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护理对患COPD 患者的肺功能转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2020-03-30夏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5期
关键词:连续性出院评分

夏宁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7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 ases,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是COP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呼吸,还可导致循环系统功能紊乱,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患者心理状态、饮食、运动及日常生活习惯等均影响COPD 预后,加之患者出院后仍需药物控制,但绝大多数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差,继而影响预后,故我院采取连续性护理对COPD 患者实施干预,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 年7 月至2018 年9 月收治的COPD 患者112 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2 组,对照组:56 例,其中男29 例,女27 例;年龄在38-73 岁,平均(62.38±6.85)岁,病程在1.5-16 年,平均(9.65±2.45)年。观察组:56 例,其中男26 例,女30 例;年龄在39-75 岁,平均(64.86±7.04)岁,病程在2-18 年,平均(8.42±2.19)年。两组患者上述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指导患者药物治疗,并积极处理并发症。观察组:予以连续性护理干预,具体:

(1)院内护理干预:①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绍COPD 相关知识(如疾病发生机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和并发症处理等);②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并针对性心理疏导,消除负性情绪,增加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依从性;③指导患者呼吸训练,双手置于前胸部和上腹部分别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缩唇呼吸训练,呼气时腹部下沉,吸气时上腹部对抗手的压力,每日训练三次,单次训练时间15-20 min,注意训练强度应由弱到强,方法应由简单到难,以患者耐受为准;④患者出院前一天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并养成积极运动的习惯;饮食清淡,以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为主。

(2)院外护理干预:①协助患者办理出院,并让其掌握院外药物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②成立社区护理管理小组,通过社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氧疗知识手册提高患者对COPD 相关知识认知程度;③嘱咐患者记录氧疗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出院后定期(每两周一次)随访;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FEV1、FVC)指标。②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后采用 SGRQ 问卷评分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主要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症状评分几方面进行评定,总分100 分,若对生活完全无影响为0 分,对生活极度影响为100 分,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观察。护理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FEV1、FV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观察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观察

组别 例数 FEV1(%) FVC(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6 61.08±13.75 76.03±12.49 2.14±0.65 2.71±0.33对照组 56 60.98±13.07 65.69±11.28 2.16±0.53 2.35±0.38 t - 0.039 4.598 0.178 5.353 P - 0.968 <0.01 0.859 <0.01

2.2 两组干预前后SGRQ 评分观察。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GRQ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GRQ 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GRQ 评分观察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GRQ 评分观察分)

组别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 活动能力评分 症状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56) 48.57±9.42 32.45±10.48 47.69±11.04 34.55±9.35 55.42±9.21 38.96±8.28对照组(n=56) 47.34±8.12 43.10±8.37 47.08±10.05 45.66±10.27 54.31±8.03 47.22±9.51 t 0.740 5.942 0.306 5.986 0.679 4.902 P 0.461 <0.01 0.760 <0.01 0.498 <0.01

3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老年化,慢性病发病率、致残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其治疗与康复周期较长,加之目前我国卫生资源尚缺乏,故需社区及家庭持续治疗及护理干预支持。

连续性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案,合理应用电子健康档案,做好院内-院外衔接[4]。连续性护理模式促使护理人员积极投入COPD 患者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求患者在院期间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患者出院后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并适当药物、饮食及运动指导,极大程度上拓宽了护理服务范围,也摒弃了传统护理模式仅局限于院内护理这一缺陷,力求为患者提供全方面护理服务。由于COPD 为慢性疾病,其病程及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出院后若不遵医嘱用药,或膳食不合理或伴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均可能影响患者预后,故连续性护理模式主张将对COPD 患者的护理服务工作延伸至院外,做到院外监督,指导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排除可能导致COPD发生或疾病进展的因素,以提高预后或预防疾病的目的。研究[5]证实,连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 患者肺功能。结合本研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连续性护理能够促进COPD 患者肺功能转复。SGRQ 问卷调查是目前预测人生活质量的敏感指标,并经过多重信度、效度检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GRQ 问卷各项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初步说明连续性护理干预用于COPD 患者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连续性护理干预用于COPD 患者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供参考应用。

猜你喜欢

连续性出院评分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连续性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