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对改善PCI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2020-03-30王继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冠脉心脏康复

王继伟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心内科,云南 大理 671000)

0 引言

PCI(中文全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主要方法,通过重建血运改变患者心肌缺血状态保护其心脏功能,最大程度上彻底解决血管狭窄方面问题,不止能缓解心绞痛等症状,更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1]。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标升高;心电图新出现的ST 段压低;出现心力衰竭或出现二尖瓣反流或原有反流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室速;6 个月内接受过介入治疗;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等。对于急性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并改善长期预后。根据患者就诊的时机以及初始治疗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策略: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对改善PCI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将2016 年2 月至2017 年2 月进入我院外科PCI 术治疗后实行常规管理的60 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进入我院外科PCI 术治疗后实行心脏康复综合管理的60 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3,平均年龄为(69.4±3.1)岁;观察组60 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8:22,平均年龄为(69.3±3.2)岁。结合以上具体资料发现,所有纳入对比的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例如:年龄及性别等,换而言之所有患者具备对比的研究价值,并且本次研究明确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提前阅读签署实验同意书,以了解实验内容及明确实验流程为前提条件,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的审核。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即:①医务人员于术后24 小时内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加压包扎穿刺位置,指导患者逐步开展被动运动,特别是大肌群及关节,保持每日锻炼2 次每次锻炼30 min,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计算运动时间及运动次数;②医务人员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判断其是否出现其它心理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PCI治疗的优势,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意识,大大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③医务人员结合患者运动耐受力指导其进行有节律的低强度运动,例如:由步行逐步向爬楼梯及蹬自行车等运动转变,鼓励患者早中晚各运动3 次且每次运动时间不得超过20 min;④待术后7 日患者步入恢复期,医务人员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为前提条件,结合原有的运动方案适当增加运动强度,指导患者进行慢跑、快走及打太极等运动,延长运动时间至40 分钟且每次活动结束后予以5 分钟放松,便于恢复心率及血压。

1.3 判定标准。纳入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环境领域等指标分别评估2 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2]。

1.4 统计学分析。该实验选择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将(%)视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χ2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将()视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T 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一旦P<0.05 则意味着2组研究数据出现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研究的最终价值。

2 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环境领域各项指标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

3 讨论

1844 年,Bernard 首次将导管插入动物的心脏。1929 年,德国医生Forssmann 首次将一根尿管从自己的肘静脉插入,经上腔静脉送入右心房,并拍摄下了医学史上第一张心导管胸片,开创了人类心导管技术发展的先河。在此基础上,此后先后开展了右心导管和左心导管术。1953 年,Seldinger创立了经皮血管穿刺技术,从而结束了介入操作需要进行血管切开的历史。1958 年,Sones 在进行一次主动脉造影时,无意中将导管插入右冠状动脉,并注入了造影剂是右冠显影。这一偶然并带有危险性的事件却成为了现代冠脉介入技术的开端。1967 年Judkins 采用股动脉穿刺的方法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从此这一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上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德国的Gruentzig 于1977 年首先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此后,PTCA 技术从欧洲到美洲迅速被推广,适应症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工业产品也迅速发展,各种操作设备(如:导管、球囊)不断改进以适应不同病变的处理。1986 年,Puol 和Sigmart 将第一枚冠脉支架置入人体。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可显著减少PTCA 的再狭窄,可以处理夹层和急性血管闭塞,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2003年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投入临床,使支架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使冠脉介入治疗又进入到一个新的纪元[3-4]。

即便PCI 术治疗挽救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命改善其预后效果,早已成为心内科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手段,但是介入性治疗仅仅属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总体过程的某个环节。除明显缓解急危重症临床症状外,PCI 术无法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一旦术后疾病系统管理方法不得当则直接影响治疗效果[5-7]。相较于常规管理,心脏康复综合管理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主张开展适当运动扩大冠状动脉直径增加其血液流量及心肌供氧量,有利于形成侧支循环,并且综合管理着重强调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其内心疑虑。

综上所述,PCI 术后患者实行心脏康复综合管理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机体耐力,有助于机体康复,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冠脉心脏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