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探索与研究
2020-03-29康伟卿
康伟卿
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河北 沧州061000
0 引言
智慧消防理念是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技术结合的创新产物。其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以智慧消防为核心理念,将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技术充分应用于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已成为消防安全领域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1 智慧消防建设现状
1.1 消防管理体量巨大,火灾起因复杂隐蔽 大型城市综合体、大型商超等公共人员密集场所,这些场所均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场所中都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但是其有点多线长、工作范围广、监管难度大的特点,这给消防安全带来挑战。现阶段大多数场所消防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人查、人盯、人控的“人防”工作模式上,安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管理成本高,安全管理漏洞多。消防人员检查所有重点部位,消耗大量精力,工作效率低。日常检查仅仅能掌握当时的消防状况、查处现实消防隐患,无法实施全天候对现场消防状态的监管。传统的“人防”消防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消防管理需要。
1.2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消防安全责任上,多数社会单位从业人员消防工作专业化程度较低,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强;消防行业管理部门、社会单位、维护单位、检测单位等的安全发展理念还不够深入,消防安全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国家、各级政府虽然都已制定相关消防重点社会单位、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的法律条文及办法,要求社会单位、场所进行每日防火检查,监管部门、行业主管安全生产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但是社会单位、场所日常自查执行不到位,消防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台账记录不实等问题时有发生。这种管理模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要依靠社会单位、场所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很难做到闭环跟踪管理,进而达到保证正常安全运行的目的。
1.3 安全人员水平低 按照《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25506-2010)规定:“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值班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没有采用信息化管理及维护手段的情况下,现有人员配备条件不能满足,消防管理专业人员匮乏、监管手段落后,消防安全隐患难以根治。
1.4 消防信息智能化程度低 目前国内消防报警系统大部分处于各建筑物独立报警阶段,在消防资源管理方面还未达到数字化管理的需求,不能实现消防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科学化、精准化、流程化、智能化的管理;不能对消防设施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管理;不能对消防安全隐患做到提前预警;日常维护手段比较传统,未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网格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一沙盘决策、一站式服务、一张图指挥、一盘棋联动”的目标。
2 智慧消防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按照公安部(公消[2017]297号)《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可以把城市智慧消防建设分为感知层网络的建立—全民消防安全的建立—一张图的数据中心管理—纳入智慧城市的共同管理。
2.1 城市物联网监控系统建设 以城市辖管的重点单位如商场、酒店、学校、医院、机关单位为主,建立以前端智能物联+移动端APP+大屏监测的立体监控方式,分为以下8个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
(3)消防水源监测系统;
(4)消防设施监控系统;
(5)可燃气体报警控制系统;
(6)消防设施巡查系统;
(7)消防通道/重点部位监控系统;
(8)室外消防栓监测系统。
该部分着重以城市的重点单位为主,主力打造以单位为主体的城市物联网监控体系,让单位成为安全主体,用智慧手段落实主体安全责任。
2.2 九小场所及高层住宅的全面建设 该部分的建设面向普通群众展开,着重智能物联+移动APP的管理模式,同时接入智慧消防物联系统,为数据积累做准备。结合智慧用电、用气、用水系统建设,整合高层住宅建筑各类监控系统和视频资源,建立智能消防预警系统。在新建高层住宅应用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燃气管线、疏散楼梯等进行实时监测。在老旧高层住宅建筑加装应用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装置、火灾应急广播以及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无线手动报警、无线声光警报等设施。
2.3 接入智慧城市综合管理 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消防”嵌入“智慧城市”管理,重点将监管部门、行业部门消防管理责任纳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一张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行业领域同步落实消防管理,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监管部门、行业部门、基层组织、社会单位齐抓共管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2.4 一张图的消防指挥平台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等技术,依托公安网(消防信息网及指挥调度网),边界接入平台和公安PGIS地图,实现灭火救援的一张图指挥、一张图调度、一张图分析、一张图决策。
(1)灾情信息实时化管理,通过城市重大事故及地质性灾害事故救援两大应急通信系统,实时获取灾害现场图像、语音和数据,掌握灾情动态及发展态势;
(2)作战对象精准化管理,逐级汇聚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等数据,关联作战对象的地理位置、概况、结构、消防设施和数字化预案,以及周边道路、水源、重大危险源等信息,为分析研判作战对象提供立体式支撑;
(3)力量信息精确化管理,优化基础信息采集维护手段,实现消防队站、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装备器材、保障物资等信息图上展示,为科学指挥和力量调度提供准确信息参考;
(4)作战指挥可视化管理,应用位置定位、物联网、移动指挥终端等设备,掌握调动力量所在位置、数量和状态,实现移动式信息推送、一键式力量调度和前后方信息交互。
通过共享对接政府应急联动部门、社会应急联动单位、联勤保障单位等信息资源,提高接警出动、联合处置、联动协同效能。在深度整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灭火救援信息要素的“一张图”展示和“大数据”分析,为各级指挥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撑,不断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3 智慧消防可行性分析
3.1 政策环境可行
(1)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代表时要求:“要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制化、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2)2017年1月19日,国务委员、时任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在“2017年消防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深入推进消防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智慧消防”,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提高消防工作智能化水平和科学指挥、高效作战能力。
(3)2017年10月10日,公安部印发297号文—《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就全面提高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智慧消防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4)2017年10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办法提出“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2017年12月7日,公安部在南京召开“智慧消防”及火灾高危单位防控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破解火灾高危单位防控难题,提升消防工作现代化水平。
3.2 技术条件可行 智慧消防建设需要利用NB-IOT、RFID(射频识别)、无线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依托有线、无线、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已经基本成熟,作为智慧消防建设第一阶段: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八大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具备实际安装使用的条件。
4 结语
智慧消防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不到位、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应用智慧消防理念与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弊端,提高自动化与智能化,迎合智慧城市理念的发展与实践,使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进展跟上城市化进程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