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米的中国传奇:米香七千年

2020-03-30□文

中外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稻粒稻米栽培

□文 慧

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

从小到大每天都能吃到的米饭,看似再平常不过,然而,若是单独挑出一颗米粒,放大数倍仔仔细细将其端详,便会发现每一粒米都是一颗承载希望的种子——一粒稻米最外层包裹着保护性的谷壳,脱去谷壳之后的米仁又分为外层的米糠、内层的胚乳,以及最核心的胚芽。其中,胚芽可以提供一颗种子萌芽生长的所有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B 和E,以及其他食物性纤维等,可以说是小身材里蕴含着大能量。

所以,回到上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当禾本科的稻米还以野草一样的形态生长在旷野之中时,结出的稻粒就吸引了一批自然的觅食者。

最早赶到的是鸟类,它们争相进食掉落在地面的稻粒,引起了人类对野生稻米的注意。野生稻和今天我们所见的人工栽培稻大不相同:前者的稻粒小而黑,稻穗上有防止被觅食而进化出的长芒,里面的米粒很有可能是深红色;而人工栽培的稻米在成熟时候饱满金黄,沉甸甸的稻穗让其“低下了谦虚的头”。

这一“低头”的“美德”完全可以归功于人类栽培技术的一大历史进步。为了最大限度传播繁衍,野生稻的谷粒一旦成熟就会自动脱落。但是,对于人类的采集与进食来说,他们无法从泥缝中一粒粒将稻粒捡拾起来,所以只能关注还停留在稻穗上那些饱满的部分。经过无数代的人工挑选与栽培,野生稻的传播本能终于被人类改造,形成了成熟以后稻粒也不易脱落的种植群。

这就是有关旷野里稻子与驯化者的故事。故事的因果关系并无争议,但对于谁是稻米最早驯化者这一问题,世界范围内却一直众说纷纭。

最早认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学说的提出者是来自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以至于印度水稻起源论很长一段时间(19 世纪后期到20 世纪前期)都在国际上占据主流,直到1917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目前双方登记在册的品种都在5 万种左右),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

从20 世纪50 年代起,中国稻谷的考古遗迹发现了丰富的水稻遗存,使得水稻在中国的栽培史愈发清晰。20 世纪70 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 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里,厚达四五十厘米的碳化稻谷、稻秆和稻叶遗迹被出土挖掘。这一发现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

2011 年,美国圣路易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 基因研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 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北传与南下

作为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与烹饪稻米的国家,稻米和我国的民族个性密切相连。中国饮食最基础的特点是将所有食物分成两大类,即“饭”和“菜”,其中“饭”通指谷物,但出现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大米。

一顿餐没有了饭就不能视为正餐,类似这样的稻米文化习俗历经千年传递,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俗语,到“稻花香里说丰年”“水满田畴稻叶齐”的诗词中,都可以看出稻米对于中国人已经远远超出了果腹的需求,而上升为一种身份的认同和勤劳耕作的文化。所以在古时,人们奉天敬祖、节令礼俗时,少不了一碗米作为供奉。

中国历史早期,米被视作一种尊贵的食物。孔子也认为米极为名贵。在《论语·阳货》中有一段孔夫子训诲弟子的言语即是:“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孔夫子时代的北方稻米,有可能是产于南方的稻米由长江流域向北传播,途经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后才进入华北的黄土区域。这样的稻米可以说是稀有之物,属于只供北方少数贵族享用的美味,因此,孔子把稻米和锦缎相提并论,可见前者的珍贵。

换句话说,虽然今天稻米已经成为中国最广泛的农作物,但回到一开始,稻米的主粮地位并没有今天这么重要。在战国以前,人们习惯将最具有代表性的五种农作物称为“五谷”,分列出来是“麻、黍、稷、麦、菽”。可以看到在这名单上,稻米尚未取得一席之地。

中国国境广阔、南北气候和自然环境差异也较大,由此而来的作物生长差异也较为明显。2500年前,北方的农业文明里占据主流的是抗旱、耐贫瘠、生长期短、适应性强的黍(黄米)和稷(小米)等作物。稻米的栽培虽然在南方出现较早,但主要受制于落后的南方栽培技术,在长江流域的种植区只呈点状分布,尚未形成气候。无边稻穗组成的金黄海洋,要等到稻米北上以后才能看到。

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第一次大规模迁移是在西晋后期“永嘉之乱”以后,中原人口纷纷越淮渡江,南朝刘宋初年时,南渡人口已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掀起了新一波南下的热潮,这次南迁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南方人口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公元1127年,北宋的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带来了第三次历史人口南迁高潮。

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包括铁制农具、牛力、水利建设,也包括稻米选种、浸种、育秧移植等技术经验。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身万顷良田,从此就有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鱼米之乡。

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后被称为江南,从此,江南一带担负着国内经济中心的责任,被称为供应政治中心的“米仓”。五谷的名单在唐朝之后,也变成了“稻、黍(糜子或大黄米)、稷(小米)、麦(小麦)、菽(大豆)”,稻米已经荣登重要农作物的第一名。

“稻米之路”跨越国界

粮食与人类文明的兴衰也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也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旱作文明(粟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

即使放眼世界范围,稻米也不吝为地球上最重要的食物之一——除了南极,稻米种植区几乎遍及几大洲,全球70 亿人口中,有将近50%的人以稻米为主食,难怪2004 年联合国国际稻米年的主题是——“稻米就是生命”。

而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也影响了世界。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云南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 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在《稻米之路》一书中所说的“稻米之路”。

“稻米之路”传递的是解决人类温饱的口粮,是人类为了生存而探索出来的道路,因此又被称作“庶民之路”。而人类跋山涉水、跨越天堑,运输不同国家的物产,带来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过物品消费的本身。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不同的国家开始产生了紧密联系,亚洲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开始趋同,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

猜你喜欢

稻粒稻米栽培
水稻不育系稻粒黑粉病抗性QTL的定位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油麦菜栽培要点
水稻与稻粒黑粉病菌互作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芷江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自然栽培的味道
稻田里的争吵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