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沟通护理用于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0-03-29烨毕晓菊阎京京
韩 烨毕晓菊 阎京京 李 静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 西安710004
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陕西 西安710004
呼吸监控室插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虽然护理设备完备,但是由于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在实际需求和情绪表达方面受到限制,所以容易情绪波动过大,甚至产生焦虑和抑郁心理,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加重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为了有效疏导患者心理,排解患者心情,可以在临床上采用非语言沟通护理干预,通过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加强与插管患者的沟通交流,来及时了解插管患者的心理状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6月-2020年5月的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自愿参加,签订知情同意书,通过计算机随机进行分配,常规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3.2 5±1.2 )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1.3 4±1.4 )岁。两组气管插管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护理方法 对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护理时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随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时调整患者的躺卧姿势,防止褥疮等情况的发生,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医嘱,同时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语言沟通方式,对患者进行言语上的心理疏导,安抚患者的情绪,以期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的治疗效果。
1.2.2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非语言沟通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通过表情、手势、抚触等示意方式来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和要求。对于护理人员来说,由于患者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护理人员要耐心询问患者,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帮助患者建立充足的自信心和信任感,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首先,充分利用表情作用,通过表情来影响、安抚患者的情绪和态度,以此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无助、失望等心理情绪,让患者感受到鼓舞,从而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依从度。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要保持主动、热情的态度,面带微笑,给患者以亲切感。同时在护理患者时要以平静的目光对视患者,用鼓励、关心的眼神表达对患者的同情,让患者了解到护理人员感同身受的心境,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焦虑等心情,让患者能够平静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其次,充分利用沉稳、干练的举止,来安抚患者的焦躁心理,提升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表现出坚毅、镇定、稳重的姿态,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专业的护理技术、当机立断的态度来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
再次,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在患者感到疼痛时,要及时运用抚触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安抚,一方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缩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经常给予患者一定的抚触,例如给患者拉被子,量患者血压等,使患者感受到对他的重视和关心,以此来安抚患者的焦躁,使其归于平静,以提高护理质量。
最后,一些患者在术后情绪极其不稳定,经常无缘无故大发脾气,甚至在护理过程中不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这时候,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在患者情绪发泄过程中在一旁保持沉默,等患者将内心情绪宣泄完毕后再给予鼓励与安慰,帮助患者走出负面情绪影响,重新建立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看其护理效果。
(2)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人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据以(±s)进行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通过测试结果可知,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36.6 2±
2.9 4),抑郁评分为(32.3 3±3.0 5);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29.9 6±2.8 4),抑郁评分(26.5 8±2.7 6)。对照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
2.2 满意度 通过调查结果可知,常规组患者满意31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77.5 %;对照组患者满意37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2.5 %。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
3 讨论
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较为痛苦,心理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基于气管插管患者表达交流的困难性,应用非语言沟通护理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较好的安抚患者的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缓解患者的痛苦心理,使患者重新树立治疗地勇气,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配合治疗,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治疗效果。
在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应用非语言沟通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