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视频中的绘画美

2020-03-30金昌庆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美术

金昌庆

【摘要】人类视觉传播方式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与美术相结合,从而产生艺术上的巨大变革。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视频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迅速进入我们生活,在其草根化、“微”化、碎片化特征的背后,美术的影响无处不在。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新媒体语境下美术之于网络视频的影响,试图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数字化作品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总结出美术带来的影响,是如何产生发展,并将如何衍变。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美术;母体意识;元素结合;类型呈现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语境下国产IP电影的国际视野研究”<项目号:17YSD009>研究成果;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自制剧文化输出策略研究”<项目号:2017SJB0376>研究成果;

1923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佛里伯格发表了《银幕上的绘画美》,提出“把银幕上的影像当作画来欣赏”这一观点,彰显了美术对于当时全新视觉传播方式的一系列影响之深。

首先出现的是美术作为母体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并由此形成了视觉主义艺术思潮。一大批先锋派画家人的精神状态应该通过视觉形式上的拓展加以表现。在这股思潮影响下,法国印象主义和德国表现主义学派相继诞生。前者脱胎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后者直接得益于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欧洲先锋派运动将银幕当成画布,借助当时全新的视觉传播方式,“寻求在静态绘画中难以达到的节奏和韵律,以及光的流动和组合”。

如果说先锋派运动过于强调造型本身,脱离了当时媒介的基本特征,那么美术给予其的第二重影响则是一种质变。美术的元素与当时全新的视觉传播方式融合,电影美术应运而生,成为影片视觉形象的造型基础。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并演变为一个特有的艺术部门。从母体蜕变为元素之一,美术的影响力并未消失,而是转变了形式,以能更好地与媒介属性相融合。

第三种影响则为类型呈现,这便是美术片,绘画配合其他造型艺术艺术来表现创作意图。其最早诞生于法国,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以美国为例每年的动画片产值以千亿为单位,且呈递增趋势,而在日本更逐渐成长为国家产业的洪流砥柱.

从母体意识到元素结合再到类型呈现,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美术之于影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了媒介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媒体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数字化的网络视频开始兴起。“互联网与生俱来就是一个多媒体平台,在技术上已经融合了传统媒体的一切手段。”正是媒体自身的融合性,决定了美术的影响依然存在。不过在新媒体语境下这种影响的形式与内容都在发生变化。

1. 母体意识的再度强化

欧洲先锋派运动之所以能产生,在于美术的“可视性”,一大批画家因此而投身当时的新媒体,如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让·雷诺阿、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库里肖夫等等。随着先锋派运动的衰亡,美术的母体意识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再被强化。它依然存在于画面构图、光线运用等诸多方面,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立志成为画家的黑泽明,拥有画室的斯皮尔伯格,中国著名画家陈逸飞等等。这是母体意识的延续,也是美术“可视性”在媒介中最直接的体现。

当互联网以一种颠覆性的姿态崛起时,美术的这种母体意识随之再度强化。植根于互联网的数字化网络视频以年轻人为创作主体,其中学习美术的年轻人,因为美术的“可视性”,更容易将生活的感悟通过互联网载体去表述,他们成为网络视频的先行者。这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广州美院2002级雕刻系的韦炜和黄艺馨,他们翻唱后街男孩的歌曲,被称作“后舍男孩”。其极具戏剧化的表情配上原版歌曲,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解构,并因此而风靡网络。

随着对互联网的重视,国家先后在艺术院校批准开办数字媒体、编导等专业,美术作为母体的影响在不断加大。中央美院《时光记》、湖北美院《四十公分》、鲁迅美院《此时此刻》、河北美院《碎梦》……一大批美术学院培养出的学生,在网络视频中崭露头角。这其中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生作品更是从互联网走向各大影节,在国内屡获大奖。2010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生肖央完成了《老男孩》,创下了一周点击率突破千万的奇迹,将网络视频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美术生对网络视频的关注,又使得大量关于美术的题材成为表现的重点。最常见的是美术艺考,这对于美术生而言,最为记忆犹新。代表作品如《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美术——我行》,讲述一个女孩在实现美术梦的旅程中遭遇种种挫折,却依然执着于梦想。类似题材还有吕梓林的《寻影》、杨睿的《在路上》、史荣峰的《日光之下》等等;除了艺考之外,比較多的题材,有关注亲情的,如杜晓雨的《双喜》,从一个油画专业大学生的视角看待母女亲情;马奕文的《异色》以小清新风格讲述热爱美术的姐弟俩浓浓的亲情;还有的题材关注美术大学生的创作与生活,如广州美术学院王仰涵的《大学恋爱三部曲》、曾亚的《油画青春》等;有的则关注画家的爱情,如李宇宁的《画家LEE的奇幻漂流》、胡中睿的《盲人画家》、赵立新的《温柔的记忆》等;此外还有视角更为奇特,以画家为主人公,讲述离奇而复杂的故事,如王宾的《贼与漫画家》,李锐钧的《百万孔雀图》等等。

母体意识的再度强化,这是中国新媒体语境下美术之于网络视频的影响之一。它使得大量具备美术基础的创作者更为容易地游走在网络视频之中,同时孕育了大量和美术题材相关的作品。只是这一次美术作为母体,不再像先锋派运动那样一味追求形式上的东西,而是更为注重内容,把美术本身作为创作的对象。

2. 元素结合被普遍忽视

网络视频中美术设计这个环节被普遍忽视,意味着美术的元素在中国新媒体语境下很少与作品结合,即便是以美术生为主体的创作中,美术设计也少之又少,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成本、周期方面的考虑。网络视频以“微”著称,具体表现在微时长、微经费、微制作周期上。美术设计是传统制作环节中最耗成本和时间的一个部分,在“微”的旗帜下,被省略也就可以理解了。以南京艺术学院学生作品《没人知道的地方》为例,该作品为公益题材,制作费用2万多。片中主题线索涉及到一座废弃的城堡模型,邀请美术设计制作,需耗时一月,相关费用接近总成本,无奈之下只能用泡沫塑料取代。虽然效果上无法同日而语,但出于经费和时间的考虑,也就只能选择忽视美术设计了。

猜你喜欢

新媒体语境美术
美术篇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变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
新媒体语境下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及媒介价值取向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像传播的特征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视剧的发展趋势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封底:国外太空美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