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茵陈蒿汤联合刺络拔罐及蓝光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分析*
2020-03-30苏碧凤
苏碧凤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1)
痤疮,中医学上称之为“肺风粉刺”或“面疱”,属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面部、前胸、后背等处,轻者多为粉刺、丘疹、脓疱,重者见囊肿、结节,甚至见凹坑或增生性瘢痕[1-2]。近年来,人们因为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工作生活压力变大,痤疮患者日渐增多,有研究显示[3],大学生群体痤疮患病率高达36.40%,其中男生为34.70%,女生为38.40%,患病率为85.30%,瘢痕发生率占44.30%。因此,传统中医药结合现代设备将发挥特色治疗作用,内调外治,标本兼治,缓解痤疮患者患病之痛。针对痤疮肺胃湿热型患者,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60例肺胃湿热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平均(18.14±3.22)岁,平均病程(5.41±1.78)年,皮损程度评定(2.53±0.49),体质指数BMI(21.54±4.55);对照组平均年龄(19.32±3.54)岁,平均病程(5.18±1.90)年,皮损程度评定(2.41±0.53),体质指数BMI(20.89±5.38)。两组在年龄、皮损程度评定、BMI及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4-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痤疮诊断标准,具体为:青年男女发病,发生于颜面及前胸后背,有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对称分布。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新编中医外科学痤疮诊断标准,具体为:①主症:黑头粉刺、少量结节、红色丘疹、红肿疼痛;②次症:失眠多梦、面色潮红、大便秘结、皮肤油腻;③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需同时具备主症一项,次症两项,再结合舌脉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在15~40岁间,确诊为肺胃湿热型痤疮患者;②持续2周以上,未使用其他外用药物;③居家未使用具有治疗痤疮的功能护肤品;④持续4周未口服抗生素类药物;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精神心理疾病患者。②使用激素后引起的痤疮;③其他疾病引起者;④瘢痕体质者;⑤依从性差的患者。
1.5 脱落(剔除)标准
①自行退出研究者。②不配合或配合治疗差者;③虽然完成疗程治疗,但服药量少于应服量的80%或超出应服量的120%范围外。
1.6 治疗方法
①加味茵陈蒿汤:茵陈蒿18g、栀子12g、大黄3g、黄芩10g、黄连3g、砂仁6g、木香6g、苍术9g、厚朴6g、陈皮9g、甘草3g,上述方药均在门诊药房采用免煎,嘱患者每日一剂,温水送服,疗程4周。②刺络拔罐:是用三棱针快速刺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该研究选穴:大椎(在第七颈椎棘突之下)和肺俞(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二指宽)处),无菌消毒大椎和两个肺俞穴后,三棱针快速刺破放出少量血液,并迅速在该放血点拔罐,助泄内蕴之热毒。一周2次,疗程4周。③蓝光治疗:术前为患者清洁面部,擦干;为患者戴上护目眼罩,用以预防蓝光伤害患者眼睛。用可输出窄谱415 nm的蓝光的OMNILUX BLUE痤疮治疗仪(北京康联医用设备有限公司),距患者面部15 cm,剂量50~200 J/cm2,20 min/次,2次/周,4周/疗程。
1.7 观察指标
皮损程度评定参考痤疮国际Pillsbury[6]分类法,具体为:①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皮损少于30个;②中度(Ⅱ级):以粉刺和中等量丘疹,脓疱为主,总皮损在31~50个之间;③中度(Ⅲ级):以大量丘疹和脓疱为主,总皮损在50~100个之间,结节数小于3个;④重度(Ⅵ级):以结节、囊肿为主,总皮损大于100个,结节数或囊肿数大于3个。
1.8 疗效判定标准[6]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皮全部消退,仅遗留部分色素沉着及瘢痕;②有效:疗后皮损消退50%以上或严重程度降低1~2级,皮损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后皮损消退50%以下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士标准差)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都采用非参数卡方等检验,当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治疗前后患者恢复情况
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2周后,用肉眼明显能看到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治疗4周后,患者皮肤较为干净,皮损少见,炎症明显改善,详见图1。
图1 试验组治疗前后恢复情况示意图
2.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程度评定比较
分别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患者Pillsbury皮损程度等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illsbury皮损程度评定比较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后试验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百分比%)
3 讨论
寻常型痤疮属于祖国医学中“粉刺”的范畴,肺胃湿热是人体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辛辣之品,多食鱼腥油腻肥甘之品,或酗酒,使中焦运化不周,湿热内生而发病,证见皮肤油腻,间有脓疱、结节,或伴口臭,便秘溺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见脓疱囊肿,病情缠绵,皮疹此起彼伏等。肺胃湿热型痤疮,可见于感受湿热之邪,但多见于偏嗜辛辣之品,助阳化热,或多食鱼腥油腻肥甘之品,或酗酒,使中焦运化不周,湿热内生。足阳明胃经起于颜面而下行过胸,内生的湿热不能下达,反循经上行颜面,蕴蒸肌肤而发病,为肺胃湿热型痤疮,证见皮肤油腻,间有脓疱、结节,或伴口臭,便秘溺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见脓疱囊肿,病情缠绵,皮疹此起彼伏等;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而上行过胸,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肠热上蒸,肺胃血热,阻于肌肤而发病,表现为肺胃积热证。正如《外科正宗》曰:“粉刺……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是以采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以茵陈“苦、辛、微寒”,主黄疸而利水,加之归脾、胃、肝、胆经,可通过清利脾胃湿热;苍术、厚朴、陈皮、砂仁健脾助力以固本;大黄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黄芩、黄连有清热泻火之功,同时可祛湿热;木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泻湿热之效[7-9]。
因肺胃积热,上蒸头面,气血被邪气所阻滞,血脉不通,从而淤积化热为脓,从而治痤疮宜从“治血”着手,活血凉血,从根本上治疗痤疮。三阳经与督脉交会处为大椎穴,通过大椎穴位刺络拔罐可倾泻气血之热,和气血,调阴阳。肺主皮毛,肺俞为背俞穴,通过肺俞穴位刺络拔罐可泻肺经热毒。《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说明颜面部气血循环旺盛,面部皮肤与众多经络、穴位有着密切联系,且面部皮肤娇嫩,易受外环境的影响,故而刺激其相关穴位,可作用于面部,促进面部皮肤恢复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对人体进行刺络拔罐,可增强免疫力及内分泌得到调节,从而能有效治疗痤疮[10-12]。
人类通过蓝光来治疗痤疮,已有十多年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报告应用蓝光型的高压灯经10次照射累积剂量达325 J/cm2时可明显改善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后来也有报道称减少治疗剂量、增加治疗次数也能有效改善戳穿。LED蓝光为窄谱高纯度光,不会因强光作用而损伤皮肤而出现副反应,确保了蓝光治疗的安全性[10-11]。
综上,加味茵陈蒿汤联合刺络拔罐及蓝光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可清热利湿,祛瘀消痤,气血通达脏腑经络,以达到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同时,结合了现代蓝光治疗,充分体现传统美容与现代美容技术融合和互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