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境与原则

2020-03-28周雪

青年生活 2020年6期
关键词:历史图片原则教学

周雪

摘要:历史图片具有直观性特点,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从历史图片的类别 、运用情境与原则入手,讨论了历史图片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方法示例。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希望本文浅显的研究能够为历史图片教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历史图片;教学;运用情境;原则

历史图片具有直观性特点,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对历史图片在教学中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想必会对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有一定启示。

一、历史图片的种类

历史图片的种类繁多,标准不同,图片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各人的不同见解和标准,有多位老师对教材插图进行了合理的分类。例如,黄牧航教授认为:“按教材图片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作五类——人物画像图;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图;科学技术图;艺术品图;地图。按图片的形式可以分为四种:文物照片;历史场景和事物的想象绘画图;漫画提示,说明图;地图。”冯尔康教授的分类比较细化,在发表的《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史料学》中将历史图片分为十类:造形、绘画、各种实物、遗迹遗址、古建民居、地图、老照片、铭刻文书、各种古代文书照片和古籍。中学历史教学中所讨论的历史图片范畴即包括一手的史料图片,也包括非史料图片。

二、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境

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当中应用十分广泛,我将其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用历史图片解决问题。解释战争发生的经过,陈述动态的历史,运用到较多的是历史地图、路线图。在形成概念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达成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从这一认知过程来说,历史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人教版2016教育部审定初中七年级历史课本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对于大泽乡起义的文字描述“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其中,学生对于“陈县”和“咸阳”这些地名的认知较模糊,在不清楚两者之间的空间位置联系和古今地名联系的情况下很难对大泽乡起义和秦王朝覆灭的过程产生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历史插图,对学生进行解读。地图当中涵盖了路线地点以及渤海、东海等参照地标,有助于学生对该历史事件形成具体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课后根据教材结合历史插图复习巩固。

(二)由历史图片提出问题。一堂叙述流畅,逻辑通顺的历史课应该是由问题推进和串联的,由老师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去寻找答案,达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在导入中运用到历史图片是较为常见的,因为一个好的导入最基本的要求是“凝神激趣”,而切合主旨的历史图片往往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比如,在《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课中展现一张余干县背乡全体社队为支持农业生产大跃进向三塘区委呈递决心书和献出银项圈时的场景照片。由这张照片提出问题,展开本课的教学。这么多的银项圈是用来做什么的?决心书可能写着什么样的内容?观察图片中群众的表情,揣摩他们的心情。大跃进亦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课标要求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艰辛探索”的内容导入本科的教学,合乎情理;以图片形式提出问题,引起同学的注意和思考,直接导入大跃进的学习。

(三)运用历史图片归纳问题。在讲西周的分封制时,可以借助历史示意图来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自主完成图中人物相应身份的填空,并总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何种特点。通过图片这种直观清楚的形式总结问题,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是怎样的层级关系。同时也能够使同学们对“分封制”和这张图片产生联系,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记忆。作为一节完整的历史课,课堂小结同新课导入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的课堂小结可以促使学生加深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成功构建知识框架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巩固记忆,提升运用能力。

三、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选用原则

(一)教学相关性。课堂教学固定的45分钟里,教师应该呈现什么材料,讲什么历史故事,在哪里拓展知识,都需要依据课标的要求和课堂的中心立意进行。历史图片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自然也要遵循这样的选用原则。教材中的插图是为了开展教学服务的,而在教学中使用插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果在教学中脱离了教学目标的指引,只是单纯地讲解图片内容,不去考虑图片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是什么,那么就会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而很难实现预期效果。

(二)科学性与准确性。教师在使用图片时除了要注意方法的科学,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说明也必须要准确。不同的历史图片有不同的来源和创作背景,而且同一幅图片在不同时期由于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影响,往往会有不同的呈现,因此给图片配上规范性的说明就显得尤为重要。讲述南昌起义时,展示南昌起义时的主要领导人,需要选用当时的人物画像或照片。周恩来在29岁的年纪组织领导南昌起义,如果采用周恩来晚期的图片则不能展现年轻将领的意气风发,最重要的是,违背了历史图片蕴含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不进行照片的背景介绍,很容易让学生对历史的时间产生误解,违背了图片运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契合认知水平。学生作为教学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不可忽视的存在。比如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喜好,学生在看图时,相对于黑白图片,更喜欢看彩色图片;相对于教材插图,更喜欢看课外图片;相對于抽象的地图或者图表,更喜欢看形象的实物图片或者历史漫画,这些在运用图片教学时都应该注意。同时,尽量选用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生动形象的图片用于教学。这样能够避免学生陷入只停留于看表象,缺乏深入思考的误区。

了解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几种运用情境和原则对于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合适的历史图片,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历史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孜孜不倦的深入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图片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历史教学.2001(09).

[2]冯尔康.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史料学[J].学术月刊.2006(07).

[3]中共江西省党委史研究室.江西百年图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4]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历史图片原则教学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
教育教学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