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3-30卫薇

青年生活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统政治思想

卫薇

一、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高潮再次掀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中华文明经过五千年的演化而形成的具有民族思想和观念形态的一种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涵盖很广,既包括诸子百家的学术研究、琴棋书画的传统艺术、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学,又包括中国的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地域文化、中华武术、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神话传说、音乐戏曲,甚至名山大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层面:主要包括中国文化符号、传统节日、优秀传统文学、传统京剧、国画国乐、书法艺术等;其次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层面:例如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之道、以老莊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等等;再次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层面:例如务实稳重之风、中庸和谐之气等。

三、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沃土。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其时代的指导思想,但是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土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引导今天的大学生学会用整体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命脉。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今日,生生不息,与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类思潮迭起,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动摇不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重新浸润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寻找属于我们自身的、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命脉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岁月淘沙,沉淀蕴含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构上,我们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创新性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老的岁月蕴藏着无尽的财富,中华民族文化便是这样一座开掘不尽的富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大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人格锤炼,自觉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举措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长期的积累、沉淀和内化,如何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找到恰当的融合点成为关键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化和沉淀需要长期性,所以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融入”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社会层面

加强制度建设。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凸显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可以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诗词赏析》、《美文鉴赏》等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保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尊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行。学者刘淑霞指出,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范畴,可以说是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注重氛围营造。自1992年以来,北京大学季羡林、张岱年、邓广铭、周一良、侯仁之等文化大师,或撰文阐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或应邀开办传统文化讲座,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复旦大学从2006年在全校开展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做到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密不可分,这对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有裨益。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信中国》等文化类节目爆款频出,相继走红,掀起了全民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被人们称为“清流综艺”。这类节目将传统文化内核与综艺化表达方式相结合,为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并逐渐成为荧屏上的潮流,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样态。 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唤醒人们对于文学的记忆。寻文化基因,品文学之美,涵养当下生活。

(二)高校层面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寻找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培育大学精神、学院精神,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不断继承和创新,有利于充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以仪式育人为载体,探索“浸润式”“体验式”育人模式。把传统礼文化融入高校的开学典礼、毕业仪式中,形成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的育人模式。“达人事教,善者为师”,每一年开学典礼、毕业仪式都是一场隆重、温暖的致敬仪式。开学第一课形成以“正衣冠,身礼合一、以身显仁;呈拜帖,仰文观止、诚心投恩;敬茶礼,一盏香茗、传承师门”的行礼过程;毕业最后一课形成“束脩六礼,古礼氤氲、鸣谢师恩;恩师训诫,谆谆教诲、拳拳赤心;三拜吾师,尊师重道、情意绵长”的行礼过程。

以网络育人为载体,积极探索新媒体育人新途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蓬勃发展,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融合,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网络精神文化产品。高校应积极探索新媒体平台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上阵地的建设机制,形成以微信公眾号为主阵地,以各级学生组织、学术团体所开设的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及微信群为辅阵地的全方位的网络思政线上阵地。致力于以优质内容体现舆论的引导能力,吸引学生、凝聚学生、引导学生,是微平台发挥网络思政线上阵地作用的基本过程。注重内容可读性,提高阅读趣味性,提升对学生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微平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通过开设“诗词歌赋 笔墨春秋”专栏鼓励原创诗词,向学生征集优秀诗词原创作品、对诗词的解读或者对诗人词人介绍的文章,并选出优秀作品在平台进行推广;“泱泱大国 礼仪之邦”介绍各个朝代的见面礼、拜师礼、祭祀等相关礼仪,简述各个朝代的服饰首饰发饰等文化,不同时代的演变以及对外国文化的影响;“翰墨丹青 水色芳华”征集有关书法国画种类及演变的文章,书法家国画大师介绍及作品解读;“丝竹古韵 翩若惊鸿”主要从器乐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歌乐舞文化三方面介绍传统音乐;“知书识礼 雅俗共赏”介绍一切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常识,包括对联灯谜、官制科举、称呼演变、有趣的生活习惯习俗节日等,但尽量贴近生活,内容形式生动有趣;“见字如面 墨短情长”向全年级同学征集中国风文章包括短篇小说、散文、人物传记以及手写书信。

以节日载体为依托。充分发挥以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特征,凝聚了民族的信仰、伦理和情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沉浮,镌刻着其独特的记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统节日活动都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亲情、友情、爱国之情,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都包含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依托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重要文化节点,特别推出介绍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的诗歌、文章、绘画等。

(三)学生层面

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部分,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

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学习者。大学生应该主动涉猎国学经典,关注文化作品,观看清流综艺,响应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入脑入心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而且可以完善自身人格、涵育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806/c40531-31277575.html

[2]靳义亭、白海燕、杜鹏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XZSZ09

猜你喜欢

传统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少年力斗传统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政治法律
阿吾(一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