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绿盲蝽主题文献研究分析
2020-03-27刘朝红赵龙龙胡增丽韩凤张未仲
刘朝红 赵龙龙 胡增丽 韩凤 张未仲
摘要: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系统分析自1976年开始,截至 2019 年10月底的国内绿盲蝽研究主题大数据,结果显示:国内绿盲蝽研究中文论文发表于202 种期刊上,共 846篇。主题论文数量总体保持逐年递增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棉花》和《昆虫学报》。在全部作者中,发表绿盲蝽论文数量最多的是王丽丽,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陆宴辉的一篇名为“绿盲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的文章。截至目前,绿盲蝽研究论文热点领域排名前2的依次为防治研究、生物与生态研究。
关键词:绿盲蝽:文量分析;主题文献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215002
收稿日期:2019-12-22
基金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白僵菌侵染梨树刺吸式害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CX2020YQ08);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特色农业技术攻关项目“山西省枣产区绿盲蝽抗药性监测及简化防治技术研究”(项目编号:YGG17028);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玉露香梨树病虫害发生检测及化学农药减量化防治技术研究”(项目编号:YCX2018302)
作者简介:刘朝红(1973-),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通讯作者张未仲。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是我国棉花、枣树、葡萄树、茶树等多种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害虫[1,2]。绿盲蝽是一类杂食性的刺吸式害虫,寄主植物范围广,迁飞扩散能力强[3,4]。据文献记载,绿盲蝽寄主植物有200多种[5],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高毒化学农药禁用,近年来绿盲蝽开始向枣树、葡萄、樱桃等果树蔓延[6],对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果树幼叶被绿盲蝽危害后会出现许多针刺状红褐色小点,后形成不规则的孔洞或焦枯,幼果被害后果面出现坏死斑点,果肉组织坏死[7],严重影响果农经济效益。
绿盲蝽主题研究的大数据还未见报道,本文仔细分析绿盲蝽相关数据,以期对绿盲蝽研究历史及过程做系统分析,为现阶段及后续的绿盲蝽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是基于中国知网1976—2019年10月底收录的文献,以“绿盲蝽”为主题,进行年度文献检索、统计分析,探究绿盲蝽研究历程,并对文献所涉及的文献年度、发表期刊、作者及被引、文献种类等信息进行整理并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截止 2019年10月,在CNKI 中,共检出绿盲蝽研究主题相关的846篇共202种期刊中文文献,通过对其进行文献年度、发文期刊、作者及被引、热点领域及高频关键词等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2.1 文献年度分析
绿盲蝽逐年发表的文献数量见图1,可见最早收录的绿盲蝽研究文献为江苏省如东县农林局病虫测报站于1976 年发表在《农业科技通讯》上的“棉花绿盲蝽象的发生和防治”一文。
具体分析这批文献,发现1979—2003年,每年的文献量为1位数;2004—2019年,文献量一直保持在2位数,保持着持续增加的趋势。进入 21 世纪之前,绿盲蝽文献年产出量为不足4篇;2009—2018年10a间,年产出量高涨到57.1 篇,可见近年来对绿盲蝽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2.2 原文期刊分析
846 篇绿盲蝽主题文献共出自于202个出版物(source)。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昆虫学报》和《中国棉花》(表1),各发文31篇,占绿盲蝽主题文献量的3.66%;其次是《果农之友》和《应用昆虫学报》,各发文量29 篇,占绿盲蝽主题文献量的3.43%。
2.3 作者及被引分析
统计数据库中846 篇绿盲蝽主题文献,发表论文数量前6位的第一作者(不包括通讯作者)见表2。发表绿盲蝽研究论文最多的第一作者是王丽丽,达到11篇。文献引用表征了论文的质量和参考借鉴价值,绿盲蝽主题文献被引频次总计4777 次,篇平均被引用次数5.65。其中陆宴辉和陈展册的绿盲蝽论文被引率占总引用量的1.70%和1.53%(表3),属于显著高被引学者。从图2可见,进入21 世纪,世界绿盲蝽主题文献引用数量剧增,2010年被引数量达到最高潮,为664次。
绿盲蝽最高被引频次论文是一篇名为“绿盲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的文章,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陆宴辉等[8],于2007年发表在昆蟲学报上,被引频次已达81次。
2.4 文献种类分析
通过分析绿盲蝽主题文献,可以准确把握科研重点。846 篇绿盲蝽主题中文文献共涉及27个研究领域或方向,由图3可见,现今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是第一研究领域,共有433篇主题文献,占总量的51.18%。其次是工程技术,文献占比29.72%。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绿盲蝽”为主题,对中国知网1976—2019年10月底收录的202种期刊中的846篇相关中文文献进行年度文献检索、统计分析,探究了绿盲蝽研究历程。
通过期刊分析可知,绿盲蝽研究始于江苏省如东县的棉田中,近年来在北方果树为主的期刊上文献数量增多,说明绿盲蝽是全国性的害虫,食性杂,为害范围广。从不同期刊发文量分析,《中国棉花》和《昆虫学报》发文各31篇,占总文献量的3.66%,说明绿盲蝽从棉田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以后,目前仍是棉田害虫研究的重点。《果农之友》和《应用昆虫学报》,各发文量29 篇,占绿盲蝽主题文献量的3.43%,说明绿盲蝽在果树上为害也日益严重。
发表绿盲蝽论文数量较多的是王丽丽和雒珺瑜,研究领域分别为果树和棉花,与期刊分析相结合,表明果树和棉花仍是目前绿盲蝽研究的重要领域。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陆宴辉一篇名为“绿盲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的文章,说明基础研究对于不同研究方向均有较大的影响。
文献种类及被引次数分析可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相关文献比重较大,占总文献量的51.18%,说明目前绿盲蝽的研究偏于应用。
主题文献计量是当今重要研究热点之一[9]。以绿盲蝽为视点,基于绿盲蝽研究主题的大数据分析,探讨其研究趋势与热点,评述不同研究方向的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领域,为精准立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Lu Yanhui, Qiu Feng, Feng Hongqiang, et al.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easonal abundance of pestiferous plant bugs (Hemiptera:Miridae) on Bt cotton in China [J].Crop Protection, 2008(27):465-472.
[2] Lu Y , Wu K , Jiang Y , et al. Mirid Bug Outbreaks in Multiple Crops Correlated with Wide-Scale Adoption of Bt Cotton in China[J]. Science, 2010, 328(5982):1151-1154.
[3] Lu Y, Jiao Z, Wu K. Early Season Host Plants of Apolygus lucorum (Heteroptera: Miridae) in Northern China[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12, 105(5):1603.
[4] Lu Y H , Qiu F , Feng H Q , et al.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easonal abundance of pestiferous plant bugs (Hemiptera: Miridae) on Bt Cotton in China[J]. Crop Protection,2008, 27(3-5):465-472.
[5] Lu Y , Wu K , Wyckhuys K A G , et al. Overwintering hosts of Apolygus lucorum (Hemiptera: Miridae) in northern China[J]. Crop Protection, 2010, 29(9):1026-1033.
[6] PAN Hongsheng, LIU Bing, LU Yanhui, et al.Seasonal alterations in host range and fidelity in the polyphagous mirid bug, Apolygus lucorum (Heteroptera:Miridae) [J/OL].PLoS ONE, 2015(10):e117153.
[7] 陸宴辉,吴孔明. 棉花盲椿象及其防治[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8] 陆宴辉,仝亚娟,吴孔明.绿盲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昆虫学报,2007(08):863-867.
[9] 杨俏俏,黄林芳.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药用植物基因组学国际研究态势分析[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8,48(4):498-508.
(责任编辑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