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020-03-30练志强
练志强
摘要:人类在经过历史长流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社会环境要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应该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可持续;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共存
1.可持续发展
1.1内涵及概念
1.1.1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二个重要的内涵:一个是需求,指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将基本需求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第二个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求应以现有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未来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
1.1.2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共存才能持续生存。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
2.环境功能和问题
2.1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1.1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
2.1.2环境与人类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开发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自然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资源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舒服美好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身心健康,更有效地生活和工作。
2.2环境问题
2.2.1環境问题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主要包含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两种。(1)原生环境问题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其他因素的参与极少。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力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
2.2.2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除此之外,环境污染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3.环境危机
3.1影响
环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
3.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害关系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要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如何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也是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需要怎么做
4.1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
4.2应该怎么做
4.2.1怎么做
(1)人类要想跟和谐的大自然共存,就必须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对于大自然的本质现象,理应谨慎而行;尊重自然,才能与之和谐共生,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2)要从我做起,首先選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择,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用,保护自然,万物共存,讲究卫生。
5.保护环境
作为当今新时代的中小学生,倡导同学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现代,造福后代贡献自身渺小的力量。
6.结论
人类有需求的利用自然,通过自然环境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需求必须在不改变自然规律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基本守则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
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陈越.我国环境治理决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4]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48
[5]刘克亚.环境保护经济引导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