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中社保管理问题的分析
2020-03-29朱玉戈
朱玉戈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阳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 宿迁223700
1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中的社保管理问题
1.1 管理人员不够重视社保管理工作 在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领导不够重视社保管理工作的现象,企业管理者偏重企业经济利益而服务,为了节约成本,甚至很多企业将社保管理工作分配给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兼职负责,兼职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社保知识,在尽量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很难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社保管理工作当中去,使企业社保工作不能科学开展。
1.2 社保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政府机构社保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对于社保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业务协调、财务管理方面,需要企业配备更具有综合性的管理人员才能胜任。当前,电力企业的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办事员”的角度,并没有配备综合素质管理人员,不能将足够的资源分配到社保管理工作的岗位上,多数电力企业只任用具备初级职称技术人员,甚至只配备兼职工作人员,从而造成社保管理工作的质量不高。
2 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的对策
2.1 提高管理人员对社保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从长远讲,社保工作是维护着广大电力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和谐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社保管理工作需要较高的协调性和较强的执行力,这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社保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第一,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社保法和地方政策有着充分的了解,明确社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需要企业领导有着创新领导思路,强化领导责任,提升信息化建设速度,以科学的眼光来应对当前社保管理的新局面,提升企业社保管理水平;第三,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只有多方面、多角度的提高地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够使社保管理人员对于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减少失误,降低错误度,全心全意为维护企业职工的利益而服务。
2.2 提高社保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社保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从招聘和培训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该要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人才招聘平台,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另一方面,则需要电力企业定期组织社保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将国家对于社保的新型政策及时传达给企业社保管理人员,例如社会保险的结算办法、社保信息化平台的使用等等。而且,要让社保管理人员认识到其服务型转变为管理型的现代工作要求,以保障企业职工更好的享受到社保待遇。
2.3 提升社保管理的规范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做好管理的有力助手,这也是企业社保工作最为基本的性质,五险一金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的,所以有严格的制度作为依托,企业要做的就是严格的贯彻实施。但是有的企业效益较好,有富余的钱为员工提供额外的保险,企业的充分保险制度,这部分内容也是有明文规定,但是它区别于五险一金,它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进行修改的补充。修改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的现状相符,有些程序如果需要职代会审核通过的化,必须要求领导和全部的员工到场发表意见。具体到日常的工作中,社保工作与财务工作有相似的地方。劳动均享受着各种保险福利,劳动者每月的都有记录的数据,这个数据就组成员工的保险账户。企业社保人员的责任十分重要,在管理好企业账户的同时要确保每位员工的个人保险,所以,在当前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就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细节都考虑到,确保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确保利益的根本就是制度。例如,作为各项保险的缴费基数——每年的员工的工资总数以及员工的各项单据都应找本人确定核实。
2.4 加强社保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保管理工作也会越来越繁重,企业应加快建立社保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摆脱传统落后的管理手段,实现社保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应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配合国家社保政策的不断改革,建设政策统一、流程统一、软件统一、标准统一、运行安全高效的社保管理计算机系统,保障最大化缩小企业和政府在省会保障信息获得的数量、时差上的差异,使企业畅通无阻的接受政府管理机构的政策监管,优化企业社保管理和社保业务办理的流程,让理赔更加快捷更加方便。
2.5 电力企业社保制度公开化 电力企业的社保工作与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员工会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保问题。作为电力企业的社保人员应该把企业的社保情况公开化,不怕员工知道内情,更不要怕员工发表看法和提意见。相反的,员工对本企业的社保制度了解的越清楚,越有助于他们为企业提出好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样也越有助于电力企业社保人员发现本企业社保问题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他们及时纠正。
3 结语
总而言之,社保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管理环节的人力资源工作,应该时刻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才战略”作为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战略。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在对人才管理过程中,要少说空话、大话,多做好事、实事。对员工,少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员工,给员工更多的关爱,让人才个价值伴随着企业的成功得到实现和提升,使每个人才心甘情愿、尽心尽责、心情舒畅为企业工作,企业的人才就能留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