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麦53小麦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20-03-30吉勇乐春张翼亮邓艳张敏付再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小麦栽培技术

吉勇 乐春 张翼亮 邓艳 张敏 付再超

摘要    小麦品种云麦53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该品种在镇雄县表现优异、品质优良、抗病、高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云麦53小麦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云麦5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028-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品种云麦53是镇雄县2008年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引进的新品种,经过2008—2009年的试验示范种植,在镇雄县表现优异、品质优良、抗病、高产。该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后(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02),从2010年起在镇雄县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2008—2018年全縣累计推广应用面积5.9万hm2,平均产量5 383.5 kg/hm2,较当地传统种植品种增产1 204.5 kg/hm2。

随着小麦品种云麦53在镇雄县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已成为镇雄县仅次玉米、马铃薯种植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并逐步替换了传统种植的雅安早、早阿波、青杆麦等老品种,云麦53较其他常规小麦品种单产普遍增加10%~15%。由于该品种抗性好、品质优、产量高,既有效地带动了种植户增收,同时还兼具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特点,有利于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镇雄县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    特征特性

云麦53小麦为春性品种,幼苗直立,分蘖力偏弱,植株生长较旺,株高89.0 cm左右,叶片下披,穗层较整齐,大穗,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平均穗数315万穗/hm2,穗粒数41.9粒,千粒重49.6 g,抗倒力中等。

云麦53小麦品种与当地品种相比较抗白粉病和条锈病,植株茎秆粗壮,小麦苗期分蕖中等。

2    栽培技术

2.1    种植规格

一是小麦套种玉米或马铃薯。150 cm开墒,先播种的小麦播幅(或马铃薯错窝幅宽)50 cm,空行100 cm,后播或移栽作物在空行内种植。二是小麦套种烤烟。200 cm开墒,小麦播幅50 cm,预留空行150 cm,烤烟移栽于空行,烤烟种植幅宽100 cm。三是密麦种植。200 cm小麦播幅,40 cm的空行。四是其他常见种植。100 cm开墒,40 cm小麦播幅,60 cm空行种玉米。

2.2    播种

播种前翻犁土地,去除田间杂草,在10月20—25日均匀撒播,播种量105~120 kg/hm2,基本苗控制为210万~225万株/hm2。采用行播,下籽要均匀,不重不漏,地头地边播种整齐,播深3~5 cm,播后覆土[1]。

2.3    田间管理

结合深耕,施底肥复合肥375 kg/hm2和普钙肥750 kg/hm2;生育期适时追施尿素150 kg/hm2左右;麦穗开花后及时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或尿素[2-3]。

2.4    病虫害防治

在锈病和白粉病防治上,播前进行种子处理,一是做发芽试验,确定最佳的播种量;二是晒种,播种前1~2 d晒种,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三是药剂拌种,用25%三唑酮拌种处理,减少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4]。在药剂防治上,一是在播种前,消灭田间、路边、沟边的自生麦苗,减少越冬菌源;二是小麦孕穗期采用“一喷多防、统防统治”方式进行防治,即从小麦孕穗期开始,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混合喷施,达到防虫、防病、抗倒伏、增大穗、增粒重等效果;三是根据监测调查结果,及时进行防治,将病情控制在点片发生期,防治指标一般是当田间病叶率达5%~10%时即可喷药。防治小麦锈病的药剂很多,效果较好的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三唑类的杀菌剂,可用25%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科惠)或其他农药按要求剂量进行喷雾防治,根据田间防治情况间隔7~10 d酌情再次喷防。

在蚜虫防治上,采取“挑治苗蚜、主治穗蚜”的策略。在早春划锄镇压,减少冬、春季麦蚜的繁殖基数;培育多个品种天敌,以消灭虫害;采用黄板等绿色防控措施诱捕蚜虫。在药剂防治上,当穗蚜达500头/百株或益害比超过1∶150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或3%啶虫咪300 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600 mL/hm2,兑水750 kg/hm2均匀喷雾,也可用机动喷雾机(用水300 kg/hm2)喷防。

小麦后期若同时发生锈病、白粉病和蚜虫为害时,可选用三唑酮、吡虫啉、磷酸二氢钾等药剂混合一喷多防,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

2.5    适时收获

在5月中下旬,适时收获,不宜过晚。收获前要去杂去劣,做到单收、单贮,严防人为混杂和混收混放,收获后及时晾晒,采用干燥、趁热密闭贮藏方法和“三低”(低温、低氧、低氧化铝剂量)的综合技术贮藏。

3    参考文献

[1] 朱新华.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浅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14.

[2] 曲良梅.南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84.

[3] 王丽,魏静思,李莲娜.无公害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60-61.

[4] 侯俊奎,南艳伟,翟金中,等.小麦绿色无公害生产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0):76-77.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小麦栽培技术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