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是精神”与中国近代新闻界的三位巨擘

2020-03-28杨艳琼

青年生活 2020年6期

杨艳琼

摘要:二十世纪初,三位中国早期新闻界的巨擘林白水、史量才、邵飘萍先后任教或就读于由当时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新式学堂——蚕学馆和 求是书院,他们继承并发扬了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学校自成立以来便倡导的“求是精神”,以自己的新闻实践推动了中国报刊由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回归。

关键词:求是精神;林白水;史量才;邵飘萍;近代新闻界

二十世纪初,中国报业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辉煌,一群杰出的报业知识分子更是令人怀念。林白水、史量才、邵飘萍,三位中国早期新闻界的巨擘,曾先后任教或就读于由当时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新式学堂——蚕学馆和求是书院,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学校自成立以来便倡导的“求是”学风,用自己的新闻实践和精神气质影响了中国人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理解,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报刊由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回归。

一、“求是精神”的孕育

1894年甲午战败后,中国受到极大的震动和刺激。国内有识之士纷纷揭露时弊,提倡变法,形成维新思潮。在这股思潮的推动下,各地先后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

1896年,林启自衢州调任杭州知府。他立志崇实为民,主张革新图强,力主振兴中国必须从兴教育人着手。他认为:“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1]于是,一到杭州,他就顺和民情,在浙江巡抚廖寿丰的支持下,于1897年创办求是书院和蚕学馆,并亲自兼任两所学校的总办。

两校的创办,便孕育着“求是精神”。创建之初,正值清廷腐败、国势日衰,外侮日亟之际,许多有志的青年学子便甘愿舍弃当时科举取士的“利禄必由之途,而入学堂,学西学”。这期间,两校师生逐渐形成“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务得事实,每求必真”,“如有以功利之说进者,常笑之”,“不应沾之于贪权功利为满足”,以尽“一已职责”的“求是”学风。[2]此后,两校虽都几经变迁,校名、校址几经更迭,但师生们所共同形成的“求是”学风却始终未有改变,源源流长,延亘至今日的浙江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而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升华为“求是精神”,成为两校的精神瑰宝,师生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

二、“说人话,说真话”

林白水有句名言:“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说真话,不说假话”。所谓“说真话”,包括两种涵义:一是指新闻信息要真实,二是指有说真话的勇气。这便是他笃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规范,也是他一生所坚守的“求是精神”在新闻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1898年,年轻的林白水受同乡、杭州知府林启之邀,先后执教于蚕学馆和求是书院,担任两校总教习。由于深受林启“求是笃实”思想的影响,林白水

不仅经常在课余向学生灌输这一理念,而且亲身践行,为其以后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踏上专业主义的轨道打下坚实的信念基础。

从近代报业产生开始,新闻工作者便往往成为当权者打压的对象,“说真话”作为一种专业品格和勇气,显得弥足珍贵,但在执教时期便确立的“求是”信念使林白水在自己的办报实践中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这一原则。林白水的“说真话”,表现为他重视报刊的社会瞭望功能,视报刊为监督政府的利器。早在创办《中国白话报》时期,他就曾揭露清王朝的腐化,号召人们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在当时的背景下,林白水的“说真话”还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当时中国面临世界列强瓜分危机的清醒认识上。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开始以后,中国的现代新闻思想逐步形成,报人们更注重新闻工作的专业道德和独立品格。从这时起,“求是精神”再次推动了林白水践行这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成为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先导。

他把犀利的笔锋指向军阀政府,指向政客官僚,揭露贪赃舞弊丑闻,指斥种种丑行。由于林白水所办的《公言报》一年内接连使三位阁员垮台,林氏被同行称为“新闻界刽子手”,可见其“讲真话”已到了“胆大妄为”的地步。[3]1926年4月,直奉联军开进北京,著名报人邵飘萍遭杀害,报界人人自危,在此恐怖氛围中,林白水仍在时评中斥军阀为“洪水猛兽”。同年 8月5日,他又发表了《官僚之运气》的时评,痛斥直奉联军,讥讽政客潘复,激化了他与军阀间久积的矛盾,并最终引致杀身之祸。

总之,一路走来,林白水坚定地奉行“说人话,说真话”的“求是精神”,实践着报刊瞭望社会、监督社会的功能,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三、“宁愿以直言开罪于人,决不愿谄谀人而乱是非”

1934年11月,《申报》总经理史量才被杀害后,章太炎在这位以身殉国的报业巨子的墓碑上,题写了墓志铭,其中有言:“史氏之直,肇自子鱼;子承其流,奋笔不纡”。[4]史量才像春秋史官子鱼和历代正直的史家那样,忠于事实,秉笔直书,结果遭到了与子鱼他们同样的命运。但正是这种在办报实践中体现的“求是精神”,使他能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永远感奋后人。

1901年,史量才投考了蚕学馆。当时学校本着林启倡导的“求是笃实”的学风,推行學以致用的新式教育,使史量才耳目一新,“求是精神”更是成为其办报生涯中贯穿始终的理念。他曾总结自己的办报经验说:“孟子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鄙人誓守此志,办报一年,即实行此志一年也。”[5]

民国初年的报纸常常出现“报馆记事,不自采访,投稿多系虚假,报纸惟取之以充满篇幅,其真伪不问也”。[6]针对这种情况,史量才本着“求是”的理念,提出报纸应当如实地记录、报道事件。这一时期《申报》中有关“五·四”运动、“四·一二”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战争等的报道都为中国的近现代史留下了真实可靠的社会记录。诚如徐铸诚所言:“可以说,《申报》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极其丰富的材料。……说它是近代史料的宝库,一点也不夸张。”[7]

要想客观、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回归报纸的本来面目,史量才强调,报馆应有“独立精神”,正如其欲以巨款收购《新闻报》时所言,“我想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我史量才办报历来主张言论独立,途能受军阀反动分子操纵?”[8]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申报》顶住压力刊登了梁启超一系列反帝制的文章,并在大批记者被捕的形势下,“批逆麟,反洪宪”[9],“发表反对帝制的时评、杂评79篇之多”[10]。1930年,《申报》为了争取言论独立,抗议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新闻检查制度,仅2月至10月,就开了九次天窗以示抗议。

纵观史量才经营《申报》的二十二年,其可贵之处便在于将“求是精神”上升为贯穿毕生的信念。自始至终,他的办报生涯都努力践行这一精神,并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四、“探究事实,不欺阅者”

1918年,邵飘萍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教授徐宝璜一起创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揭开了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序幕。作为新闻学会的导师,邵飄萍特别强调人格和报格,提出“报纸”应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

在1906年邵飘萍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前身为求是书院)之前,这所学校便因“励志社”、追悼唐才常的“勤王军”、“《罪辫文》事件”等一系列倡导维新的学潮惊动四方。上乘的师资、自治自重的教风、求是的学风无不影响、感染着年轻的邵飘萍。曾任该校总教习的林白水所创办的《杭州白话报》在当时极受同学们的欢迎,林氏也因此成为邵飘萍早年新闻思想的重要启蒙者。

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有闻必录”的新闻报道原则在报界流行。深受“求是精神”影响的邵飘萍对此极为反对,他自陈“曩在北京大学及平民大学讲演新闻之学,曾对‘有闻必录'一语再三攻击”。[11]与此同时,他还强调对事实的尊重,要求记者“报告消息,纯为客观的调查所得之实状,而不以主观意志左右之。”[12]为了保持新闻的客观、真实,邵飘萍坚持报纸的公共性,不能偏向与一党一派,成为其御用工具。邵氏的这些主张,正是“求是精神”在其职业道德中的重要体现。

同时,邵飘萍在新闻实践中也努力做到“每求必真”。1916—1918年,他作为《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的“北京特别通信”,在占有详实、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己对政局独到的见解和分析,一时成为各报效法的对象,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新风气。1918年,邵飘萍自筹资金创办了《京报》,将之作为实践和推行新闻改革的“试验所”。他主张报纸应以事实为基础,从而加大《京报》新闻版面、加强对专电的改革。在任社长后,他仍继续亲自采写“五卅”惨案、“三·一八”事件等重要新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时提供“事实不欺阅者”的真实新闻。

作为“求是精神”的承载者之一,邵飘萍倡导和践行“客观”、“公平”的新闻专业主义主张,成为中国现代自觉的新闻观念形成的有力推动者,但其最终也因追求“求是”理想而蒙难,这也是中国早期进步报人的一种宿命的标本。

参考文献:

[1]《杭州府志》卷十七学校四.

[2] 钱家治:《求是书院之创设与其学风及学生活动情形》,《浙江大学简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3] 许一鸣:《中国报刊改革先驱——浅论林白水办报思想》,林立新主编《报界先驱林白水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

[4] 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5] 1921年12月23日《申报》,欢迎格拉士荐馆时史量才的致辞.

[6] 转引自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9—90页.

[7] 徐铸诚:《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10页.

[8] 庞荣棣:《史量才》,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9] 转引自徐铸诚:《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10] 傅国涌:《“报有报格”:史量才之死》,《书屋》,2003年第8期.

[11]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王正廷序》,京报馆出版社,1923年版.

[12]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余家宏等编注:《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清末民初浙江新知识分子社团与浙江地方社会变迁》(项目编号:2014N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