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尚能歌曲创作及其声乐演唱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0-03-27徐潜
应尚能(1902-1973)浙江宁波人,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国最早一批留美归国的人才,他歌曲演唱技巧卓越,受到当时声乐演唱艺术学科专家的高度评价[1]。戴嘉枋先生评价他时曾说过:“应尚能演唱时始终能够将声音与曲意表达有效融合,能够声情并茂的展现歌曲意境。”他丰富的演唱经验和理论知识促使他在歌曲创作、声乐演唱教学理论、音乐表演艺术实践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创作歌剧、独唱曲等各类歌曲200余首。他将中国语言、国情以及人文情感与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相融合,不仅有国外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还具有一定的中国民族特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宝贵的艺术财富[2]。此外,应尚能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的声乐演唱教学理论著作《以字行腔》中,将欧洲传统唱法融入到中文语言表达中,从而形成声乐训练方法被广泛应用。《我的声乐教学经验》则作为他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研究的理论总结,从发声器官结构、机能等层面探究声乐演唱的发声机理和训练方法,是中国较早关于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的科学论述著作之一。
一、应尚能的生平概述
应尚能1902年2月出生于浙江宁波,据梁实秋散文《记得当时年纪小》 中记载: “同班的应尚能是音乐天才,小时候在班里就可以载歌载舞的唱外文歌曲,唱完总会满堂喝彩,那盛况至今如在眼前。”这段回忆完美诠释了幼时的他便有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3]。少年时期,他在私塾攻读古文与诗词,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15岁的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并于1923年毕业顺利考入密什根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攻读理学学士学位[4]。1927年,25岁的他转到本校音乐学院攻读声乐专业,1929年6月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声乐专业)。在美7年的留学生涯,西方音乐文化的熏陶和青少年时期对中国文化的感染在他的头脑中交融,为他的音樂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5月,他怀着弘大的音乐抱负回到南京,并经黄自先生的推荐来到上海国立音专任职,从事声乐教学工作。而后1940年,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成立,应尚能是该院筹建人之一。20世纪40年代,应尚能到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担任声乐教授,安家苏州。苏州是对其影响较大的城市之一,是他学习和奋斗过的地方。那时,他每周要奔波于苏州与上海,在国立上海音专和沪江大学音乐系兼职授课,培养了大批音乐名家,如斯义桂、蔡绍序等[5]。新中国诞生后,他还担负着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并致力于将欧洲的美声唱法移植到中国。应尚能一生热爱音乐表演艺术,勇于求新探索,不断实践研究,在声乐演唱、歌曲创作、学术专著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为中国声乐教学体系的建立打下根基。
二、应尚能歌曲创作及代表作品解析
应尚能先生的声乐创作作品风格多样、严谨质朴,并将欧洲古典浪漫派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与我国民族语言、曲调有效融合,新型而又尽显中国风格。纵观他的创作生涯,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期:(1)创作早期(1932-1936年),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倾向于抒情自然、高雅而悠扬,典型代表作品如韦瀚章先生填词的《荷花》、《风光正好》;(2)创作中期(1937—1948年),这一时期我国处于抗战时期,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他的作品倾注着他炙热的家国情怀,激荡而炽烈。典型的作品如闻一多先生天赐的《无衣》、《请告诉我》。(3)创作后期(1949年以后),这一时期主要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所感、所想,作品题材广泛、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特点,典型作品如《歌唱和平的生活》、《夜歌》、《战地护士之歌》等等。应尚能先生的创作作品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作品包含独唱曲、重唱曲、合唱曲以及儿童歌曲等。他坚持在创作中用规范汉语演唱中国歌曲,为声乐创作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历史歌剧《荆轲》插曲作品解析
历史歌剧《荆轲》插曲(作于1939年9月18日)以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编写,由顾一樵编剧,梁秋实作词,应尚能作曲,整部歌剧共三幕包含了多种演唱形式。第一幕第一场由荆轲(Tenor)独唱及男声四部合唱组成,第二场为荆轲独唱;第二幕第一场由荆轲独唱及女声三部合唱组成,第二场由荆轲与秋纹(Soprano)二重唱构成;第三幕由荆轲独唱,荆轲与秋纹二重唱及混声四部合唱构成。歌剧以d和声小调开始,运用乐器的三连音作为伴奏,并在第一处高音时介入男高音独唱,而后伴奏中出现连续的低音加八分音符,通过激昂的旋律,充分展现出荆轲的英雄气概,具有强烈的冲击感。第43小节,歌曲进入对比部分,为后续满腔热血的豪言壮语奠定了慷慨激昂的基调,整体气势变得恢宏,情感表达不断递进,这之前的独唱形成鲜明对比。第98小节,进入尾声部分,通过曲调的波动,抒发着荆轲炽烈的家国情怀。歌剧《荆轲插曲》主要是将荆轲的男儿形象放大,将那个时期音乐家内心深处的呐喊表现出来,对祖国和平、人们安居乐业有一定的憧憬,整部歌剧是中国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代表[6]。
(二)独唱曲《吊吴淞》作品解析
应尚能先生创作的独唱作品较多,有谱例的多达29首,其中1932年根据“一·二八事变”改编而成的《吊吴淞》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吊吴淞》由韦瀚章作词,应尚能作曲。在钢琴伴奏和歌词创作方面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是艺术歌曲中的典范[7]。这部作品的歌曲结构并不复杂,属于一首通谱歌,钢琴伴奏和歌曲旋律安排十分巧妙,恰到好处的将作者想抒发的爱国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8]。这部作品的曲式编排以a和声小调进入,并配合着小二度装饰音,渲染出紧张不安的音乐氛围。随着作品推进,曲调下行到低音区,则体现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情感,似乎在预示着会有不妙的事情发生。第3-5小节演唱中融入持续的小二度颤音,预示着暴风雨将要来临,能够感受到一种局促不安的氛围。第11小节的第2拍以人声吟唱“春尽江南……”,配合钢琴的伴奏和曲首冠音(瀑布型)的旋律,仿佛通过一声哀怨的叹息将听众带入到忧伤无奈的情景里。作品尾声回到a和声小调,伴奏音型为A段变奏,旋律开始变成一声声的呐喊,在整体的织体伴奏中,歌曲的紧张的情感和气氛被推至最高点。《吊吴淞》情感变化十分丰富,旋律形式多样,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充分理解曲调变化和音乐情感,将词作者的激昂、愤慨的音乐情感完整表现出来。
(三)重唱曲《追寻》作品解析
《追寻》(作于1942年3月26日)是应尚能先生重唱曲中极具代表性又区别于其它题材的作品,由许建吾作词,表达的情侣之间真挚、纯真的爱情,寄托着他对实践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这首男女二重唱的开头以A大调为起始,伴奏以柱式和弦为主,音乐结构流畅、自然,音乐风格明亮而又悠扬,音乐情感神圣而又庄严。演唱部分,首先由女高音进入,背景伴奏由柱式和弦转换为分解和弦,而后借男高音转承自然、顺畅。乐曲第29小节,弱起演唱B乐段,旋律上男声与女声会形成卡农形式,但歌词不一样。第36-44小节,女高音率先单独出现,而后接男高音,演唱情感在这一部分层层推进,渐入热烈。进入到歌曲高潮部分时,要求男女声在稳定自身演唱节奏的同时,充分配合对方的节奏,演唱時突出音乐的主线条,声部张弛有度,如果需要突出自己的声部那就尽情表达出来。这就要求男女声部要充分的揣摩全曲,做到旋律了然于心。歌曲的收尾阶段充斥着戏剧性,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注重音色与音调的平衡,男高音声部应控制好音量,与女高音声部做好配合,与之前的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感,充分诠释人物个人情感。
(四)合唱曲《我愿》作品解析
应尚能的合唱歌曲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是《我愿》。这部作品中伴奏织体丰富,在声部安排方面比较灵活。合唱曲《我愿》是一首混声四部合唱曲,由力杨作词,应尚能作曲,主要抒发的是爱家、爱国、勇于牺牲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这首合唱曲的唱词构思巧妙,音乐情感层层递进,文学表达也张弛有度。歌曲以F大调为开头,以六连音节奏音型开始,直接奏出歌曲主题旋律,歌曲的一开始就是大跳,整首歌曲充斥着诚挚的、炽热的、戏剧性的情感基调。歌曲的引子部分流畅、自然,自第10小节起,人声开始进入,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同时唱出主题旋律,音型会变得相对密集一点,第22小节开始,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深厚感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需要着重进行强调,使音色更加饱满。第72小节从B段开始变奏,男低音声部与主题动机有着比较相似的旋律,之后会有几个声部强调此动机,听起来十分具有代入感和吸引力。第91小节作品进入高潮部分,各个声部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在演唱情绪上也是层层推进,合唱中的最后一刻,整体的情感表达会被强烈地展现出来。
三、应尚能的声乐演唱教学
应尚能是中国早期研究欧洲传统声乐艺术与声乐演唱教学理论的歌唱家,毕生致力于一线声乐演唱教学,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家。1957年,他在北京艺师院任教时,毫无保留的将毕生声乐演唱方法与教学实践经验写成《我的声乐经验》一文,然后又撰写《以字行腔》一书,从“咽腔正字”的理论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声乐演唱教学方法。他将欧洲美声唱法的精华于中国民族唱法的优点相结合,即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又做到了“洋为中用”的时效性。其中《以字行腔》是他多年声乐教学经验和丰富演唱实践的精华凝练,是“苦心探求”而来的可喜收获,是针对我国声乐演唱教学理论比较早又非常有价值的一部理论著作。他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声乐教学问题,深入浅出的针对声乐发声和咬字问题进行详细剖析,深受读者喜爱[9]。《我的声乐教学经验》一书是应尚能先生有关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研究的理论总结,于1957年成稿,阐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发声原理以及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等等,是中国较早关于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的科学论述著作之一。两本著作涉及了声乐演唱问题的各个方面,内容比较全面且充实,对照前后几次修改相隔九年的两篇论著,可以看到在“民族化”前提下,应尚能教授把声乐演唱艺术问题的关注点聚集到“如何把西洋唱法与中国文字结合起来”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声结合的问题,立足于剖析字、声的差异,这在当时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这两篇遗著的出版对于促进声乐演唱教学理论上的百家争鸣,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一)一代名师应尚能教授的从教经历
应尚能教授为人朴实耿直,待人诚恳从不“阿谀奉承”,生活节俭。从30年代起,培养了大批声乐演唱艺术学科专业人才,现如今很多都已成为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歌唱家。例如;斯义桂、蔡绍序还有许多工作于音乐院校、高等师范大学的教育家、著名音乐表演艺术家、声乐演唱艺术专家等等,正所谓“桃李满天下”的辛勤园丁。应尚能教授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精力,不求名利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前辈,无论在哪一所学校任教,总是有不少学生转学就读于此校。1930年,应尚能教授回国后到上海国立音专任职,从事声乐教学工作。1940年,青木关国立音乐成立,应尚能教授是创办人之一(中央音乐学院前身),任声乐教授兼任教务主任。1941年,应尚能先生到国立剧院乐剧科工作,统筹声乐教学与科研工作。1943年,他同时兼任国立音乐分院和国立社教学院音乐系的声乐教授,坚持按时为学生们上课。新中国成立后,应尚能教授随同社教院居家迁往苏州。此后的时间里,他先后在上海华东师大、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等地担任音乐系主任等职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民族音乐专家。
(二)应尚能的声乐演唱教学贡献
应尚能教授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强调首先要练习咬字,因为说话和歌唱的咬字存在很大区别,咬字在歌曲演唱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如何咬字前,要明确一个观念,即歌唱时必须清晰的咬字,歌唱的咬字在音量上与说话的咬字不同。声乐作品主要以旋律和节奏为载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音乐体裁,只有将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歌声。针对这一问题,应尚能教授根据自己的演唱经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将美声唱法与中国文字结合起来,提倡学习声乐,先从学习咬字开始,明确咬字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10]。这一理论被后人广泛应用于声乐教学实践中,被后人所铭记、学习。
如何咬字呢?声音的发出主要是气流途经声带,使声带产生震动,从而形成语言子音。而在演唱过程中不同的口型会发出不一样的母音。要想歌唱时母音位置的统一,不仅需要解决口型问题,还应解决咬字问题。对此,应尚能先生在著作《以字行腔》中明确指出了传统声乐学习方法的弊端,根据中国人学习美声唱法的实际情况和结合自身的演唱实践经验,在书中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解决了中国人学习美声唱法所面临的问题,这为声乐演唱初学者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与学习状态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基础[11]。
四、应尚能的音乐表演艺术实践
应尚能先生的一生举办过100余场独唱音乐会,曲目大多以艺术歌曲为主,在声乐演唱中他不以声取胜,所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都紧抓听众,使听众的心与他同呼吸、同跳动。音乐会的演唱曲目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歌曲,要把它们唱好非常不容易,像Schubertd的《往何处》、《慕春》、《鳟鱼》;马斯涅的《悲歌》;黄自的《睡狮》、《花非花》;翟希贤的《蝶恋花》及罗忠镕的《娄山关》等歌曲,经他精心演唱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既新颖又难忘的印象。在应尚能教授从事声乐教学26周年时,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为他举办独唱音乐会,在北京可是解放后第一次独唱音乐会。应尚能先生演唱了较为拿手的意大利歌曲、德语歌曲近10首,会场频频响起掌声,音乐会的高潮部分,他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植树》、《豈曰无衣》等歌曲,受到热烈欢迎。他的歌唱就是人们常谈论的唱情,能做到这一点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善于深刻的分析,对歌词有较深的理解然后去剖析内在含义,通过具体的音乐来表达歌词所写的内容,当然在演唱时也做到了声音没有任何技术上的负担,舞台上每首歌曲都因具体的内容、鲜明的形象,促使演唱情绪立即投入。正因为应尚能教授在声乐演唱中掌握了最重要的一环,所以他的音乐表演是那样的淳朴、诚挚。他有留学经历外文良好,用原文来演唱歌曲就非常地道。中国歌曲的演唱虽然某些地方有些南方口音,但整体咬字、吐词都非常讲究,给人以亲切自然的美感。能让我们这些后辈学者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滋养。
(一)应尚能中文歌曲《点绛唇》演唱风格解析
抒情歌曲《点绛唇》,由黄自作曲,王灼作词。曲调优美、流畅、是一首富于民族气质的独唱歌曲,作曲家用最简练的手法使得全曲结构紧密,意味深远而中肯,这是黄自先生创作风格的一个特色[13]。这首歌曲描绘的是万象更新的春天里,词作者登高远眺,面对大自然的美好馈赠悠然而生的喜悦感与满足感。应尚能先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将这种情感充分演绎,声音明亮悦耳,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与作品呈现出的美好意境相得益彰。全曲分成两段,第一段从第4小节引申出演唱情绪比较激动的第二句,紧接着由开始的动机演化而来两次下行的短句,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感叹。第二段一开始曲调虽与第一段相同,但作曲家巧妙地运用升高三度的4小节过门,并在第16小节处的那段“强欲登高赋”,犹如一声长啸,将满腔热忱在音乐表演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结束部分,通过声音的变化与伴奏的充分结合,描绘着美好的祖国山河、浩渺的暮春景色、寄托了创作者无限爱慕之情,演唱者完美展现了作品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应尚能外文歌曲《慕春》演唱风格解析
艺术歌曲《慕春》1820年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乌兰作词),曲调明朗、优美、动听,抒发着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词作家是德国著名诗人乌兰,歌词创作词句工整、辞藻华丽、内涵丰富、富有青春气息又略带憂伤之情。全曲结构由四句体乐段(又名起承转合乐段)重复而成,简单而紧凑,音乐线条流畅,节奏音型错落有致,是19世纪维也纳“自由”艺术家时期代表作品之一。《慕春》是一首德语歌曲,辅音较多,演唱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导致作品不能表达出原本的音乐风格及艺术情感,但应尚能先生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每一个发音都比较标准,没有漏掉任何一个辅音,最大程度尊重原谱,旋律没有任何更改,节奏完全按照谱例,对作品中任何一个音符都能准确把握,声乐演唱中气息平稳、音色饱满、声音通畅、情感表现收放自如、演唱风格朴实而有激情,完美展现男中音歌唱家深厚的声乐演唱功底和经得起推敲的音乐表演技能,与歌曲所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遥相呼应。作为老一辈声乐表演艺术家,在声乐演唱方面的杰出贡献和较强的艺术底蕴,是后辈每一代歌唱家、教育家、艺术家的标杆和楷模。
结语
应尚能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位全能型音乐大师,他集教学、演唱、科研和创作于一身,成果颇丰。教学方面,将明确“咬字”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中西方唱法有效融合,培育出许多杰出的声乐表演艺术家,为建立中国特色声乐演唱艺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研方面,根据教学和社会实际需要谱写大量优秀音乐作品,通过演唱实践与声乐教学编撰出版理论著作,为中国近现代理论音乐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与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利娟. 热情严肃好学不倦—听应尚能的演唱[J].人民音乐,1963 (001): 21-21.
[2]吉鹏飞. 声乐教学中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D].中国音乐学院,2019.
[3]廖辅叔. 读《留美三乐人》书后[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2): 69-70.
[4]俞玉滋. 声乐艺术家应尚能及其贡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 (2):67-71.
[5]谢俊武. 斯义桂的生平及演唱[D]. 上海音乐学院,2006.
[6]崔腾. 应尚能的歌曲创作及其声乐演唱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6.
[7]张林. 应尚能先生创作的基本倾向[J]. 人民音乐,1986 (001): 35-36.
[8]李艳明. 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分析[D].北方民族大学,2017.
[9]刘秀文. 从声乐表演艺术视角看民族声乐演唱学科的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6.
[10]任秀蕾. 应尚能的声乐教学及声乐理论研究[J]. 中国音乐,2008 (4): 158-162.
[11]吴波.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曲目选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2]定仙, 詠葵. 黄自抒情歌曲《点绛唇》简介[J]. 人民音乐, 1956 (009): 26-26.
徐潜 博士、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