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上
2020-03-29陈思羽
陈思羽
长白山池北区第二小学校 吉林 延边133613
我常常感到我们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课堂上学习,论学习表现,他们举手积极,发言热烈,课堂热热闹闹,看成绩和综合学习能力,却又千差万别。似乎我们的精心努力总与我们想要的结果有很大的差距。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以下四个策略,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进一步实践。
一、表述自己学习过程的策略
我常常在引导孩子走到解决问题的顶端的时候,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且动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思考的过程,在描述思考过程的时候甚至是将一个问题的几个假设方面说清楚。如果有的学生思考的问题不完善,并有意识的接受了其他同学的观点,那么我就在他们思考错误时,或者没形成自己观点的时候引导孩子们表述。这种表述是将自己学习时的内心过程进行了语言表述的外显化。它也更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在想什么,是怎样想的。所以我们要克服和改变的就是要打破课堂的伪学习现象。时时处处给孩子们深层次理解和完善自己的机会。同学之间的对话,课堂与老师的对话,给学生陈述自己和表达观点的机会,思想的交锋等都是必要的。例如有的学生展示完毕,别的同学的评价往往是:他做得很好,语言流畅,吐字清楚,字写得端正等等这些浅表评价,而有的孩子则能用语言来表述刚才的同学是怎么思考和做的,有哪些值得表扬的关于问题的内容,还有哪些没有关注到的知识,把评价引入深层次。所以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能不能具有深层次学习的品质,教师就需要创造一个学生观点冲突和迫切表达的场。使学生越来越沉浸在这种思想含量更高的学习,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自己的学习行为。
二、重视应用实践的策略
我们传统的学习都是书本+讲解,明明一动手实践就可以理解的知识,偏偏要压制这种实践的欲望,非依循着教科书的做法死念书本,这必将成为泯灭学生个性的枷锁。小学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循着课文线索读了全文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小小年纪对于课文中伽利略对于问题的假设,读得拗口,也不容易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在课前就拿出来,问问学生怎么证明这句话是否正确,孩子们会作出假设,通过课堂实验很容易理解伽利略的话,而且也更直接地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相信真理,实事求是的道理,伽利略的假设也就可以理解了。然后再从语文的角度研究文章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问题。所以学习应该首先基于学生的需求,知道学生要什么,这种需要会导致什么,这种需要在什么时候会需要完善,完善到什么程度是适合的。刚刚听过一堂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课《童年趣事》,课前学生循着老师的导学卡已经将自己的童年里最有趣的事写了下来,不管符不符合要求,他们一上课都有一种分享的强烈愿望,而老师却带着传统作文教学的步骤,审题立意选材了三十多分钟,把学生那种直接表达的欲望全部扑灭了,试问学生会学得快乐吗?所以课堂从应用和实践开始,从需要开始。你不关注孩子的需要,学生就不会真正深入的学习。一堂课下来能力增长不多,难免形成浅表学习。
三、同伴学习促进个体学习的策略
交流、分享、贡献、发展是学生的本能。我们教者和学生是基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信息交流不对等。学生同伴间的学习使学生互相支持和发展,能使学习方法进一步完善和分享,使个体发展目标发展为共同的进步目标,甚至形成有相对完善的学习机制的小组。学生间无论是针锋相对的辩论,还是真诚以待的反思,以及小组学习竞争机制的建立,都可以唤醒学生不断长进的本体愿望。我曾经因为一个学生经常不写作业而烦恼,说教,训斥,监督,打电话,家长看管收效都甚微,就是在每月一次的班级反思会上,同伴们统计每个孩子在本月的作业,读书,礼仪,劳动等方面的表现,基于他们非常深刻的深层次的反思,有的学生对这位同学是批评,有的是鼓励,有的分析他落后的原因,有的提出他可以进步的具体方法,使这个学生泪流满面,他最最受不了的就是同伴对他的批评,自己对集体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学生那么诚恳的批评教育他,第二天他就像换了一个人,自觉地发愤图强,迎头赶上。可见同伴的教育力量不可忽视,要把它发展为学生之间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做法。
四、用切实有效的评价方式支撑的策略
我们以往上课,听课,评课所制定的评价表单,都是那种理论性,概括性的语言,很多一部分是促进不了我们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的。所以日常课堂学习中我们要多运用观察单,来分析学生的学习和我们的教学。比如发给学生的课堂任务单,我们在制定的时候就要从是否能激发孩子们深层次的学习欲望,问题的引领作用如何等等来制定,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可问可不问的问题都不要占用孩子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检测题卡,也不可以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的反思单的评价也要关注个性化的设计,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是什么程度的回答,是浅层次的还是有思想含量的,我们可以录音或者记录这些学习的过程,然后分析和完善我们教与学的行为,从而把我们都引入高品质的教与学。
总之,真正把课堂创造成学生深度思维的场,真正把课堂作为一个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真心的成为通往学生心灵的人,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为孩子们课堂的成长服务,学生才可能成为爱学习,会学习,能力强的适应未来发展的人!学习是一件朴素美好的事情,让我们还课堂以本真,让学习真正原生态的发生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