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病毒主要防治技术探究
2020-03-29赵邓磊魏伯成
赵邓磊 魏伯成
西部钻探地质研究院数据中心 新疆 克拉玛依834000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网络安全威胁已经严重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损失。计算机病毒作用网络维护工作的重要对象,需要维护工作人员对病毒防治形成正确认识,合理利用防治技术,净化网络环境,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2 网络维护工作意义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维护工作已经成为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维护工作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效解决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实现对病毒、木马等安全威胁的高效防护,有效抵御外界威胁的入侵,建设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基础安全保障。特别是智能设备和无线网络的普及,网络中的数据交互不断频繁,为病毒的扩散提供了土壤,增强了病毒的危害性,需要对网络进行科学的维护,对病毒做到有效的防范,提升维护工作效果。[1]
3 计算机病毒主要特点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病毒的感染会占用设备运算资源,降低运行效率,并对数据信息进行破坏,篡改系统参数,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重要信息的泄露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毒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一是能够做到长期潜伏而不被识别,并对的潜伏期相对较长,并能够有效规避常规安全机制,无法做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2]二是具有较强的感染性,能够通过网络邮件等渠道进行快速传播,感染大量的软件程序和计算机设备等。三是具有较强的破坏性,能够导致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崩溃和硬件设备的损坏,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并造成信息的泄露。四是具有可触发性的特点,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实现病毒程序的运行。五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病毒通常是对特定的设备和操作系统进行入侵。同时计算机病毒的更新速度不断提升,能够根据具体的防范措施,进行高速的变种,增大了防护难度。[3]
4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治技术
4.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计算机防护体系的关键环节,能够对设备与网络间的数据交互进行全面的监控,对异常数据做到及时的发现,并进行隔离和处理,切实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有效抵御外界安全威胁的入侵。同时能够对设备的网络活动进行全面的记录,并通过对网络环境的分析,进行防护机制的智能化调整,有效适应安全环境的变化。
4.2 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是当前较为常见的病毒防护技术,能够实现对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全面防护,做到对病毒等安全威胁的准确识别和有效处理,并能够通过对病毒库的实时更新,有效应对病毒的变异和新型病毒。同时当前的杀毒软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功能,能够对系统漏洞进行及时修补,有效提升整体的防护效果。现有的杀毒软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同软件间的防护侧重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应用中要结合实际安全管理需求,合理利用不同的软件进行交叉查杀,提升杀毒效果。
4.3 数据加密和备份 数据加密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防止数据的丢失,利用密钥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密,职能通过对应的密钥进行解密,有效提升信息安全性,并通过对密钥的有效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效果。数据备份是应对病毒威胁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系统参数和信息资源的备份,在数据遭到破坏后能够进行准确的恢复,有效规避损失。虚拟技术在数据备份中的运用实现了备份效果的提升,能够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影响。
4.4 虚拟网技术 虚拟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抵御病毒的入侵,实现与公共网络的有效分离,利用VPN 技术,构建专用网络,利用网关设置,实现对数据的加密,提升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形成对病毒的有效防护。同时VPN技术的运用能够利用身份识别技术,对接入人员和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测,防止外界威胁的入侵。
5 结语
网络维护工作的高效开展对确保计算机安全起到关键作用,在维护工作中要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形成正确的认识,充分结合网络安全形势,优化维护工作思路,合理利用先进的病毒防治技术,构建完善的防护体系,有效提升安全防护质量。要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提升主动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安全防范理念和技术,推动维护工作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