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不明,但多与细菌、病毒感染及食物、药物过敏等有关。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1][2],称为过敏性紫癜肾型或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表现可能为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激活补体,而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或酶类损伤血管壁和肾小球基底膜。其感染因素又多属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伴口咽感染,临床上,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口咽感染特别是扁桃体炎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研究了近15年来的国内文献,对过敏性紫癜与扁桃体炎的发病相关性做了分析,希望能从过敏性紫癜与扁桃体炎的发病的相关性上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寻找科学的依据与途径。量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研究的随机序列的产生、受试者及研究人员及结局评价者盲法、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报告结果等。

1.5 数据分析方法

对发病病因进行分类归类后建立数据库,主要将病因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口咽感染)、扁桃体炎,过敏原(包括食入、吸入和接触类),其他肠道感染或不明原因等。最终入选12篇有明确发病病因报道分析的病例文献。统计学方法:以SPSS 17.0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式

以“过敏性紫癜”为关键词,二次检索以“扁桃体炎”,“病因病理”或者“病因病机”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进行检索,设置时间为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检索出222篇,筛选出21篇有效文献。

1.2 文献纳入标准

文献类型为临床研究,包括发病,病因等;有明确的病因资料完整。

1.3 文献排除标准

文献为非临床研究类,如综述、动物实验护理及单个病例报道;重复发表的文献。

1.4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通过中文数据库查找文献,将所得文献整理并删除重复文献,然后通过阅读题目与摘要删除与本研究明显无关的文献,最后全文下载初筛后的文献,查看全文再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文献质

2.1 研究12篇文献中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的发病(上感扁/X)与其他致病因素的比较,见表1。

表1 研究12篇文献中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的发病(上感扁/X)与其他致病因素的比较(

表1 研究12篇文献中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的发病(上感扁/X)与其他致病因素的比较(

病例数±S上感扁/X 22 32 43 21 48 54 35 32 46 131 58 44 28 50 64 45.2±26.8其他/Y 14 39 42 21 20 48 23 36 70 114 4 41 12 60 68 39.1±28.4

双样本 t检验,P=0.00,(P<0.05);配对 T 检验,P=0.19(P>0.05)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的发病与其他致病因素相比双样本t检验及配对检验无明显差异。说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的致病相关性占主要因素,临床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因素。

2.2 研究12篇文献中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扁桃体炎(扁/X)的发病和过敏因素(过敏/Y)的比较,见表2。

表2 研究12篇文献中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扁桃体炎(扁/X)的发病和过敏因素(过敏/Y)的比较(

表2 研究12篇文献中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扁桃体炎(扁/X)的发病和过敏因素(过敏/Y)的比较(

±S扁 /X 22 6 15 7 31 54 8 10 6 46 131 26 40 9 20 28.7±32.2过敏/Y 4 14 15 7 20 29 0 11 14 24 36 0 28 9 12 14.8±10.7病例数

双 样 本 t检 验,P=0.01,(P<0.05);配 对 T检 验 P=0.049(P<0.05)。表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因扁桃体炎引发的患者明显高于因过敏因素引发的患者。

2.3 研究12篇文献中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扁桃体炎(扁/X)的发病和上呼吸道感染(上感/Y)的比较,见表3。

双 样 本 t检 验,P=0.01,(P<0.05);配 对 T检 验,P=0.41(P>0.05)。表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因扁桃体炎引发的患者发病率与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患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表3 研究12篇文献中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中扁桃体炎(扁/X)的发病和上呼吸道感染(上感/Y)的比较(±s)

3 讨论

目前过敏性紫癜(Henoch-schanlein purpura,HSP)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免疫机制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儿童时期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期[3],而且发病多与感染因素有关,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而且儿童期上呼吸道感染多有口咽感染甚至扁桃体炎,而且扁桃体炎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明显高于过敏因素,因此扁桃体炎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危因素。现代研究发现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免疫机制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4]。其中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成分,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相互联系和制约,发挥着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CD4+细胞协助B细胞分化及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为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临床扁桃体炎的发生发展也主要是免疫应答机制的启动[5],随即慢性扁桃体炎可以引发多种全身并发症,如肾炎、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而过敏性紫癜也因易损伤肾脏[6],所以又称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anlein purpura,HSPN),因此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有其相关性。因此临床积极防治扁桃体炎对过敏性紫癜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考虑从治疗扁桃体炎的角度治疗或干预过敏性紫癜。

猜你喜欢

扁桃体炎紫癜过敏性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扁桃体反复发炎,割还是不割?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影响因素分析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