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
2020-03-30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年3期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項羽本纪》
【成语释义】楚: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歌:民歌。形容四面受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近义成语】进退维谷 腹背受敌
【反义成语】大获全胜 一呼百应
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的楚汉之争一直持续了五年,战争初期,双方互有胜败。后来刘邦的势力不断壮大,项羽逐渐处于劣势。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建议,决定消灭项羽这个竞争对手,于是率领大军对项羽发起猛攻。项羽没有准备,被打得猝不及防。韩信设下十面埋伏,将楚军团团围住。这时的项羽,手下的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面对实力强大的汉军,将士们都无心恋战。
为了彻底瓦解楚军将士们的斗志,刘邦命令汉军在夜里高唱楚地的歌曲,项羽正在借酒消愁,突然听到军营四周响起了一片楚歌,他大惊失色:“难道刘邦已经得到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军队里有这么多楚人?”楚军的将士们听到了歌声,开始思念起家乡,楚军军心大乱。
项羽深知大势已去,便在乌江边上自杀了。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处于被攻击或逼迫的环境,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