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功能锻炼联合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28柴秀文
柴秀文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二病区 河南郑州450014)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腰腿痛,限制患者肢体功能,病程长,复发率高,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药物、物理疗法及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有研究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仅占20.0%,有80.0%患者经保守治疗可治愈[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积极功能锻炼,可维持腰椎结构的稳定性,恢复腰椎功能,改善肌肉力量,提高肌肉协调能力。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并非一日之功,要求患者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因此患者依从性及健康认知对功能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探讨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联合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腰腿痛、腰椎功能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 14 例;年龄 25~60 岁,平均(42.75±5.16)岁;病程 6 个月 ~7年,平均(3.47±0.82)年;文化程度:小学 6 例,初中 15 例,高中 13 例,大学及以上 11 例。观察组男30 例,女15 例;年龄25~58 岁,平均(43.02±5.22)岁;病程 6 个月 ~8年,平均(3.52±0.83)年;文化程度:小学 5 例,初中 15 例,高中 14例,大学及以上11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伴腰腿痛、肢体麻木等症状,经CT、MRI 等综合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下肢肌腱反射减弱;(3)对研究相关事宜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马尾肿瘤、腰椎滑脱等疾病患者;(2)合并心、肝、脑、肾等脏器疾病者;(3)存在认知障碍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1)坐位锻炼:患者坐在椅子上,深呼吸,双手掌心向上,平肩缓慢向后伸展,呼气同时双手缓慢恢复至原位,每次15~20 min,每天 2~3 次。(2)直腿抬高:患者平卧位,双下肢伸直,操作者一手扶住患者膝盖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缓慢抬高,使下肢产生放射痛,每天训练100 次。(3)飞燕式锻炼:俯卧位,抬头,双手向后相握伸直,使头部、上肢及背部后伸抬起,深吸气;呼气时缓慢恢复原位,每次 15~30 min,每天 1~2 次。(4)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头、双肘、双足底为支撑点,臀部抬离床面,每次 15~30 min,每天 1~2 次。连续干预6 个月。
1.3.2 观察组 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联合健康认知护理干预。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同对照组。健康认知干预:(1)制作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机制、发生原因及功能锻炼步骤,依据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模式制作图文教育手册并向患者发放,内容有发病机制、饮食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等,定期对患者行知识考核。(2)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培训,让家属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应护理技巧及功能锻炼方法,积极配合患者护理工作,对患者行康复护理指导。(3)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成立微信群,创建微信公众号,让患者及家属关注。由专门护理人员定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康复技能信息,在微信群内发布视频、语音等,供患者及家属学习。连续干预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护理6 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2]评价两组腰腿疼痛程度,分值0~10分,疼痛等级为 0 分无疼痛;1~3 分轻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 分重度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日本骨科协会治疗分数(JOA)[3]评价患者腰椎功能,总计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恢复越好。调查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4]进行评价,共计15 个条目,分为身体锻炼依从、注意事项依从及主动寻求建议依从三个维度,每个条目赋值0~4 分,共计60 分,评分越高表示功能锻炼依从性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腰腿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腰腿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腰腿痛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腰椎功能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腰腿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腰椎功能评分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腰腿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腰腿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分,±s)
JOA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V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45 45 t P 5.39±1.05 5.40±1.02 0.046 0.482 1.41±0.52 2.95±0.73 11.526 0.000 58.75±6.84 58.72±6.85 0.021 0.492 86.39±7.24 72.45±7.18 9.171 0.000
2.2 两组护理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45 45 t P 31.25±6.43 31.28±6.45 0.022 0.491 53.49±3.18 45.28±5.23 8.998 0.0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不同程度的腰椎功能退化为主要表现,患者因长期姿势不当等,导致纤维环稳定性降低,髓核移位刺激神经,造成腰腿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论接受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腰背肌功能锻炼都是必不可少的康复环节。患者应尽早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部肌肉、韧带肌力,为脊柱提供稳定的外源性支持,以保证腰椎平衡,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5]。早期坐位锻炼及直腿抬高训练可增加肌肉协调活动,促进下肢肌肉收缩,增加静脉回流,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提高患者恢复效果。直腿抬高训练通过牵引神经根,使其在椎管内移动,以此松解粘连及压迫,改善神经根及髓核相对位置,提高患者康复效果。逐渐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强度,以飞燕式、五点支撑法等方法,增强腰背肌肌力,可为外围提供有力支撑力量,加强腰椎稳定性。
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多数时间在家完成,此时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恢复效果。因此应强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认知,帮助患者准确认识该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提高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在患者健康认知护理中,通过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调动患者参与主动性,可提高教育效果;家属是患者康复护理的主体,通过家属赋能教育模式,加强家属的健康培训,使家属掌握护理要点,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及支持,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可增强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形象生动,不限时间、地点,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并能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确保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及准确性[6]。
本研究观察组护理后腰腿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腰背肌功能锻炼联合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强化患者健康认知护理,患者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功能康复锻炼,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腰椎功能恢复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