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0-03-28王春嬉王宏超甘娟
王春嬉 王宏超 甘娟
[摘 要] 现阶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方式,同时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背景,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基于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互补视角,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问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创”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034-02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办学定位。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多是以专业知识教授为主,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则是注重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自2014年起,教育部明确要将全国50%的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强化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进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有利于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强化培养学生的知识融通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由于社会对高层次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进行教育改革,加大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创立了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和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坊等专门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机构。但通过调研访谈可知,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时并没有更多地结合专业教育知识,尤其是在文化氛围、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水平、实践场所四方面两种教育体系之间交集甚少,不能起到较好的互相促进、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文化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改革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和培养订单人才等方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较欠缺,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意识较淡薄,不能较好地采用创新思维来思考问题,更不能较好地实现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互补。近年来,随着全国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依旧是“独行侠”,与专业教育的联系甚少,尚未形成二者融合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融合的基础。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在专业知识中加入几门创新创业的课程,而多数高校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调研访谈可知,在专业知识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会导致原本的课程体系不够系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较慢,成果不够显著。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尚未完全形成
优秀的师资队伍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推动力,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引导人。在现阶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较缺乏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使得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多半参差不齐。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由于教师理念不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难以融合,不能较好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的问题。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平台尚未完全建立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建立“互聯网+教育”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资源共享中获得创新创业的动力,但在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改革中,仅关注实验室的建设是否能够满足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而较少考虑与学生的实践或实习相结合,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融通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平衡通识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将高等教育重心从学历教育本位转向能力教育本位,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
(二)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
通过调研访谈可知,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学校对于资源的管理及利用较分散、不集中,导致许多资源没有发挥其全部的作用。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育中,以大讲堂、微课堂和创客大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训练与实践,分享新观点和新创意,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多元性。
(三)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成功率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订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实训计划,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传递真实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动态,同时加强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校企合作的成功率。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强调创意的“可转化性”和创新的“可实践性”。在此理念下,以西安航空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基于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互补视角,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实践活动方面提出融合路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合
结合西安航空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特点,突出课程“意识培养+知识普及+体验实践”的教学功能,构建“互联网+专业课程”模式的“新工科、新文科”交叉学科平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来巩固专业知识的学习,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加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意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合。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
西安航空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设置的,用以解决电子商务企业在运营、服务、推广、策划等业务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在学校建设的电子商务网络经济运营模拟实验室建设中设立创新创业中心,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打通“农产品+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渠道,打造人才培养的“软环境+硬环境”,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专业知识的使用更加融会贯通,如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发展等课程并加入学分系统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融合
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在教师队伍之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教师团队内部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不断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融和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应用教学、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研发于一体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知识能力分析→人才发展跟踪→反哺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闭环,同时反哺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师队伍。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融合
通过推进电子商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让学生在大学生创业园区内进行自主创新创业或者与校外创新创业平台或“京东”“淘宝”电商平台等进行合作,在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中学习专业知识、体验创新创业过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融合。对学生而言,有助于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树立实践意识,发展专业技术;对企业而言,有助于企业可以在专业技术的运用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成长,积累学校教育改革的经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在实践活动方面的融合。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及社会需求的要求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就需要与专业知识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结合课程“意识培养+知识普及+体验实践”的教学功能,有效平衡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将高等教育重心从学历教育本位转向能力教育本位,强化培养学生的知识融通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就业、转岗和创业能力,坚持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紧密融合。
参考文献:
[1]高启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9,37(2):83-87.
[2]庞汉彬,黄梨锦.“互联网+”背景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6):149.
[3]刘云朋,邢文生.协同创新视阈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创新科技,2018(12):46-48.
[4]安婧,张萍,武大伟,等.众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9(2):161-162.
[5]刘丽群.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融合的有效路径研究[J].智庫时代,2019(27):157-158.
[6]陈兴.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5):171-173,176.
[7]张雯雯.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路径研究:以经贸类专业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8(6):123-126.
[8]张加驰.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学刊,2020(9):32-34.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