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校和监护人保持沟通、增进信任
2020-03-30
“作为教育机构,需要将准确的信息提供给家长,提前告知他们学生回国后可能遇见的种种情况,比如网课时间差异、学校毕业学分等问题。同时,我们在美国也担任学生的监护人的角色。”杰瑞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中的这样一番话,提到了许多想要送未成年孩子出国的家长担心的一大问题——监护人。不少家长担忧在疫情时期,一些学校或监护人会不负责,影响到孩子的学业甚至是基本生活。对此,教育专家表示,应客观看待监护人的角色并保持信任。
据了解,监护人广义上的定位是在美国的成年人,一些负责代理低龄留学生的教育机构会直接充当监护人的身份。以杰瑞所在的机构为例,整个公司是学生的监护方。“每名顾问作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员,定期一个月两次给国内家长提供学习和生活报告,也负责安置学生周末活动,比如校内体育活动、社团和义工活动,为其定制计划。监护人的实质就是充当每名学生在美国的家长。”如果是没有监护义务的机构,则监护人角色可能是寄宿家庭或学校本身。
“疫情期间,学生和寄宿家庭产生矛盾是有可能的,我认为还是缺乏沟通,或者学生处于青春期,不擅长表达引起矛盾。”不过,杰瑞表示,一般寄宿家庭都与代理机构合作较久,有些甚至是学校的老师或员工,非常有经验,可以充当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吴霓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英美,留学生寄宿当地家庭比较多,往往会提前签订协议,包括费用和责任。如果像新冠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出现,留学生停课后会长时间住在寄宿家庭,他们和寄宿家庭的接触会更加密切,需要一个新的适应过程。“对于小留学生来说,可能会有情感上的冲突。”
对于一些关于寄宿家庭不再愿意接受留学生的报道,吴霓认为,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出现,“但应该只是个案”。他对记者说,寄宿家庭都是自愿申请,且会经过学校的考察,考虑其监护能力、是否有犯罪记录、家庭成员的性格等。“最重要的是,选择寄宿家庭是需要学生和家庭双向同意的,如果发现彼此有不适应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寻找其他的寄宿家庭。”
另一方面,也有家长担忧,学校停课停学,会不会影响住在宿舍的学生。吴霓对记者表示,大部分寄宿学校会事先进行评估,如果认为学生留下来更安全,会出台措施安置好学生,保证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学校会对学生负责,守法守信,不会出现不管国际学生的情况,一些媒体的报道可能对情况有所夸大。”
此次疫情在多国蔓延,留学生成为疫情第二阶段众多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或许会影响到一些家长未来对
孩子的留学规划和心态。吴霓表示,有些在国内的家长会比小留学生更紧张,因为小留学生年纪小,在外自理能力比较差,遇到这样的疫情,家长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家长通常会以较严重的程度评估国外,但实际上,不同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他建议家长应该对当地学校以及寄宿家庭保持信任。“家长应该权衡利弊,现在让孩子长途跋涉回国,并不一定是个理智的选择。在回国路上,孩子们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吴霓表示,家长需要仔细考虑,孩子如果回国后,是否以后还想再回去读书,如果还想回去则不如鼓励孩子在当地坚守。他认为这种时候更需要加强沟通联系,和孩子、也和学校或寄宿家庭及时了解困难,准备好防护物资,并在心态上做调整。“小留学生年龄小,这种情况下容易感到无助,当地学校和家庭的帮助对他们是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