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审计监督与腐败治理问题探析

2020-03-28姜文杰

青年生活 2020年6期
关键词:政府审计监督

姜文杰

摘要: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反腐形式依然严峻。本文从政府审计监督与腐败问题的学者研究和现状入手,用现实案例指明了政府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分析二者双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审计监督促进腐败治理工作开展的建议,包括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挥协同治理的作用、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以及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等内容。这些建议措施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审计监督在腐败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

关键词:政府审计;监督;腐败治理

一、引言

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腐败可以说是最大的社会污染源。 贪污、受贿、吃回扣等腐败行为层出不穷,社会秩序遭到极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大量的腐败官员被绳之以法, 反腐行动已初见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 表明了我党态度鲜明的反腐倡廉。 政府审计是国家反腐败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腐败问题日趋复杂和隐蔽,与此同时政府审计监督逐步走向“全覆盖”。因此如何恰当地运用政府审计监督,对腐败的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政府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独立性的独立监督行为。

Zhang Qiong(2009)通过研究我国的监督体制机制指出,要充分利用审计在控制腐败中的有效性来完善控制腐败的监控和惩罚机制;亨廷顿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政府管理失灵中腐败的直接反应;2008年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指出:国家审计是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民主法治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工具,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1】。Jin Lin(2012)指出,自我国审计机构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的审计制度对维护金融经济秩序、加强政府的问责和提高透明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崔云、朱荣(2015)认为,更好督促权力运作的方法是加强政府审计对官员权力的监控,最终实现国家良治。要想权力有效运行,就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他们提出,国家审计的目的应是保障国家腐败的有效治理,国家审计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治理服务。

以上专家学者的研究,充分说明了政府审计监督在腐败治理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西周的“宰夫”、隋唐的“比部”、宋代的“审计司”到中华民国的“中央审计处”、各省“审计分处”再到如今的中央“审计署”、地方“审计厅”“审计局”,政府审计监督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面貌。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府下设的职能部门较为宽泛,随之而来的则是提升的管理难度和不足的监察力度。其中官员贪恋权力、滋生腐败的现象屡见不鲜。如经审计发现:2003年湖北省黄冈市政府当局及有关部门弄虚作假,非法占用安居工程用地110亩,挪用明珠大道项目国债资金1167万元,兴建“形象工程”—东方广场,严重影响明珠大道的建设【2】;2004年至200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东义因在企业登记、土地收购和整治、工程承包等方面为公司非法提供便利,损失国有权益250余万元【3】;2008年至2012年,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江南造船集团(集团)有限公司前总经理顾逖泉,通过以次充好、逾价采购等方式向具体利益相关方输送利益,并在钢铁采购业务中收受了贿赂,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4】。

以上只是腐败贪污的冰山一角,十八大以来我党加大了反腐败的惩治力度,众多官员纷纷落网,反腐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可以从多年的反腐败工作中看出,政府审计监督大都为事后查处,大多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没收个人财产,对腐败人员的震慑力度不够,还是会有人抓住权力的缝隙,顶风作案。同时中国的经济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是政府审计监督一个更大的挑战。

三、政府审计监督与腐败治理的关系

政府审计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的政府审计大多是为了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代表君主对各级官吏进行监督,客观评价官吏的执政业绩,以防止腐败问题的产生。而如今的政府审计同样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责任,为推进反腐倡廉提供法治监督保障。虽然时代不同,但二者殊途同归。每一个时代的管理者都想运用政府审计监督来制约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更好地推进社会进步。因为政展府审计监督与腐败治理是双向关系:政府审计监督能够发现并解决腐败问题,而腐败问题需要和促进政府审计监督的发展。

(一)政府审计监督能够发现并解决腐败问题

“反腐败审计”是政府审计监督发挥腐败治理作用的直观表现。政府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监督,而腐败会妨碍充分和有效的履行公众受托经济责任。二者相悖,因此反腐败是政府审计监督的必要目标。政府审计监督在反腐工作中起着事前预防,事后揭露、惩治的作用。事前的政府審计监督可以给以提醒和督导,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有必要更早更准确地遏制腐败火苗的蔓延,化被动为主动,更有效的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事后的政府审计监督对于腐败问题的分析研究、纠正错误弊端、尽可能的挽回损失和改进腐败监督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腐败是对权力的滥用,而政府审计正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可以从源头上遏制腐败问题,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还能够及时发现腐败因素,有效打击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从而达到推进国家治理的远大目标。但若政府审计监督不到位、不完全,就会存在更多更严重的小官小贪甚至小官大贪,严重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从该层面来说,政府审计监督能够发现并解决腐败问题。

(二)腐败问题需要和促进政府审计监督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弊端也逐渐暴露,人们对于财富、利益的渴求与日俱增,腐败问题日益严峻。对于腐败问题的治理,既需要人员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也需要外部的监督。而政府审计监督是外部监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腐败问题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腐败问题的萌芽期,政务审计监督可以有效打压其发展壮大的势头,防微杜渐,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发生。同时警醒着“有想法”的人,使其不敢、不能、不想贪污;在腐败问题的发展成熟期,政府审计监督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有效镇定剂和定心丸。腐败关系的复杂、腐败态势的严峻以及腐败环境的恶劣需要政府审计监督力挽狂澜直击要害,使其无处遁形;在腐败问题的衰退期,政府审计监督仍然不能松懈,需要在防止腐败问题历史重演的同时,加强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对策,更好地开展以后的监督工作。在以上过程中,反腐工作进行的好,会激励政府审计的发展,从而一定程度的降低腐败问题发生的概率;反腐工作进行的不好,会给政府审计以教训和经验,促使其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审计监督工作。因此,从该层面来说,腐败问题需要和促进政府审计监督的发展。

四、“华润集团窝案”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审计监督与腐败治理互相促进,二者的关系日趋紧密。近年来,国有企业腐败问题日益突出,以著名的“华润集团窝案”为例。华润集团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53家中央副部级企业之一,集团拥有七大板块业务,旗下有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五千亿元,掌握资源多,经济效益好。然而,华润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宋林于2014年4月被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调查,宋林背后的庞大关系网和利益链也开始浮出水面,至今华润集团级高管至少有8名人员涉案。2010年前后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电力不顾山西金业集团此前失败的十亿元作价上市的情况,同时在其两个矿的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失效的情况下,仍对该集团以100多亿元的价格进行高溢价收购【5】。此严重的失职行为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它还进一步反映了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审计监督,以此来防止对领导层权力的独立性监督不到位,导致腐败犯罪。其实早在2010年,国家审计署已经掌握了其腐败问题的相关证据。但宋林要求华润煤业给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员办事处做工作,来消除这一审计隐患。华润集团领导对政府审计的抵触和压制,恰恰反应了政府审计监督可以直击腐败问题的治理要害,让其无处遁形。

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要打击贪污腐败,必须坚持零容忍。小到官员大到企业,均应一律严惩一切腐败问题。2003年席卷全国的“审计风暴”以来,反腐败审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借助政府审计的监督手段打击和遏制腐败行为,将成为今后社会治理的常态。要高度认识到政府审计监督对腐败治理的特殊作用,在此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利用政府审计为国家的反腐败建设工作服务,仍是值得我们探析的问题。

五、政府审计监督促进腐败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制度自信,完善审计监督体系

中国的审计机关成立30年来,在实践中,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审计道路,有效发挥地审计监督的职能。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暴露和政府管理范围的宽泛性,我国的政府审计监督体系很难达到良好的监督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现实发展,逐步改善国家审计监督结构,不断推进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健全完善。广大政府审计干部要明确审计监督制度是制约权力滥用的重要手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全面了解国家审计监督体系,树立审计监督制度自信,从思想和心理上坚决拒绝腐败萌芽的产生。政府审计机关在完善各级审计监督体系时,要注意在其中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问责机制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等,增强信息透明度,强化责任意识和消除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可以有效控制我国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经济、文化、社会等事物上的绝对权力的滥用、权力获利以及因此产生的腐败问题。

(二)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反腐败审计监督工作

在全国推进“互联网+”的浪潮下,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中国现在是传统手工审计为主的工作方式,辅之以计算机审计。在互联网时代也应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政府内部的审计数据平台,促成审计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审计系统对数据的全面分析能力。在搭建较为完善的软硬件基础平台的同时,注意防范审计风险,确保资源的保密性。政府审计手段的信息化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为任何地点的政府审计反腐败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促进反腐败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各级审计机关联动,各相关部门协同治理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我国政府审计监督工作面临更严峻复杂的环境,更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和各相关部门的团结协作。在政府审计内部需要加强上下各层级审计机关的联动,从上到下强化审计的一致性和持久性,上级政府审计机关要加强对下級监督工作的督导, 确保各级政府审计机关能在各地区的腐败问题治理中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责。在外部须要与纪检、监察、司法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获得支持。对于移交腐败案件,纪检监督和司法机关要及时采取后续行动,协同进行腐败治理。各机关应各司其职,提高审计效果利用率,形成反腐合力,增强整体作战能力,避免出现各部门彼此推诿,无法顺利推进和有效开展反腐工作的情况。充分发挥“1+1>2”的协同治理对于治理腐败的作用,且协同工作的水平、效率越高,腐败治理功能发挥的越好。

(四)与其他审计形式相结合

我国审计按审计主体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即政府审计。目前,我国的反腐败监督工作依然艰巨,单纯依靠政府审计监督的力量对于反腐活动的可实现性低。因此要结合三方力量,以政府审计为关键角色和主导者,使政府内部审计机构在其中承上启下,同时社会审计作为辅助和补充,可以接受政府委托的反腐审计具体任务。任何审计形式都有自己的优势,这样可以审查和挖掘任何涉嫌腐败的环节,更具针对性的发现并解决腐败问题,提高反腐时效性,夯实反腐审计的基础。

(五)加强审计人员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是政府审计监督的必不可少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在本质上决定着政府审计监督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道德准则,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严加防范,严格执法,保卫国家和人民的资产。 要廉洁自律,具备抵御腐败的能力,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在行动上思想上远离腐朽、低级趣味的东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是非止于学习,腐败止于正气。 每一位审计人员都应强化自律意识,只有思想境界高,思想道德修养好,才能拒绝犬马声色,真正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

六、结语

审计的最初职能就是检查错误和防止舞弊。在反腐败工作已见一定成效的今天,查处腐败仍是政府审计监督的重要使命,政府审计监督不能松懈。面对经济指标弄虚作假、专项资金肆意挪用、财政预算模糊不清等一系列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现实腐败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政府审计来保障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腐败治理的路上时有阳光彩虹,时有风雨坎坷,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更像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在开展反腐败工作的同时要探索和把握政府审计的发展规律,深化对政府审计本质的认识,推动政府审计的科学发展。也要发挥各方力量,调动社会各界的反腐积极性,形成全民反腐的良好氛围,使 “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的思想深入人心,进而使政府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切实维护好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为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竞争中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注释:

【1】张庆龙,深征等:《政府审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

【2】百度百科《审计风暴》,https://dwz.cn/ZTbwZIyK?u=fce3b70a2574b5dc。

【3】人民网-人民日报:《34个违法违纪问题已有处理结果》,2018年1月9日。

【4】人民网-人民日报:《34个违法违纪问题已有处理结果》,2018年1月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18/0109/c1001-29752918.html

【5】新浪财经-法治周末:《十大国企企业家犯罪案例:中石油领导骨干被连锅端》,https://finance.sina.cn/2015-02-11/detail-iawzuney0002594.d.html?from=wap,2015年2月11日。

参考文献:

[1]马艳玲.对加强审计监督建设廉洁政府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3(10).

[2]向红金,朱晨之,徐鹏杰.转型期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行为与国家审计监督力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2).

[3]崔云,朱荣.政府审计监督与腐败治理[J].财经科学,2015(6).

[4]朱笑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的政府审计监督[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

[5]王锋.政府审计监督与腐败治理解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经济,2016(2).

[6]夏继菲.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问题的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1.

[7]陈依晗.我国政府官员腐败审计监控机制研究[D].浙江:浙江财经大学,2017.

[8]马莹莹.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与治理效果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3.

[9] 张庆龙,深征等.政府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0] 张穹,张智辉,权力制约与反腐倡廉[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政府审计监督
全面深入推进各项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青田:“精准热紧”求实效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政府审计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风险与防范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