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
2020-03-29吴敏
吴 敏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办事处水利站 安徽 池州247100
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发电、防洪、灌溉等作用。相较于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是一种较小的水利工程,并且投资也更少。当前在一些农村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受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不断在水利事业建设中加强政策与资金投入,使得水利工程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伟大工程。新时期,通过强化施工管理可以提升工作质量,节约施工成本,让水利工程更加长久的发挥出蓄水、泄洪、灌溉等作用。水利工程普遍具有施工工序多、资金投入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要对每一个施工工序加强管理,完善施工管理机制,做好成本控制,在保证施工单位良好行业形象的同时服务于当地经济,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1]。
二、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大型水利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资金投入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都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对于小型水利工程来说,建设主体主要是县级的水务局,尽管有专业的人才作为保障,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带来帮助,但是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依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水务局不仅具有法人的权利,并且拥有项目设计、监管等主要职能,还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施工管理,所以收到政企不分的影响在设计管理中容易存在漏洞,加之管理制度缺乏独立性,在施工管理中出现权责不明情况,对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规章制度不健全。大型水利工程在制度建设上普遍成熟,不过目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在资金与体制等影响下出现“三边”问题,比如一些法制文件在小型水利工程上适用性较差,在规定中缺乏水土保持等具体内容,尽管可以满足于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也会周边的生态造成一定破坏。此外,管理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腐败问题滋生,施工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问题,可能对不合格的材料利用,无法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三)预算与融资管理存在问题。资金合理利用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保证,不过在部分小型水利工程中缺乏项目预算,或者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编制,容易出现超预算后者预算不足问题,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在预算的过程中受到项目领导的干预,这也是预算结果不具有客观性的关键因素[2]。在融资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只依靠政府的拨款,一旦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将会对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三、如何做好小型水库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小型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并且由县级水利部门管理,所以需要解决管理机制和资金使用等问题。在项目实施环节需要基层队伍负责。为了保证施工队伍的专业能力,一方面需要水利部门判断施工单位资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升级等措施让施工人员掌握多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保证施工工序合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生态保护问题,以此协调好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小型水利工程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具体说来:
(一)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管理制度完善。纵观目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普遍存在行政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足问题,尤其是对项目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环节缺乏应有重视,导致行政管理与项目建设相脱节,比如行政部门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形成隶属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促进各部门和单位间的合作,确保分工明确,确立施工单位的主体地位,让行政管理工作在决策制定、工程验收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此外,也需要切实做好项目法人认证工作。
(二)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项目管理程序。对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健全的法律法规可以确保工程高质量开展,避免存在经济纠纷问题。尽管我国水利工程法规建设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县级水利单位可以结合当前的制度设计出更为科学的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特别是要对项目管理程序优化,确保各环节施工密切联系,各工序施工后必须加强验收。如果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返工,直到通过验收为止,通过该措施可以避免由于施工技术不到位、材料不过关等问题,影响水利工程质量[3]。
(三)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不仅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同时也需要做好资金预算工作,要求充分分析市场建材价格,组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对成本加强控制,以此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法律法规拓宽资金来源,对于效益较好的水利工程可以采取独资或者股份制形式,明确产权;对于公益性项目,如果效益偏低或者短期难以回收资金可以利用合资形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有着自身特点,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在施工管理中解决相关问题,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同时需要健全法律法规以及拓宽融资渠道。新时期,还需要在施工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利用,这样才能保证小型水利工程如期、安全、高质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