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潜江市大豆新品种适应性试验
2020-03-30何书文喻永冰张国栋何书武叶路瑶
何书文 喻永冰 张国栋 何书武 叶路瑶
摘要 为筛选出最优大豆品种,2019年在潜江市开展了大豆新品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潜4150、潜4210、鄂2066、油春13-19等4个品种(系)在2019年高温干旱情况下产量表现高、生育期适中且抗倒性、抗病性较好,在潜江市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其他3个品种生育期偏长且豆荚螟危害重、单株实粒少、产量低,在本地不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适应性;产量;抗性;湖北潜江;2019年
中图分类号 S565.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03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大豆产量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大豆价格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长。发展大豆产业是潜江市发挥品牌优势和特色优势的一个战略性的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规划,大豆品种在潜江市的适应性试验与应用对加快发展大豆饮料、豆制酱品和完善产业体系建设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一二三产业融合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双五”目标,潜江市应积极筛选出最优大豆品种,以此来提高大豆抗逆性与适应性,扩大生产规模。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潜江市竹根滩镇朱湖村(湖北尝香思食品有限公司大豆基地)。汉江河滩地为本研究选取的栽培地区,土壤为沙质,pH值保持在7.10左右,水、土比例为2.5∶1.0。
1.2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鄂2066(新审定品种,湖北尝香思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潜4150、潜4210(品系,潜江市汉江大豆科学研究所),南农1606(南京农业大学),淮豆13(江苏淮阴农科院),中作豆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春13-19(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提供)[1]。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按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 333.33 m2,小区间隔30 cm,四周设保护行6 m。
1.4 试验实施
5月24 日机械旋耕施肥,施复合肥(15-15-15)450 kg/hm2。5月25日机播,根据密度控制播种量。其中:中作豆1号行距40 cm,播种量75 kg/hm2,播种密度24万~27万株/hm2;淮豆13行距50 cm,播种量66 kg/hm2,播种密度19.5万株/hm2;南农1606的行距为50 cm,播种量为69 kg/hm2,播种密度19.5万株/hm2;油春13-19行距30 cm,播种量127.5 kg/hm2,播种密度42万株/hm2;鄂2066、潜4150、潜4210行距30 cm,播种量144 kg/hm2,播种密度42万株/hm2。播种深度为2 cm左右。5月24日,喷洒草甘膦+易阔(乙羧氟草醚)防除杂草[2];6月3日,当大豆大多数已经出苗时,选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 kg/hm2预防各种病虫害;6月26日,喷洒750 mL/hm2阿维·甲虫肼(乐无虫)防治豆荚螟[3]。大豆生长中后期,長时间高温干旱未进行化学调控。8月下旬后待大豆成熟后分批采用机收。
1.5 气候条件
播种至出苗期:5月25—31日,中雨、小雨天气为主,局部大雨,部分出苗受影响。
开花至结荚期:6月28日至7月13日间持续降雨、寡照,导致开花期延长。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连续高温导致大豆灌浆鼓粒受限,秕荚增多。7月20日至8月10日,该地区持续高温,最高温度为37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豆开花受粉、灌浆、结实,造成不饱和粒越来越多,产量有所降低。
1.6 调查内容与方法
大豆生长期,观察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倒伏状况、抗病性(大豆花叶病毒)。收获前取样进行考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连根拔取相连10株共50株计算平均数。同时,每小区测量2 m2株数,计算平均密度。收获时各小区单收单晒,称取小区实产[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潜4150产量表现最高,实收产量2 914.5 kg/hm2;潜4210产量居第2位,实收产量2 850.0 kg/hm2;鄂2066产量居第3位,实收产量2 706.0 kg/hm2;油春13-19产量居第4位,实收产量2 379.0 kg/hm2;其他3个品种产量低下,其中淮豆13为963 kg/hm2、南农1606为883.5 kg/hm2、中作豆1号为657.0 kg/hm2。
2.2 生长表现
7个品种均为有限结荚性品种,均在5月31日出苗,潜4150、潜4210、鄂2066、油春13-19始花期6月27日,成熟期8月23日,全生育期91 d,为夏播早熟品种;淮豆13、南农1606始花期7月5日、成熟期9月12日,全生育期111 d;中作豆1号始花期7月10日、成熟期9月20日,为夏播迟熟品种。
2.3 抗性表现
一是抗倒性。除油春13-19有倾斜外,其他品种均直立。二是抗病性。7个品种抗病性(花叶病毒)均较强。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潜4150、潜4210、鄂2066、油春13-19等4个品种(系)在2019年高温干旱情况下产量表现高,且抗倒性、抗病性都表现较好,生育期适中,底荚高度到达8.7 cm以上,利于机械收割,在潜江市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其他3个品种生育期偏长且豆荚螟危害重、单株实粒少、产量低,在本地不具推广价值。
4 参考文献
[1] 薛俊,杜艳,徐岚,等.2017年潜江市大豆新品种适应性试验与推广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75-77.
[2] 周青,徐淑霞,张志民,等.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大豆科技,2017(3):52-55.
[3] 孙军利.2017年襄城县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河南农业,2018,465(13):57.
[4] 何鑫,马文娅,付汝洪,等.2006—2017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41(4):537-549.
[5] 蔡鑫鑫,谭娟,吕晓丽,等.高纬寒地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7):30-36.
[6] 郑毅,盛定建,周建武,等.浙江永嘉县山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9(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