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孵化器对接国内区域创新创业企业的路径与链式对接模式研究
2020-03-28陈晖卜庆军古赞歌
陈晖 卜庆军 古赞歌
摘要:设立离岸孵化器,引入异地研发资源是提升国内企业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构建了基于加速器的离岸孵化器与国内创新创业企业对接的路径与链式对接模式以实现两大平台、四大主体、五大要素的的对接。最后,基于政府、离岸孵化器、源地加速器及在孵企业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离岸孵化器;源地加速器;区域创新创业系统;链式对接模式
近年来,离岸孵化器发展异常迅速,实践经验丰富,但通过以离岸孵化器为关键词查阅中国知网可知,目前国内还鲜有关于离岸孵化器的研究。从理论上进行离岸孵化器与区域创业创新企业的对接路径与模式的研究还尚属空白。
一、 离岸孵化器对接国内区域创新创业企业的必要性
1. 创新资源聚集,降低区域企业研发与交易成本。国内创新创业企业通过离岸孵化器分离研发活动,并充分利用研发集聚引发的知识外溢效应,通过长期与离岸地(指离岸孵化器的实际建设地区)研发机构的协作关系获取隐性资源,可以降低国内企业的研发成本。国内的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等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将外部研发活动内部化,成功地降低了研发与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是进一步创新竞争的必要条件。
2. 享有政策优惠,降低企业创新与发展风险。研发活动具有很高的风险,需要一定的研发基础条件和研发政策扶持。虽然近年国内为鼓励企业研发活动推出了诸如研发费用加计75%于税前扣除的政策,也设立了诸多的科技园区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研发活动。然而在某些国内尚不具备很好的研发基础条件和政策优势的研发项目仍然具有较高的研发风险。美国2015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特别重视“脑计划”“智能城市”,非盈利的科研机构可以享受免税优惠,结合企业不同阶段还可以获得事先扶持和事后鼓励。欧盟2015年“地平线2020”计划重点关注高度创新的中小企业,离岸孵化器能够帮助企业入驻该地区,享有该地的政策优势。
3. 兼顾引智育智,培育人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人才是实现国家创新网络战略的关键因素,也是国内区域创新创业系统的核心要素。设立离岸孵化器能从离岸地直接吸收优势科研项目、科研设施、科研成果等,引入科研人才,并确保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源地(指出资建设离岸孵化器的地区或孵化企业最后入驻地区),避免了知识产权争端。专家互访、研究联盟、研发分包等间接活动同样可以促使源地科研人才视野的国际化和前沿化,起到育人的效果。对于区域创新发展有促进作用。
4. 获取比较优势,提升离岸源地竞争优势。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存在生态约束和福利门槛问题,而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破解经济增长难题。科技创新还具有渗透作用,能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随着计算机、信息等的科学发展,离岸孵化器建设地与源地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交互,从而两地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协作。由离岸孵化器协助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产权转属于源地,因此,利用建设离岸孵化器,源地可以将直接推动本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突破城市发展桎梏。
二、 基于加速器的离岸孵化器对接国内区域创新创业企业的路径
管理、人才、软件、硬件及文化是国内区域创新创业系统亟需从海外引入的创业要素资源。离岸孵化器与源地加速器通过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五种创新要素资源的国内外对接。引入源地加速器实现离岸孵化器与区域创新创业企业的“孵化—加速”耦合对接路径如图1所示。
在图1所示的离岸孵化器-源地加速器-创新创业企业耦合对接路径需要构筑两大平台、四大主体以实现五个要素的精准对接。由科研机构与离岸孵化器共同构建的研发平台是以研发为核心任务的资源平台,起到加强离岸孵化器与科研机构间的协作与联系,整合科研力量的作用,通过共享知识、信息、技术等,获得单一主体无法获得的优势。由创新创业主体与源地加速器构成的技术创新平台则主要是共享源地创新创业主体间资源、渠道的平台,起到协助源地创新活动适应竞争环境的作用。
其中,科研机构主要是为离岸孵化器提供人才、项目等研发与创新资源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等团体与单位,也包含科研人才团体、创新行业协会、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等辅助团体与单位。离岸孵化器则主要为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成果孵化的场地与服务。创新创业企业承接海外离岸孵化器与源地加速器科研成果,主要起到实现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促进国内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源地加速器则指位于离岸孵化器输出地、独立于企业之外,按市场机制运行,为具有一定规模和成长速度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门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如新疆申新科技合作基地、EnterpriseWorks、张江跨国联合孵化平台等。源地加速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成长期企业,服务内容主要是发展性服务与定制化服务。孵化器的服务对象是种子期企业,提供的是基础性服务与通用型服務。离岸孵化器在对接国内区域创新创业系统时,由于源地和离岸地间存在物理距离,由此会产生社会文化差异、法律问题、贸易争端等问题。相较于直接对接当地的创新创业主体,引入源地加速器作为中介可以起到缓冲避震的作用,同时源地加速器也具有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属性,可以协助离岸孵化器对接当地创新系统中的其他主体,能使得对接更精准、有效。
在耦合对接路径中,加速器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整合双方资源。源地加速器深耕于源地,能作为源地创新资源交互中心,为企业提供以市场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服务,并对接离岸孵化器,整合离岸孵化器的科研资源,服务创新体系中的各个主体;(2)协助企业二次孵化。初创企业经过离岸孵化器的孵化,需求明显个性化。因此,源地加速器的服务更重视定制化管理咨询、渠道拓展和网络联结等高端服务,以及提供可租可售、面积可拓展的办公场所等灵活性服务,从而帮助实现初创企业后期的成长(例如IPO等);(3)缓冲过渡。初创企业的资金支持、招商、管理咨询等问题原由离岸孵化器负责,现转移源地加速器实现,避免了初创企业由于打开市场初期的资源断档而造成的经营失败。源地加速器可以提供资金、人才猎头、市场对接、资源匹配等咨询与帮助,实现企业平稳过渡;(4)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管理、人才、软硬件以及文化的对接。源地加速器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协助离岸孵化器在孵企业理解源地文化及各类禀赋资源,为源地创新创业系统与离岸孵化器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培育源地创新创业力量。源地加速器通过对接离岸孵化器引入的创新资源,培育属于源地自身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创新投资等创新力量。源地加速器还可以利用离岸孵化器的地理优势探索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支持源地创新创业活动开展。
三、 基于加速器的离岸孵化器对接区域创新创业企业的链式对接模式
链式对接模式是指在对接的过程中,离岸孵化器企业直接入驻其源地的加速器,带动加速器所在地的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对接模式。这种对接模式中,由于有确定的源地支持,对接加速器是确定的,在转移过程中有靶向性,能够有更多资源能实现持续供给。由于链式对接的加速器是唯一的,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离岸孵化器与源地加速器可以采用统一服务团队,使得服务能够交互与延伸。具体如图2所示。
现阶段的离岸孵化器大多采用这一种方式,离岸孵化器孵化企业直接入驻源地。例如,山东青岛李沧区与美国软通动力联合参股成立了离岸创新孵化基地,其办公场所是在西雅图总部的美国基地,孵化后企业大多入驻青岛李沧区;与哥伦比亚大学、西蒙飞沙大学等大学合作的离岸孵化器畢业企业,在海外孵化后,入驻DayDayUp本地孵化器,回归源地孵化发展。
链式对接模式由于只需要一家离岸孵化器与一家源地加速器的对接,参与主体较少,因此搭建最容易,对接速度也最快、对接模式搭建难度较低。同时,由于源地加速器和离岸孵化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政策风险更容易发生,政策风险也是逐渐增加的,采用链式对接,双方信息互动交流顺畅,降低了政策风险。因此,链式对接模式是实现离岸孵化器与源地创新创业系统对接的最佳选择。
四、 保障措施与相关建议
1. 政府层面。
(1)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两者对接。为加速器孵化的离岸孵化器的创新项目提供减税政策,并对掌握高、精、尖创新技术的对接企业,引导其与加速器的深度对接,与源地产、学、研产生推动作用,并提供额外的优惠政策;(2)建立黑白名单,严格管理制度。将对接活动中各个加速器的特色与优势展示并分享,并将对接过程、后续情况进行反馈、跟踪,并公开信息,帮助离岸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找到最为合适的加速器。同时,公布在对接活动中的不良行为,提醒后续企业避免雷区,不断优化对接服务;(3)重视人才服务,吸引人才入驻。地方政府优化人才配套服务,强化自身服务属性,简化人才流入手续,优化人才家属服务,强化生活配套服务。例如,建德通过《人才新政23条》“保姆式”人才政策服务人才,形成了良好口碑,用服务起到了“以才引才、以企引企”的良好效应。
2. 离岸孵化器层面。
(1)鼓励股权制度,实现资金对接。比如参照美国孵化器的“6%股权制度”,即离岸孵化器投资每一个在孵企业6%的股权,通过成功企业的股权增值来获得利润,这种方式可以作为参考;(2)设立相关协会,对接支持系统。为形成地区性的创新合力,离岸孵化器可以通过组织毕业企业联盟、离岸孵化器行业协会,注重毕业企业与在孵企业之间、离岸孵化器之间的联系,促进对接;(3)协助人才转型,确保转移成功。针对高端人才对接费用高、流失率高的问题离岸孵化器可以采用定制化的方式促进人才的转移。创业人才着重服务创业与项目的交流推广。技术骨干重视技术服务对接和金融支持,从引入奖励吸引人向服务吸引人转变。同时,科研人才在对接过程可以选择向管理岗位的转型,增加科研人才选择,减少由于对接造成的人才流失。
3. 加速器层面。
(1)提升自身水平,促进两者对接。加速器应从战略高度重视离岸孵化器的五要素需求,为对接离岸加速器做准备。重视离岸孵化器的管理政策,增加交流,培育国际化创新人才参与服务,在加速期内营造融合的国家文化氛围,并不断提升软件和软件水平;(2)发挥源地优势,强调特色对接。加速器所在的各个区域现有的资源特性不同,现有的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因此发挥本区域已有的优势,打造源地品牌加速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防止资源浪费,提升对接效率。同时,加速器也需要正视自身的优势,重点专注特定的领域,整合特色资源,突出特色服务,形成自身品牌特征;(3)创新人才对接,降低人才成本。直接引入人才需要较高的费用。因此,加速器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挂职、讲座等形式,自我培育人才,积极建设本地加速器的人才库,以更有效地促进加速器与离岸孵化器的对接。
4. 在孵企业自身层面。
(1)强化自身造血,活化资金来源。科技创新企业的基础研究、中间试验、产业化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比例是1∶10∶100。资金既是助力企业发展的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对接能否成功的关键。对接过程中,在孵企业可能会因为订单不足、资金周转效率低等造成资金链断裂、从离岸孵化器毕业之后转入源地加速器可能会因为资金不足阻碍企业成长。因此,在孵企业首先要强化内功、外拓市场、确保资金循环通畅,并积极引入风险投资;(2)选择合适的加速器,实现精准对接。离岸孵化项目与企业向源地转移、转化过程中,应考虑自身所在行业、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加速器,以精准对接源地的创新创业企业;(3)全方位自我宣传,广泛对接金融和市场资源。在对接活动中,在孵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在线路演等各种渠道资源进行宣传,与国内外金融机构、风投机构与天使投资人、渠道商市场、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客户等广泛对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 袁永,李妃养,张宏丽.基于创新过程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2(34):92-98.
[2] 卢超,尤建新,郑海鳌.创新驱动发展的城市建设路径——以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2(33):25-31.
[3] 李志远.孵化器与现代企业加速器[J].中国高新区,2007.(9):31-32.
[4] 车瑞,余祖伟.文化差异视角下的经济管理绩效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2(1):140-145.
[5] 吴磊,吕雅娜,范祚舟.科技孵化资金在企业孵化器服务中的作用[J].天津科技,2017,44(12):13-21.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号:18BJY184)。
作者简介:陈晖(1990-),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在职硕士生,研究方向:创新及创业管理;卜庆军(1970-)(通讯作者),男,满族,辽宁省清原县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风险投资、创新及创业管理;古赞歌(1974-),女,山西省运城市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融资。
收稿日期: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