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蘑室内栽培技术
2020-03-30胡海冰梁秀凤庞启亮李智
胡海冰 梁秀凤 庞启亮 李智
摘要 本文介绍了毛尖蘑的生物学特性,并从菌种制作、基础设施准备、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毛尖蘑室内栽培技术,以期为毛尖蘑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毛尖蘑;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室内
中图分类号 S6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102-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毛尖蘑被人们称为兴安岭的“软黄金”,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大兴安岭韩家园林业局施业区内,生长在采金尾矿植被恢复后的阔叶林下地表上。毛尖蘑茎如鸡腿,顶如圆球,呈深黄色,晒干后呈暗褐色;肉嫩味香,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属于珍稀野生食药用真菌。毛尖蘑在盛产年份,年产干品5 000 kg左右,价格为300~400元/kg。由于连年无序采摘,造成了野生资源的破坏,使毛尖蘑干品产量急剧下降,市场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将驯化栽培成功的4个野生毛尖蘑菌株和子实体送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菌种鉴定。根据菌种培养形态、显微形态以及基因序列数据,鉴定部门的鉴定结果为:毛尖蘑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离褶伞属(Lyophyllum)烟色离褶伞种(Lyophyllum fumosum),又名褐离褶伞[1]。毛尖蘑栽培难度大,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团队经过5年攻关,摸索出了毛尖蘑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实现室内、棚内、林下3种模式种植成功。现就毛尖蘑室内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1 生物学特性
一是营养。毛尖蘑属于木腐生兼草腐生菌类,需要丰富的碳源、氮源和一定的无机盐类。碳源为可直接吸收的单糖、双糖、有机酸等,氮源为无机氮(铵盐、硝酸盐等)和有机氮化物(氨基酸、蛋白质等),无机盐为磷、钾、钙、镁等。碳源来自于锯木屑、稻草等,氮源来自于米糠、麸皮、豆秸等。二是温度。菌丝生长温度20~22 ℃,子实体适宜生长温度14~18 ℃。三是湿度。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55%~60%,子实体发育时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0%~90%。四是空气。毛尖蘑是好气性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空气,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严格,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新鲜空气。五是光照。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子实体分化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六是酸碱度(pH值)。当pH值为5.5~7.0时,菌丝体和子实体都能正常生长发育,最适pH值为5.5~6.0[2]。
2 室内栽培技术
2.1 菌种制作
于1月下旬和4月上旬分2个批次生产栽培种。
将阔叶树木屑82%、麸皮15%、豆饼粉2%、石膏1%拌均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16.5 cm×36 cm×0.04 cm),每袋装湿料1.2~1.3 kg,常压100 ℃灭菌6~8 h,冷却后从一端接入原种,放置于培养室20~22 ℃条件下培养,空气相对湿度为40%~50%,75~80 d可满袋。微光条件下继续培养20~30 d。
2.2 基础设施准备
基础设施包括出菇房、加湿器、培养架和塑料菌筐等。每个出菇房面积在50~100 m2之间,窗户上设置2~3个通风口,培养架选用不上锈的材质,高度1.5~1.8 m,层架摆放,层间距离40~45 cm,宽度适宜,长度依室内走向定制;菌筐规格为长40 cm、宽30 cm、高23 cm,每个出菇室内配备1个加湿器。
2.3 栽培管理
2.3.1 前期准备。在菌袋放入出菇室前3 d将出菇室打扫干净,用甲醛、高锰酸钾或菇宝进行彻底熏蒸,使出菇室始终保持无杂菌状态。
2.3.2 上架培养。将培养好经后熟的菌袋一端开口,上面覆盖0.5 cm厚湿润的草炭土、大田土或松针落叶,摆放在塑料筐内,然后依次摆放在培养架上,袋与袋之间间隔5 cm,摆放密度50袋/m2左右。
2.3.3 出菇管理。在整个出菇期溫度控制在14~20 ℃之间,根据不同时期管理需求随时调控湿度,一般在70%~95%之间。
(1)原基形成期。温度控制为14~18 ℃,湿度保持80%~85%。在覆土后7 d之内覆盖报纸或透气的棉布,浇水时覆盖物不能积水,7 d后菌丝已充分恢复,菌丝长到土表后可以撤掉覆盖物,人工控制加湿器,大约白天加湿2次,每次30 min左右,晚间用定时器控制加湿1次,大约30 min。每天通风3次,早、中、晚各1次,这一时期大约需要15 d[3]。
感观状态:菌袋料面土壤湿润不能积水。
(2)原基生长期。温度控制为14~18 ℃,湿度保持80%~90%。根据野生毛尖蘑的生长环境,白天人工控制加湿2次,时间为9:00和15:00,每次1 h左右,之后把室内空气稍微排出,门白天半开,晚间微开。每天配合通风3~4次。每日观测室内环境和子实体长势,根据子实体生长需求,随时调整湿度和通风[4]。
感观状态:菌袋料面土壤湿润,子实体不干燥,室内空气清新,不闷。
(3)子实体快速生长期。温度控制为14~18 ℃,湿度保持85%~95%。合理控制湿度。勤观察,根据子实体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新、不闷。
2.4 采收
当子实体八分成熟、未弹射孢子、菌盖未开伞时,适时进行采收。
3 参考文献
[1] 杜萍,曹天旭,崔宝凯.野生毛尖蘑菌株分子鉴定及碳源与氮源筛选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9,38(9):16-20.
[2] 郭昱秀,宋冰,李丹,等.野生毛尖蘑的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J].菌物研究,2016,14(4):222-225.
[3] 罗凯,朱瑞文,涂俊铭.南方冷棚羊肚菌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19,38(11):123-125.
[4] 张雯.无公害食用菌农业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