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是说书唱曲的人
2020-03-28谢飞
谢飞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在网上公布的第一时间,我在朋友圈就看到了陕北说书艺人熊竹英获奖的消息,顿时内心犹如触电般为他高兴与激动。一个基层曲艺工作者能从全国的参评演员中脱颖而出,着实不容易。获奖的背后饱含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辛酸与付出,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熊竹英已过不惑之年,他接过老一辈陕北说书表演艺术家的旗帜,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吸收着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艺术,虚心向民间艺人们学习。在他从艺的过程中,他先后荣获陕西省第二届陕北说书“十佳艺人”、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群星奖、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入围奖等多项奖励,并被授予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青优人才”等荣誉称号。
回忆艺术道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他说让他内心最激动不已的事就是2018年2月1日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举办的春节团拜会的演出工作。他和陕北说书、苏州评弹艺术家们历时40多天,共同合作演出了新创曲艺节目《看今朝》。习近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现场观看了演出,这让熊竹英觉得自豪不已。能在有生之年给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曲艺艺术,那是多么光荣和荣耀的事情,能登上人民大会堂表演说书,那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情。他说他一个农村山里娃,能把陕北说书从乡村庙会说到人民大会堂,能从民间艺人成长为“守”艺人,能荣获曲艺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曲艺牡丹奖真是幸运里的幸运。
生活里的熊竹英不善言辞,纯朴而笃实,他低调、沉稳,他只知道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好好地传承和弘扬陕北说书艺术。20世纪90年代,陕北说书表演艺术家张俊功的说书红遍陕北大地的角角落落,这门传统艺术如一股暖流、又如一阵春风一样,吹进了陕北白于山区一个叫沈家壕的小村庄。18岁的熊竹英听着张俊功的录音磁带,内心感受着艺术“润物细无声”的涓涓细流,他不止一次地在说书紧、平、慢、快,抑扬顿挫的节奏里陶醉。他迷上了张俊功,他也恋上了陕北说书。有一天,村子里突然来了一名走乡串户的说书艺人——贺四(艺名),他说书的声音和节奏里明显带有张俊功的味道,所有听书的人如同被他施了魔法似的,静悄悄地侧耳倾听。一场书说下来,听书的人依然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后来,这位叫贺四的说书人就成了熊竹英的老师。
从师学艺后,熊竹英白天跟随师父出山劳作,晚上听从师父的教授练习技艺,有时是早晨边干农活边和师兄弟们练习对词。这样的日子,他练了两年,也坚持了两年。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珍惜每次和师父同台演出的机会,无论是烈日当空的夏天,还是数九寒天的冬季。两年后,熊竹英该出师了,此时的他却又陷入无尽的迷茫之中。他迷茫的不是说他没有场子,而是他仍然想跟着师父继续学习说书技艺,他觉得自己文化和学识尚且浅薄,技艺还未学到家,可能还达不到给观众们说书的水平。一次,他和师兄一道去外县的一个村子说书,书没说成,反而遭受了出师后的第一次“白眼”,观众们的反响不如期待中的热烈。带着热情去说书的熊竹英被现实泼了冷水,这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更加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他暗下决心,要更加沉下心来,用心做好自己,更努力地磨炼技艺。
熊竹英沉下气,又被师父返聘回去当了弟子,虽然每天仅有3元钱的工资,但他很满足。这个阶段,他从师父那里学会了更多的传统经典书本,传书有《呼家将》《小八义》《安公子投亲》等,记书有《花柳记》《五虎传》《温凉鐕》《善寺亭》等。书本是说书艺人安身立命的根基,熊竹英深知其理,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会很细心地留心、留意去学。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如果说传统是树根和枝干,那么要想让它枝繁叶茂,强根固本方为上策。深谙这个道理的熊竹英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也不断吸收着新的表演元素。
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2007年,熊竹英迎来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参加了陕西省举办的第二届陕北说书大赛,凭着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表演,荣获了陕西省“十佳陕北说书艺人”的荣誉称号。那年,熊竹英还是个农民,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全省116个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那一刻,熊竹英感觉鲜花是如此鲜艳,掌声竟然如此响亮。之后,崭露头角的他被多家单位和个人邀请说陕北说书,对于这些邀约,他都欣然应允。他参加了西安市烟草公司的演出,参加了榆林春晚、中央电视台第15频道的演出。2009年,他被横山县以特殊艺术人才招考进入全额事业单位,开始了他的专业演职生涯。
熊竹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进入单位后,他在继续学习说书技艺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代表县、市参加了无数次展演、展示活动,在艺术上有了更多的提升机会,也得到了更多权威专家和艺术家的悉心指导,让他获益匪浅。2016年6月他受邀参加第九届巴黎中国曲艺节,2019年4月受邀参加了乌兹别克斯坦首届“巴赫希国际艺术节暨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节”;他还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录制与演出工作,并屡次荣获国内外各类曲艺相关活动大奖。
2017年的冬天,熊竹英得知陕北说书与苏州评弹一北一南两种曲艺形式要进行合作、融合表演,和大多数人一样,他觉得不可能,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完全是两张皮,这样的合作没有先例,融合简直是雾里看花。苏州评弹吴侬软语,以细腻见长;而陕北说书粗犷激扬,富于变化,表演风格大相径庭。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南一北两种曲艺形式的融合被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曲艺家协会提上了议事日程。2017年腊月,熊竹英被文旅部叫去开会,会上他用G调清唱了一段陕北说书,作曲家孟卫东听了后,当即告诉专家和领导们这两种艺术可以融合。
融合的事情也得到了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此,由李立山、胡磊蕾作词,陈勇谱曲的《看今朝》应运而生,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排练。作品排练的最开始并不顺利,经历了一次一次失败,语言沟通困难、调口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都出现了。然而,困难并没有吓退大家,专家一次次把脉,提出意见,艺人们也根据这些意见进行思考和调整。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要将失败克服,最终获得成功。苍天不负有心人,团拜会上的演出得到了叫好称赞,热烈的掌声胜过了千言万语。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熊竹英说,40多天的排练是他这一生里接受过的最好的训练,团拜会的演出是他今生最大的幸事。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群众文化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熊竹英以一名藝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创作、编排了陕北说书段子《全民动员打赢疫情保卫战》,并将作品传到网上,在短时间内得到了20多万次的点击率。疫情期间,他还开通了个人的快手平台,主动、自觉地走进横山区第二小学进行曲艺授课。当获知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比赛即将开始时,他和搭档们夜以继日地辛劳排练,精心准备,沉着应战。在山西省长治赛区比赛时,熊竹英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心里攒着一股劲,他想尽自己最大的本事完成比赛,不辜负组织和队员们的期许。
9月份,中国曲艺牡丹奖结果揭晓,熊竹英得知自己获奖后,他没有骄傲,他说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比起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苏统谋、刘兰芳、邢晏春这些前辈艺术家,他仍然是个学徒娃娃,艺术道路还很漫长。谈到今后的打算,熊竹英想了想说:“最大的愿望是多培养几个学生,多为陕北说书的传承作贡献,让更多人的来了解和喜爱陕北说书艺术。”
一个勤劳、务实的基层艺术工作者,会将他的艺术理想进行到底,我相信熊竹英一定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因为他学得了说书唱曲的筋和骨,必然也会恋着说书唱曲的人和事。在与广大曲艺工作者一起攀登曲艺“高峰”的路上,他一直在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