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面保障设备对型号设备测试性建设的思考探讨

2020-03-31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20期
关键词:军用飞机型号研制

(海军装备部,陕西西安 710072)

0.引言

新时期伴随着我国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建设新型作战力量的需要不断增加,为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是军用飞机的地面使用、维护等提供相应的物资保障条件。航空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军事战略的调整,还有航空装备作战使用样式的不断改变,对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有了更高要求,使得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测试性的建设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因此,探讨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测试性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现状

军用飞机的使用和维护需要地面保障,而地面保障设备的支持能力对军用飞机的正常使用有着直接的影响。伴随着航空设备的不断发展,航空设备变得越发复杂,军用飞机更加依赖地面保障和保障设备,要求也日益变高,这就使得地面保障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变多,规模变得越来越大[1]。地面保障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过多给军用飞机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不利于航空装备进行快速机动,使快速部署变得难以实现;在作战的时候,敌方很容易把地面保障设备作为攻击的主要目标,地面保障设备一旦受到摧毁,就会失去支持军用飞机的能力;地面保障设备需要人员、备件等条件的保障,这使得地面保障设备的负担进一步增加[2]。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专用地面保障设备的使用,以减少重复投资和地面保障设备自身的长期保障费用,可通过建设军种可互操作的地面保障设备,为作战部队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缩小后勤保障规模;借助嵌入式诊断数据和其他诊断数据提高测试质量。

2.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整体设计规划与型号装备测试性设计

2.1 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与型号装备测试性设计关系

测试性设计作为型号装备质量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良好的测试性设计,提高装备的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和安全性,减少维修人力及其他保障资源,降低寿命周期费用。配置自动测试设备的目的与装备测试设计性的目的是一致的,测试性设计为装备外部可测试提高条件,自动测试设备是测试性设计目的得以实现的外部工具,二者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实际上互为一体,在型号装备保障规划设计中应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地面测试设备作为型号装备外部测试工具,其整体建设规划与装备测试性设计相互影响。在装备测试性设计中综合考虑外部测试设备现行标准、技术条件可优化装备内部、外部测试性分配及外部测试设计中测试点选择和设置,从而整体提升装备的测试性设计;同时,在装备测试性设计同步进行测试设备建设规划,制定相关规范及要求,规范故障模型、TRD文档及BIT信息输出,可进一步促进装备的外部测试性能提升。型号研保设备及综保设备研制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测试设备研制体系示意图

因此,将测试设备纳入型号装备测试性设计,可优化型号装备测试性设计,充分发挥机上诊断能力,提升保障设备测试性能,从而整体提升装备维护保障能力建设。

在提出地面保障设备需求的基础上,机型号总师单位对确定研制的保障设备一定要和保障设备的主管部门和装备使用部门做好提前的协调沟通[3]。在研制地面保障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规范化、高效率、可监控的地面保障设备研制体系,对研制地面保障设备的技术要求和程序方法需要深入研究,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技术体系,在技术要求、流程方法上对研制保障设备进行全面的规范,促进保障设备研制质量的提升。

2.2 型号装备测试性分配与任务分工

型号装备的测试性设计指标是由型号装备的任务需求及使用要求确定的,型号装备承研的主机所在进行测试性设计时不仅需要将系统测试性指标逐级分配到规定的产品层次,如分系统、LRU/LRM或SRU等,同时需要将测试性指标分配到机内测试和外部测试,二者共同实现型号装备的测试性指标。测试性分配的主要内容是FDR指标的分配、FIR指标的分配、FAR或者MTBFA要求值得分配。测试性分配方法有几种较为实用的包括等值分配方法、按故障率分配方法、考虑故障率和费用分配法、综合加权分配方法、有老产品时分配方法等。

机内测试设计通过BIT、PHM实现机载系统(设备)的寿命跟踪预测、健康管理、性能监测以及故障隔离,基于飞机外场维护保障条件限制,外场环境下只具备LRU级别的更换,因此对于机内测试所进行的故障隔离要求到LRU级。外部测试设计借助地面测试设备实现机载系统(设备)的性能检测和故障隔离,外部测试设计通过机载系统(设备)原位测试及离位测试实现,地面测试设备可复用机内测试诊断信息,实现深度测试。机内测试与外场原位测试共同实现型号装备关键性能的空中动态监测与地面静态检测,内场离位测试实现故障隔离至SRU级,甚至到元器件级,为装备地面维修提供故障修复依据。

2.3 建设通用化测试平台实现横向扩展组合及纵向发展

测试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基于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实现设备的通用化、综合化、智能化及小型化。型号自动测试设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贯彻“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思想,基于开放式结构进行系统整体架构,基于ATML标准的通用软件平台技术、基于IEEE 1232标准的故障诊断技术、基于航空应用的合成仪器技术、“基础+专业”通用化硬件平台技术、BIT信息融合技术及组合式结构设计技术等先进技术,建立可灵活扩展、剪裁与重构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实现型号自动测试设备的横向扩展组合与纵向发展。横向方面,针对型号飞机和用户多机型的保障需求,可实现跨专业、跨机型全覆盖保障。纵向方面,飞机地面保障设备贯穿装备研制、生产、试飞、飞行训练、遂行任务及维修的全寿命周期,在装备成品厂、主机所、制造厂、试飞院、飞行部队、航修厂等研制、使用、维护场所均发挥重要保障作用,是航空设备设计验证、出厂检查、装机检查、定期检查、故障隔离、功能性能确认等方面的主要测试工具。针对航空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装备的新专业机载设备以及现有机种机型的机载设备改装升级,可实现灵活扩展,满足装备快速发展下的保障要求,针对测试技术发展、测试设备新增功能以及改进升级,测试设备可实现快速反应这些变化,跟随和适应测试技术及测试要求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3.结语

地面保障设备是飞机维修的重要物质保障基础,影响着军用飞机的维修保障效率、使用效能等。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标准系统的建设对地面保障设备的研制,地面保障设备的使用以及地面保障设备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标准体系的建设,应采用先进技术体制,严格落实标准化、系列化要求,通过仪器资源的合理规划,具备向其他机型拓展的能力。促使地面保障设备的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全面满足军用飞机对地面保障设备需求,以便更好发挥地面保障设备的保障作用,更好地满足军用飞机未来作战的使用要求。

猜你喜欢

军用飞机型号研制
“三化”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任务准备期内的军用飞机瞬时可用度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不同型号CTC/TDCS设备的互联互通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
137Cs稳谱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