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校园
2020-03-30陈静
陈静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经过历史的涤荡和沉淀,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进校园”的形式也丰富多样,有的立足古诗文、国学经典,有的依托本土地域文化,有的贴近传统节日,还有的从民间艺术出发等等。这种传统文化的分散状态使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实施过程普遍存在着厚古薄今、盲目跟风、浅尝辄止等问题。如何让传统文化进校园、根植校园、深入童心?笔者做了几年这方面的探究,有了以下认识。
一、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彰显文化教育品位
中华传统文化范围广阔、内涵丰富,从传统思想、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传统建筑等各个方面让人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其中也有一些诸如“三纲五常”“光宗耀祖”“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充斥于《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读本中,如《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宣扬了无条件顺承的“愚孝”,这些思想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脚步,如果不加选择推荐给学生显然不合时宜。
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关键是选取什么内容进入校园,“取舍之间,彰显智慧”。这是作为一个智慧的教育者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传统文化时曾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统文化作为时代文明的载体,其优劣直接影响着育人的质量。因此,我们不能泥古不化,把传统文化整个或原版照搬使用,而应剔除其中糟粕,精选最值得传承和弘扬的部分,并把其中精华转化为现代形式应用到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
“鉴别地加以运用,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传统文化进校园彰显高品位。传统文化不是抽象地存在的,而是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紧密结合丰厚的地域文化,从距离学生最近的风土民俗文化入手,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传承。
河南安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单就“文字之根”来说,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中国文字的发源地。2019年11月,在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特别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地传承发展。”如何用好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让它在中小学校生根发芽呢?当地学校以“我爱你,汉字”为活动主题,带领学生到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进行研学游活动,并将“汉字文化”的研究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参观文字博物馆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馆内珍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和用文字记载历史的青铜器等文物让学生大开眼界,现代化的展示和体验手段更是让学生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科教学中,美术课堂通过让学生动手在橡皮章上雕刻甲骨文,了解甲骨文的线条、字形、内容、气韵,感受甲骨文之美;语文课堂教师结合教材中的语文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展开实践活动;品德课堂中教师结合《方块字里探春秋》适时进行实地研究活动。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走访采风、协作研究等实践活动对中国文字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增强了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中有些内容历久弥新,比如安阳千年古县汤阴是岳飞故里,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很有发扬价值;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至今还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依旧符合社会需要,值得永久地学习和传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精髓不仅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情怀;有“礼之用,和为贵”的治世之道;也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人文情怀……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就蕴含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那些沉睡的历代先贤、文物古迹,那些凝聚智慧的民间艺术,都像是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一颗颗耀眼的珍珠。学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应该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让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进入校园,彰显文化教育文化品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童心。
二、传承形式丰富多样,活动设计凸显趣味
“寓教于乐”是教育者追求的最佳教育境界。“教”是目的,“乐”是手段。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需要寓教于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内心升腾出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曾说:“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独特的魅力,而新颖独到的形式则可以让这种魅力大放异彩。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和课堂是主阵地,课程与活动是主要形式,而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是关键。师资缺、碎片化、不系统是目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使“传统文化进校园”课程化,而僵化的讲解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如何突破“进校园”的瓶頸,找到适合“进校园”的最佳路径呢?首先要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把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更系统化、专业化。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如山东潍坊的“风筝文化”、河北乐亭的“皮影戏”、广东潮汕的“功夫茶”等等,都是世界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构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要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文化点醒,让他们从中汲取精神成长所需的人文正能量,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在安阳,有为数不少的民间艺术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滑县木版画、秦氏绢艺、李新张年画、苏奇灯笼画、于金花剪纸……这些传统艺术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复杂,独特别致,极具娱乐性和观赏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邀请这些非遗艺术项目的传人来学校进行现场展示,讲述此项艺术的传奇故事,激发学生对它的喜爱,再挑选像苏奇灯笼画、于金花剪纸、李新张年画这些好操作又便于操作的非遗艺术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美术教学与传统艺术的有机融合,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与传统手工艺的博大精深。
再如中华传统艺术“戏曲进校园”,新时期的音乐教材中融入了許多戏曲的文化元素,通过音乐课堂让这种艺术形式绽放其无穷魅力。学校也可以根据师资情况和地方特点,在社团活动中组建“戏曲社团”,让学生通过欣赏戏曲表演、学习戏曲表演等活动感受戏曲这种经典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文化教育注入学科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使之焕发新的活力,而且使“进校园”有了计划性和系统性,不再是“三分钟热度”。
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元素,如中华经典古诗文,不仅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和活动帮助学生积累领悟,还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或节气,让古诗词更具感染力。
中华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是文化的瑰宝,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而与之相伴相随的古典诗词,正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安阳内黄县就以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编撰了校本课程《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跟着二十四节气学诗词》,收集了我国15个传统节日的由来,24个节气的特点,精选了247首相关诗词,让学生在传统节日和节气诵读诗词,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感受趣味童年”诗词吟诵大会,通过吟诵、歌舞、绘画等形式表现古诗词意境,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升教育文化品位,使传统文化教育在“润物无声”中深植学校这方沃土。
无独有偶。安阳汤阴县瓦岗镇邶城村,是邶国都城的所在地,也是《诗经·邶风》十九首的发源地。人们所熟知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出自《邶风》十九首中的《击鼓》,是千百年来人们歌颂爱情生死不渝的名句。吟诵诗词名句,感悟家乡文化,成为当地少年儿童常见的学习情景,孩子们自豪地吟诵着《诗经》古老的诗句,思绪飘飞,家乡与文化的亲近让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油然而生。
三、课程开发融入生活,过程管理力求到位
加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管理机制,使之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持续性。开发中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将优秀的文化基因融入校园生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国学经典的浸润。抓好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使校本课程的正规运行得到保障。
校本课程只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之一,用“大课题引领,群课题推进”的方式促进学校做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专题研究,是另一种切实有效的“传统文化入校园”的途径。在河南省重点课题《以人文学科活动为载体,推动地方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引领下,开设“市、县(区)、校”三级课题研究群。特设“市地方文化进校园”专项课题。三年来,参与此项研究的学校遍布安阳五县五区,40多项课题指向安阳优秀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安阳名胜景点中的楹联文化研究、安阳老城文化资源的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安阳水冶“抬阁”文化进校园课例研究、林州民间工艺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易经智慧在教学管理中实践应用的研究……学校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安阳优秀地域文化的特点。
教育部长陈宝生曾就“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二要融汇到教材体系中去,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三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铸魂立心,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校园文化时尚是时代的需要,我们应努力创造开放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大课堂,以丰富博大的地域文化为种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下根基。
【备注:本文系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以人文学科活动为载体,推动地方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JCJYB1725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