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钝感”彰显语文课堂的精彩
2020-03-30林叶萍
林叶萍
在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书《钝感力》中提出钝感力的重要性后,钝感就逐渐被引用到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地变得“迟钝”,就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钝感”教学是一种另类的教学智慧。
一、巧妙“示弱”,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交往活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不敢在教师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反,如果教师适时“示弱”,和学生平等对话,可以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说、乐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轻松的课堂环境,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架起一座友谊之桥。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雨点》时,是这么做的:
教师对学生说: “小雨点儿落到哪去啦?”几位学生相继回答: “池塘,小溪,江河,海洋。”教师接着说: “它们落到不同的地方,好像做的动作也不一样,那么该怎么读好它呢,谁能帮帮老师?”学生回答说: “睡觉应该读得轻一点!”“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睡觉需要安静,我们不能吵到小雨点儿。”“那你能读读吗?”这位学生读得很认真,并把“睡觉”一词读得很轻柔。教师走到这位学生面前,说:“谢谢你,我知道小雨点儿落到池塘是要睡觉的,所以要轻柔一点儿。”此时,又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举手说: “老师,落到小溪要散步,所以要读得慢一点,悠闲一点。”教师及时肯定地说: “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
“能帮帮老师吗?”教师利用“钝感”故意示弱,为学生“逞强”创造了机会,使学生情绪高昂,既让他们有了一席“用武之地”,为教师排忧解难,又能品尝喜悦,深刻领悟到教学内容。
一、合理“迂回”,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个体独特的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合理的“迂回”战术,巧妙设计一些“关卡”,把机会让给学生,并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的“巧妙”迂回,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放低姿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太强势了,学生就只能处于弱势地位了。有时教师“放低姿态”,甚至采取“隐身”等策略,会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智慧课堂上,教师采用“示弱法”,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的反向思维。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有时候需先从相反方面去做,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示弱”,恰恰是為了让学生“逞强”,这样姿态放低了,就可以更大程度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
四、假装糊涂,诱发学生感悟体验
“难得糊涂”出自郑板桥之手,流传至今,很多人都拿它来作为座右铭,在课堂上有时教师也要“难得糊涂”,故意装“傻”、装“糊涂”,教师是装糊涂并不是真糊涂,是为了让学生不糊涂,更是为了把许多发现的机会、锻炼的机会让给学生。同时,教师也要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积极地探究,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春夜喜雨》时,是这么引导学生的:
讲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时,有的学生发出感叹: “诗人当时的心情应该是孤独寂寞的。”教师假装糊涂,“忍”着不作纠正,让学生继续讨论。没过多久,果然有学生反驳:“不对,诗人是高兴的,他可能是正在邀请明月躲在小船上惬意地喝着酒呢,正所谓‘春雨贵如油,而且诗的题目中有一个喜字,应该是喜欢的意思。”教师的假装糊涂、有意等待,换来的是学生如此精彩的回答。教师的这一“钝”触动了学生的灵感,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诗句。
总之,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课堂上的教学机会,以“迟钝”的姿态,激励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的激情与智慧闪耀课堂。教师的大智若愚,也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