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难点解析突破(二)
2020-03-27陆永惠陈金平黄伟燕
陆永惠 陈金平 黄伟燕
一、知识点解读
(一)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三)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典例分析
【例1】 (2019·四川高考模拟)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34°S)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 )
A.四季不落叶 B.表层有蜡质
C.叶片大而厚 D.形状呈针状
2.造成图中造型奇怪行道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降水 C.大风 D.气温
3.据此判断停放的车辆车头朝向(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答案】1.B 2.C 3.B
【分析】1.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四季不落叶不是叶片特点,A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硬叶林叶面有蜡质光泽,反射阳光,减少蒸发量,B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叶片大而厚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和散热,增强光合作用,该地夏季炎热少雨,叶片较小,C错误;常绿硬叶林叶片较小,但不会呈针状,D错误。故选B。
2.好望角南部临海,该海域受西风控制时间长,周边陆地面积少,海洋摩擦力小,西风风力大,导致树木偏向一侧,C正确;光照、降水、气温对树木形状影响较小,不会导致树木倾斜幅度太大,A、B、D错误。
3.成都某学生暑假应该是7、8月份,好望角为冬季,盛行西北风,树冠向东南方倾斜,图示车头正好被树冠挡住,因此车辆车头应该朝向西北,B正确,A、C、D错误。
【例2】 (2019·安徽安庆二模)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4-6题。
4.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冰原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5.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 收集大气降水 B. 获取更多光照
C. 抵抗冬季寒冷 D. 吸收地下水分
6.導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 人工播种 B. 降水减少
C. 气候变暖 D. 冻土增厚
【答案】4.A 5.B 6.C
【分析】4.该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
5.苔原带植被在夏季生长、开花,花型呈杯型,应该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光照,则B正确、C错误;植物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根系,而不是花,则A、D错误。
6.“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说明影响因素是纬度,即气温。而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说明这是气温升高所致,即全球气候变暖所致。
一、知识点解读
(一)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海拔变化引起水热组合条件变化,自然带呈“水平延伸,垂直更替”的特点。
(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
(三)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上图甲最底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温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乙纬度低于图甲),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为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二、典例分析
【例1】 (2019·安徽皖南八校三模)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不同海拔动物构成种类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秦岭山脉 B. 横断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 D. 南岭山脉
2.该山麓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是()
A. 热带季雨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3. 该山地()
A. 北方类型数量最多出现在5000m
B. 南方类型数量最多出现在500m
C. 山麓因人类活动干扰北方类型少
D.南、北方类型数量均受食物制约
【答案】1.B 2.C 3.D
【分析】1.该山地海拔约5000m,山麓海拔约500m,且山麓地带南方类型动物占主导,表明该山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因此该山地最可能位于横断山脉。
2.由上题可知该山地位于横断山脉,因而该山山麓最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应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动物数量多少不能只看不同高度的动物构成比例;山麓地带是人类活动相对强烈的地区,这不仅影响北方动物,同样影响南方动物;不同高度南北方动物构成比例不同,但存在的数量均受到了该高度上食物的丰富程度制约。图示为某一高度上三种类型动物构成关系,某类动物在某高度上比重大,说明该类动物相对另外类型来说数量多,而不代表这类动物在此高度分布多,则A、B说法错误。
【例2】 (2019·山东师大附中1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是中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西部的狼山尤为干旱,東部的大青山较为湿润。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下图为阴山山脉等高线图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分析阴山南北坡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2)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与北坡相比,简述大青山南坡高山林线高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3)分析阴山南坡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原因。
【答案】(1)北坡冬季风强劲,沙漠广布,风力侵蚀作用强;南坡降水多,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2)南坡较高,南坡是向阳坡,气温偏高;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偏多。
(3)阴山地处温带半干旱与干旱过渡地区,植被多样性受水分影响显著;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形抬升产生的降水;阴山山脉属于中等高度的山脉,在有限的海拔内水分随海拔升高而持续处于增加状态。
【分析】(1)阴山南北坡外力作用的差异主要从风力和流水作用进行分析。当地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强劲,材料信息表明,阴山为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因此阴山北侧,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风力侵蚀作用强;材料信息表明,阴山为为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因此南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图中显示,南坡等高线密集,说明南坡坡度大,因此坡面径流速度快,导致流水侵蚀作用强。
(2)大青山南北坡高山林线高度差异直接从图中获取答案,其原因应从南北坡的水热条件进行分析。从大青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南坡的山地针叶林带上界较高,即林线较高。该地位于直射点以北地区,南坡是向阳坡,南坡太阳高度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偏多,水分条件较好,因此林线较高。
(3)南坡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原因应从水热条件方面进行分析。随海拔升高,热量条件变差,因此热量条件不是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原因。材料信息表明,阴山地处温带半干旱与干旱过渡地区,气候干旱,植被多样性主要受水分影响;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形抬升产生的地形雨增多,水分条件变好,导致植被多样性增加;材料信息表明,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因此在有限的相对高度内水分随海拔升高而持续处于增加状态。
一、知识点解读
(一)非地带性的判断
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
(二)非地带性成因分析
首先,清楚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分等;其次,分析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最后,分析非地带性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二、典例分析
【例1】 (2019·湖南永州月考)高黎贡山(约25.2°N)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某大学科研工作站对云南境内高黎贡山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做了调查,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图中M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