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环境中的人物成长录
2020-03-28史怡蕊
史怡蕊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最骄傲的作品,他曾经称其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怀着膜拜之情,我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以大卫·科波菲尔的眼睛展现了他的悲哀又离奇的成长经历,将朋友间的真诚与黑暗,爱情的懵懂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庭的矛盾和和谐汇成河流,以命运为渠道,最终流往宽容的海洋。
但我要说,这个故事的背景是畸形的。畸形就在于故事中的人物畸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若不是过分地追求金钱,小艾米丽就不会和斯蒂夫私奔;若不是过分地追求金钱,梅尔老师就不会遭受斯蒂夫和克里克尔的排挤;若不是过分追求金钱,爱德华·摩德斯通就不会觊觎大卫妈妈的财产而折磨死她;若不是过分追求金钱,尤利亚就不会使用阴谋从而自甘堕落……
初次认识到这里面的人物思维方式有问题,是在小艾米丽刚出现那一段:她告诉大卫“我想当阔太太,那样,我们就都成了体面人了……”童言无忌,虽然从根本出发点上来说,这是好的——“可我不会忘了那穷苦的打鱼人,他们有了灾难,我就要给他们钱,帮助他们。”但是细思恐极:为什么成为体面人的方式不是通过认真劳动获得金钱?这种不劳而获攀附权贵的思想,我不敢说是谁故意教给她的,只能是那个腐败的社会荼毒的。这种思想,也注定了小艾米丽日后的悲剧。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贫穷的打鱼人,那些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层人士的世界观更令我瞠目结舌。
当我读到克里克尔先生任意殴打学生却唯独惧怕家中有钱的斯蒂夫,学生老师一度排挤梅尔老师时,我差点摔书。不遵守校规?不尊重老师?不爱护同学?无所谓!只要有钱、有势,你行为再恶劣也有人为你保驾护航。行为好?品德好?知识广泛?有什么用!因为你有一个住在寄养院的妈妈,你就活该失业,活该被耻笑,活该被众人的唾沫淹死!
再加上过分卑微的尤利亚——记得初中语文老师说过,名著的反派会让你对他有怜悯。尤利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不讨厌尤利亚,只是怜悯他,深深地怜悯。因为家庭的贫穷,因为父母的无知,他過分让自己卑微,为了达到目的,不论方式。虽说终生监禁是他应有的下场,但尤利亚说白了就是那个病态社会下层的病态产物而已。在这件事情上,我不喜欢大卫的立场。他总是站在一个高高在上者的角度,来评判尤利亚,来厌恶尤利亚。
幸好有阿格妮丝。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阿格妮丝,尤其喜欢她的那一句:“我希望,纯真的爱心和忠诚最终会战胜一切;我希望,最终会证明,纯真的爱心和忠诚会胜过世界一切邪恶和厄运。”这句话,就像是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里带给大卫也带给我的光芒。畸形的环境又怎么样,总有人能够打破它。只要不被这世界所污染,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每个人都能成为阿格妮丝。
合上书本,与贫困潦倒却依然乐观向上的米考伯先生告别,与令大卫一见钟情的大小姐朵拉告别,与勤勤恳恳的侍女辟果提告别……读过这本书,我不仅是看到了一个人的生活过往,了解了另外一个世界,更是一种个人的心灵之旅。
我想这就是名著的魅力——能够让你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怜悯,学会理解。我想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的魅力,能够让你了解他人的生活,又赤裸裸地把那个病态的社会直接展示在你的面前,是非曲直,任人评说。就这样,让我们把其中的道理珍藏心中,努力向心目中的自己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