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风琴的发展历程概述

2020-03-27张佳蓉任音

音乐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风琴音色键盘

张佳蓉 任音

一、溯源

管风琴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牧羊人吹奏的乐器双笛(Double flute),它由两支不同音调的管子组成,后来被由几根到二十几根音管按音高顺序排列的排笛(Panflute)所取代,这两种乐器都是通过吹奏振动音管中的空气柱来发声。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亚力士山大城(Alexandria)的工程师克特西比奥斯(Ctesibios)发明了一架“水压式管风琴”(Hydraulic Organ),这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出现的管风琴①。水压式管风琴由水力风箱、音管与操纵杆组成。水力风箱产生气体,并把产生的气体存放在储气箱中,一排音管按大小依次放置在储气箱的开孔上,演奏者通过操纵杆控制活塞来演奏,活塞开启后气体就能够进入管中,振动空气柱从而产生声音。水压式管风琴声音宏亮、具有威慑性,常被贵族们用于竞技活动中为角斗士助威,但水压式管风琴的气压受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大,不易控制,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对其进行改进,到后来发展出风箱式管风琴。

目前风箱式管风琴最早的记载在公元2世纪左右,此间风箱式与水压式一直并存②,直到公元4世纪左右,风箱式装置替代了水压式。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直至公元9世纪以前,关于管风琴的所有描述都是在世俗场合下使用的,操纵风箱的苦差事一般都由奴隶或战俘来做。虽然教会在古罗马时期开始兴起,但早期教会坚持对器乐的排斥,使得管风琴并未从一开始就进入教堂,而是一种流行在贵族之间的世俗乐器。

二、中世纪

公元824年,德国亚琛(Achen)大教堂中安装了一台管风琴——这是第一台置于教堂的管风琴,至此它才在教会中有了一席之地③。之后,管风琴陆续进入教堂,每个礼拜日的早晨,管风琴的声音在城中响起仿佛在告知与召集人们参加礼拜。公元950年,英国温切斯特大教堂里建造了一座当时欧洲最大的管风琴,它有400根音管,26个风箱,演奏时需要70人来鼓风,其声响彻全城④。

除了在教堂中使用的大型管风琴之外,还出现了适合在家庭会客、街头演绎等世俗场合中使用的管风琴。便携式管风琴是一种形制较小,可以夹在胳膊底下随身携带的管风琴,它的演奏方法和手风琴相似,使用右手弹奏、左手鼓风,由于用手送风是一件繁重的工作,因此这种管风琴并未普及开来。随后出现了形制更大一些的,能够放在桌子上的固定式管风琴,它通常只有一排琴键,一组或几组音管以及为了保持不同音域中音量平衡的两个送风踏板,一般由助手在旁边按压,固定式管风琴可以满足一些小型教堂或贵族的需要。综上所述,自中世纪以来,管风琴演变出了教堂管风琴、便携式管风琴、固定式管风琴三种形式,多为一排键盘和一组或多组八英尺音管构成。到11世纪早期为止,管风琴都没有太大的发展,只停留在乐器结构的改进方面。

12世纪,管风琴正式进入教堂为无伴奏的复调诗歌起音或弹奏各声部,它的普遍使用对欧洲音乐,特别是对复调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不同的旋律线条能在同一件乐器上同时呈现出来,而且进行的方式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它成为了西方基督教礼拜仪式中的重要乐器,也成为了教堂建筑的一部分。在形制上,受这一时期哥特艺术的影响,流行建造规模较大的管风琴来与哥特式教堂的空间感相匹配。在音色上,这种管风琴装置了能够控制多个音管发声的混合音栓,并增加了一排琴键,但此时的管风琴仍然只能弹奏哨管的音色。13至14世纪,标准尺寸的琴键被确立,至此手键盘完全取代了之前操纵声音的滑杆⑤。

三、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带到现代文明,这一时期的进步人士从古希腊艺术中获得了巨大的启发和灵感,哲学、文学、艺术都空前繁荣,与此同时,管风琴的演奏者与制造者都期待着管风琴发出新的声音。由于机械加工水平的进步,管风琴的音管出现了开管、闭管、锥形和筒形等不同的样式,相近音色的音管被排成一列,形成管列,各管列又可以混合使用,产生了细致的音色区分,音栓逐渐增多。至于脚键盘的出现,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虽然管风琴演奏者很早就开始手脚并用了,但很长时间以来都仅仅是用脚来鼓风或者用脚长时间压住琴键发出长音。到14世纪末,德国的管风琴产生了脚键盘,1432年法国特洛伊斯大教堂出现了第一个有八个键的脚键盘⑥,1448年出现了目前最早的带有脚键盘的乐谱。15世纪时,出现了安装簧管的管风琴,一些可以模仿其他乐器的音栓如小号音栓(Trompete)、单簧管音栓(Clarinet)等也陆续被设计出来,各种音色和样式的音管日益完善,乐器的表现力比中世纪更为丰富。

这一时期的管风琴是中世纪管风琴向巴洛克时期用音栓来区分音色的管风琴的过渡,因此多种类型的琴在各个国家、地区同时存在。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管风琴成为了宗教礼拜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6世纪以来,北德与荷兰的许多基督教堂里,每到星期日就会举行管风琴独奏音乐会。至此,管风琴的所有基本要素己经具备,管风琴制造者们开始在欧洲各地制造管风琴。

四、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是管风琴制造的黄金时期,其制造工艺的进步,德国三大乐派的形成,教会音乐的繁荣以及人们对更多音色的追求,将管风琴的制造工艺推向了顶峰。巴洛克时期的管风琴在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上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大部分管风琴都具有一层脚键盘和多层手键盘,包含有主音栓、混合音栓、簧管音栓等在内的多种音栓。巴洛克时期的管风琴在音色上更加统一,演奏复调音乐时能清楚地表现出多声部的旋律线条,成为了一种既适合演奏复调音乐又适合演奏主调音乐的乐器⑦。

此时,管风琴受文化差异、音乐风格等影响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具特点,如意大利管风琴多用主音栓,音色温和,不太响亮,通常只有一层手键盘和一排只有一个八度的脚键盘。法国管风琴则开始应用大联音栓,此音栓能够联动管风琴上不同类型的音管同时使用,如將主音栓的16尺、8尺、4尺到1尺的音管联动,能够发出比平时更加辉煌响亮的声音,这使得演奏者在演奏时可以做出非常细腻的音量、音色变化。除了使用大联音栓外,法国管风琴还使用一些在其他国家很少使用的音栓,仿佛是制造者们为当时温和清浅的法国作品而量身定制的⑧。西班牙管风琴在巴洛克早期的特点是使用一个以上的混合音栓,并且应用特殊音色如牛铃、军鼓声、夜莺声等。到17世纪,西班牙管风琴开始使用大量的簧管,其声音越发的辉煌喧闹,更有制造师制造了将所有簧管的开口直接面向听众的管风琴。德国的管风琴制造以及管风琴音乐创作是这一时期的先导,这一时期德国的管风琴已经开始向四层手键盘发展,可以操纵包括32个脚音栓在内的不同音栓,音色庄严宏伟,使用手法丰富多样,几乎可以演奏当时所有的管风琴曲目。

在巴赫的时代,从音色上来看管风琴的高音和混合音列减少,一些共鸣簧片音栓逐渐消失,8尺音栓的种类有所增加;哨管开始应用木制的共鸣器来取代部分金属制、皮革制共鸣器,使得管风琴能发出较为温暖的音色。从形制上看,管风琴手脚键盘的音域有所增加,受巴洛克时期华丽的建筑风格影响,管风琴的外观也增加了许多花哨的装饰⑨。

五、浪漫主义时期

18世纪中叶之后,教会势力衰退,音乐开始走向世俗化,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发展,这一时期确立了近代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等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再加之近代钢琴、管弦乐器以及歌剧的兴起,使得管风琴逐渐退出了世俗音乐的舞台。直到19世纪中期,在法国管风琴制造师阿里斯蒂德·卡维耶-科尔(Aristide Cavaillé-Coll,1811-1899)的影响下,管风琴又迎来了复兴。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力的出现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管风琴在制造技术上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1867年,巴黎首先使用了电气式装置来带动琴键工作,之后管风琴的改进方向则侧重在完善音栓、加强音色变化以及提高乐器性能等方面。⑩同时,受19世纪交响乐的影响,人们对乐器的音响色彩有着极高的追求,管风琴的制造不论在形制还是音响效果上都趋向饱和、丰满。

科尔制造的第一架标志性管风琴名为交响管风琴,1841年竣工,坐落于巴黎附近的圣丹尼斯大教堂,交響管风琴的声音比之前温暖许多,音管和手键盘的数量都有所增加,音栓则迎合当时的审美,朝着交响化的趋势发展,能够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手键盘层数的增加使得演奏者需要更大的力量把更多的空气输送到音管中,于是科尔发明的一种叫“barker lever”的杠杆解决了这一问题  ,交响管风琴上还安装了音量踏板,使得演奏者既能够演奏出辉煌的音响也能奏出细腻如低声细语般的音色。这一时期的管风琴有的还加入了能发出大鼓、铃和钟声的军乐队音栓,定音鼓音栓,泛音长笛与泛音小号音栓等,至此,具备了基本音管、笛管、弦乐管、簧片四 大类音管的管风琴的音响效果就像一个完整的管弦乐队了。

管风琴的交响化吸引了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圣-桑、李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都试图将浪漫主义风格和交响曲融入到管风琴中,创作了大量华丽的、交响性的管风琴曲。管风琴由此又在世俗音乐中再现生机,不仅在教堂中大放异彩,还走出教堂,成为了一种音乐会乐器。

六、20世纪后

自20世纪起,管风琴进入了电力控制风箱的时代,开始采用电动鼓风机送风,此外,管风琴还利用了大量的现代电子技术,如使用电子信号取代管风琴中部分传统的机械联动装置;使用可编程的按钮式音栓替代传统的拉杆式音栓;安装预置音色的编程按钮,让演奏者能够提前设置好每组音色并储存,使他们在演奏更加现代的管风琴曲时不用忙于各种音栓的切换。新古典派的管风琴制造者们力求在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在审美和音乐上向古典传统回归,有效结合了巴洛克时期的宫廷室内乐与浪漫主义时期交响化的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管风琴音色既有巴洛克管风琴的清晰明亮,又具有浪漫管风琴的饱满和丰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教堂管风琴有新的发展,还在世俗中流行着一种剧院管风琴,顾名思义剧院管风琴是放置在电影院中的,主要为无声电影配乐,它拥有的音色都是为剧情和特效设计的。不过20世纪科技迅猛发展,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问世使得整个电影产业转向有声电影发展,剧院管风琴伴随无声电影慢慢淡出舞台。

1934年美国人劳伦斯·哈蒙德发明的哈蒙德琴(Hammond organ)被认为是第一台成功的电子管风琴,它的出现和使用让管风琴在人们心中的形像有了崭新的改变。电子管风琴是一种电子乐器,从演奏台的外观、音响效果以及演奏方式上来看它与传统的机械式管风琴别无二致,但它主要由电源、音源、键盘、周边控制器等部分组成。音源即音色资源库,是电子管风琴的核心装置,包含了一台琴在出厂时内置的所有音色,这些音色都是通过麦克风等电子设备对真实乐器进行收集、采样而来的。

从发声原理上来看,电子管风琴通过操作面板、电路集成来激活音色,并将信号通过音频线传递到外置扬声器、音响等设备来发声。从音色资源上看,尽管不同造价的电子管风琴对音色的还原度不同,但一台电子管风琴上的音色数量远远多于管风琴上的音色,并且可以通过操作面板调节参数来对音色进行细微的调整。从体积大小上看,电子管风琴的体积相对小巧灵活,键盘不再需要机械连杆直接连接,演奏台可以任意移动。从演奏上来看,演奏的形式还是和机械管风琴一样手脚并用,其键盘和踏板旁边配置的可编程音色存储电钮、膝控装置等使得演奏更为便利。

注释:

①康讴《大陆音乐辞典》台北大陆书店印行,1980,第536、867页。

② 马慧元《管风琴·看听读》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211页。

③沈晓明.《管风琴演奏艺术》上卷,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第2页

④沈旋《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第23页。

⑤斯坦利·萨迪《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⑥ 马慧元《管风琴·看听读》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223页。

⑦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

⑧马慧元《管风琴·看听读》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226页。

⑨马慧元《管风琴·看听读》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237页。

⑩沈媛《管风琴演奏艺术》下卷,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第1页。

沈媛《管风琴演奏艺术》下卷,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第2页。

斯坦利·萨迪《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张佳蓉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18级研究生

任 音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管风琴音色键盘
武汉琴台音乐厅管风琴的设计与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键盘裤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ikbc R300机械键盘
七问管风琴
背带键盘
脏得吓死人的电脑键盘
帕切贝尔的管风琴宝藏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