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于微视频的推拿手法学教学探索

2020-03-29张丹峰郑丽娟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米袋法学手法

张丹峰 郑丽娟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河南 洛阳471000

引言

《推拿手法学》课程重点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大量实训,使其提高动手能力与学习能力,不断丰富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然而,推拿手法学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师若是单凭系统性的讲解,难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利用微视频降低教学难度,更加直观地向学生讲解推拿手法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一、推拿手法学概述

在教学组织结构中,推拿手法学属于重要教学课程之一,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学生需要掌握操作过程中的要点,才能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在学习推拿手法的过程中,需要分解操作手法,之后将其连接为整体,为日后进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推拿手法学时,主要学习叩击类、挤压类、摩擦类等较为简单的课程,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由于在学习初期,学生对操作手法的掌握不到位,难以在人体上进行推拿手法的操作,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在米袋上完成任务。等到打好基础,逐渐掌握推拿的手法后,就可以在人体上使用具有专业性的手法,例如法和禅推法等,完成难度较高的实践操作。当学完整个课程后,学生可以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相结合,根据经络腧穴学中描写的方法,完成对人体的操作[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在课堂上模拟小型的医院,通过使用模拟医院的教学方法,为实践教学提供便利,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推拿手法学的内涵。通过实践模拟操作,其可以全面了解病症的特点,掌握对人体部位的操作,提前进行临床实习,增强临床治疗性的实践经验,对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微视频的推拿手法学教学

(一)打好理论基础。众多周知,推拿手法学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然而,任何实践教学都需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才能确保在实践过程中降低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在理论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或PPT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学习内容,使其记录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知识点,之后在课堂上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跟上教师教学进度,增强学习效果,若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moodle平台上列举出来,与教师讨论发现的问题,通过答疑解惑,确保高效解决遗留问题。在讲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理论基础,之后进行实验课操作练习,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准确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

理论知识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学生需要将其牢记于心,为进行实践操作提供有力保障,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详细展示米袋操作技巧和重点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掌握操作过程中的要点。例如,在讲解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播放法的历史背景与操作手法,全面展示重点内容,通过现场演示,弥补传统教学方法感官上的缺失,使学生全面了解背景文化等理论知识,对法操作手法的细节有更加深刻认识。此外,教师需要预留操作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模拟视频中的动作,完成对米袋的操作,并且对操作中的错误进行及时更正,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掌握正确的操作手法,不断提高操作技巧[2]。

(二)进行分组操作训练。在实践操作课中,通过分组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观看完微视频后,学生需要进行分组练习,相互之间互相监督,确保获得一对一的练习效果。在分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对每个小组进行单独讲解,进而减少听课数量,有利于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全面分析每个人的学习情况,防止出现由于人数过多而忽视了有问题的学生,导致降低教学质量的现象。对每个小组采用轮换式的教学方式,虽然降低了讲课进度,但是却可以确保每名学生都跟上课堂进度,比一味地追求讲课进度更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练习禅推法的过程中,主要内容包括推足三里、推承山、胃愈、脾愈、推心愈等,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 和B两个小组,先为A组进行演示,在实践过程中纠正其错误的手法,之后,再让B组来到实验室,经过简单讲解后,由A组成员负责监督与辅导,纠正B组学生的错误之处,若是遇到难以判定的问题,则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在相互教学实践过程中,A组学生为了更好地辅导B组学生,必然会全身心投入在学习中,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的细节与操纵要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巩固学习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以“教”促记和促学的教学目标。

(三)做好课后练习。正所谓“业精于勤”,学生若是想要掌握操作技能,需要进行大量练习,才能达到理想中的学习效果,在练习推拿手法的过程中,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课后练习,经过长期积累,将会不断丰富针灸推拿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moodle等课程管理系统,将课件和微视频等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站中,学生可以随时学习推拿的技巧,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在网站上还可以显示出学习进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当学生掌握推拿手法后,可以将操作过程录制成短视频,其中包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在事后进行反复观看,从而对练习方式进行优化与升级,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

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在练习法的过程中,需要先观看关于操作手法的微视频,在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后,先选择米袋进行练习,防止出现紧张过度的情况,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先双手练习,等到掌握正确的手法后,再使用单手练习,或者是左右手交替。当学生熟练掌握米袋练习的技巧后,意味着操作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此时可以在人体上练习,完成各个部位的操作,对于慢性劳损患者,没有推拿禁忌证,可以进行推拿手法的操作,从而不断丰富临床经验。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人体实训前,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人体部位的操作手法,按照规定次序与路线,进行推拿手法的操作。

(四)进行推拿手法的实训

1.手法定型实训。手法定型实训属于基本功训练,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操作手法进行规范,经过严格的训练后,使其形成身体方面的“条件反射”,最大化降低在人体操作上的失误。对于击点法、振法、法、禅推法等具有较高难度,并且结构较为复杂的手法,更是需要加强训练,才能确保获得良好的手法定型效果。教师可以将80%的优质粳米填充到具有耐磨性的外套中,将其制作为米袋,为学生训练提供防霾,使其找准着力的部位,增强实训效果。米袋上的点、线、圈与人体部位具有相似性,例如,胸背部是上圈,腰腹部是中圈,臀部是下圈,任督经脉对应的是正中线,在刚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微视频中的注意事项,找到对应的点,比如在学习禅推法的过程中,需要练习指实、掌虚、悬腕、坠肘等操作,当掌握基本操作后,再逐渐加深难度,进行紧推慢移的操作,甚至训练点线结合,在上、中、下圈内完成操作,确保动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3]。

学生在手法定型实训过程中,需要培养“走经络,推穴道”的意识,在学习理论知识后,需要不断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动作的要领所在,而不宜盲目的用力,防止损伤手腕。在练习过程中,单手练习可能会较为吃力,因此,推荐使用双手交替练习,确保每只手都可以掌握操作技能,在规定时间内,增强动作的连贯性,保持同样的手法与动作。

2.模拟医院实训。当学生熟练掌握人体模拟实训的技巧后,教师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模拟医院的实践场景,对病症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充分发挥演练的效果。例如,对于脊椎病患者,可以使用拇指揉法和禅推法对其脖颈、头、面部进行操作,用手指按揉天宗穴、肩中俞、肩井、天柱、凤池等穴位,至少15次左右,之后使用法,经过肩外俞、肩中俞、大椎等穴位,再配合颈椎左右旋转,利用颈椎拔伸法作为辅助,完成治疗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在推拿学教学中,《推拿手法学》是教学的基础,更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其属于临床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推拿手法技巧,为其日后学习临床专业课提供有力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微视频,创新教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高效学习推拿手法,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米袋法学手法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层递手法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妙手扎米袋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拆米袋有机关
七步洗手法
苗苗的缺点
法学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