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歌舞的狂欢盛宴

2020-03-27邵凤丽

百科知识 2020年5期
关键词:木卡姆哈密吐鲁番

邵凤丽

在中国美丽的西北边疆、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生活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尔族。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尤以木卡姆表演引人入胜。木卡姆是阿拉伯语,原意是聚会的意思,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的主要意思是古典音乐。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载歌载舞、纵情尽兴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包括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等。古往今来,从喧嚣的都市到静谧的乡村,从奢华的宫廷到朴野的乡间,哪里有维吾尔族人,哪里就有热情奔放的木卡姆;哪里有木卡姆,哪里就有音乐歌舞的狂欢盛宴。

在历史的长河中,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走向,木卡姆艺术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不同流派。

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正式进入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与一位伟大的维吾尔族女性阿曼尼沙密不可分。16世纪初,南疆叶尔羌湖畔崛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叶尔羌汗国。叶尔羌国王拉西德汗迎娶了聪明伶俐、善奏乐器的阿曼尼沙。阿曼尼沙出生在民间木卡姆艺人之家,不但谙熟木卡姆演奏技巧,还善于吟诗作文。传说阿曼尼沙擅长弹奏弹拨尔,有一次,她自己演唱木卡姆,让打猎路过的拉西德汗一听倾心,阿曼尼沙独特的艺术天赋深深地吸引了拉西德汗。她进宫后,喜欢演奏音乐、欣赏艺术,慢慢地,拉西德汗也变得酷爱这种音乐,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召集乐师、歌手和诗人,让他们都到宫里来一起演奏,并且开始系统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木卡姆乐章。阿曼尼沙还亲自进行创作,她创作的依西来提·客格孜木卡姆后来成为广泛流传于世的十二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曼尼莎也被后人尊称为“木卡姆之母”。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音乐的脊梁,是打开维吾尔族文化的金钥匙。十二木卡姆继承和发扬了古代西域音乐中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伊州乐》《于田乐》等音乐传统,在汉唐时期就形成了完备的艺术形式。提到十二木卡姆的诞生,还必须提到叶尔羌汗国王宫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卡迪尔汗,他是阿曼尼沙的助手,是当时中亚一带非常著名的音乐家,也是高级宫廷乐师。他不但精通音乐,在维吾尔族及中亚、西亚的历史、哲学、诗歌方面也有很高造诣,在他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十二木卡姆才能顺利诞生。

十二木卡姆由12支套曲组成,每支套曲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乃格曼,翻译成汉语即“大曲”的意思,是每套木卡姆开始的序唱;第二部分是达斯坦,即叙事诗,内容多是维吾尔族历史故事和民间叙事长诗;第三部分是麦西来甫,即“聚会、场所”的意思,原本是萨满巫师祭祀时跳的舞蹈,现在专指集体娱乐聚会。每一个部分又由4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主要有萨塔尔、弹拨尔、热瓦甫、达普、都塔尔等。十二木卡姆篇幅巨大,完整演唱一次需要20多个小时,堪称一场超级豪华的视听盛宴。

关于达斯坦,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中世纪时,某国国王阿巴斯和丞相艾山一起外出狩猎,遇见一只怀孕的黄羊,两人出于怜悯,不忍心射杀这只黄羊。后来,两人触景生情,为双方妻子腹中的孩子指腹为婚。过后不久,艾山不幸去世,他的儿子艾里甫与公主塞乃姆一起长大,感情十分深厚。然而新宰相为篡权,唆使自己的儿子、宫廷卫队长阿不都拉夏特横刀夺爱,还诬陷艾里甫。阿巴斯国王轻信谗言,把艾里甫全家放逐到异地他乡。塞乃姆伤心欲绝,病入膏肓。艾里甫受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正义的人们的帮助下,趁机混入皇宫,杀死了阿不都拉夏特,并揭穿了他们父子的阴谋。看到艾里甫,国王才如梦初醒,他万分悔恨,为了弥补过失,赐予艾里甫官职,还同意他和塞乃姆的婚事。这段曲折的爱情故事,让人们想起了一句维吾尔族谚语—“只有穿过戈壁,才能到达绿洲”,人生也只有经过苦难磨砺,才能获得真爱。流行歌手刀郎就是根据这个爱情故事,创作了歌曲《艾里甫与塞乃姆》,歌中唱着:“从小和你青梅竹马相约在天山下,我们本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啊。塞乃姆,你是花丛中最美的石榴花,艾里甫我却是博格达上孤独的阿卡哥哥。”

高亢激越的刀郎木卡姆

塔里木盆地叶尔羌河畔生活着一群衣着朴素,手拿卡龙琴、艾捷克、热瓦甫、手鼓等乐器的维吾尔族人,他们用粗犷、豪爽、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着最具原生态特色的地方歌舞—刀郎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是一种纯粹依靠本色嗓音,不使用任何技巧歌唱的木卡姆,这种歌唱方式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称叫“吼喊”。在原始和野性的高亢旋律中,刀郎人从日出唱到日落,从远古唱到现在。

“木卡姆是刀郎人的皇冠,没有木卡姆就等于没有生命。”历史上,刀郎人长期受到叶尔羌河水的围困,一困就是半年;当他们努力走出绿洲,迎接他们的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烈日、饥渴、死亡紧紧地逼迫着刀郎人。河的一岸是绿色的生命,另一岸是黄色的死亡;一只脚迈出甘泉园林,一只脚就踏进滔天沙漠。刀郎人就是这样在希望与死亡的不断挣扎中,世世代代顺着河流尽情歌唱。他们不断地歌唱,是为了涤清心中的苦闷;不停地欢跳,是为了驱散满身的疲惫,因此,他们的歌声中总是充斥着强烈的悲剧情感。

刀郎木卡姆所有套曲都是由苍老的男声呼唤开始。大家一起跪在沙地上,所用的乐器都保持沉默,一点声响都没有。这时,一个沙哑的声音开始起调,那是一场“单人秀”。只见演唱者闭上眼睛,仰头向天,声音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径直向云端爬升、再爬升……连续12个呼唤后,才放声唱出:“情人啊,你是来把我瞧瞧,还是来把我烧烤?莫不是要让熄灭的情火,又在我心田里熊熊燃烧……”演唱者声嘶力竭,声调苍凉悠长,让人有一种遭受突如其来的撞击的感觉,怦然心动,而后潸然泪下。

五彩斑斓的哈密木卡姆

“哪里来的骆驼客?吐鲁番来的骆驼客。骆驼跟前驮的啥?花椒胡椒姜皮子。花椒胡椒啥价钱?二两二钱二分半。有钱的老爷炕上坐,没钱的老爷地上坐。”如果你没有亲耳听到这首《哪里来的骆驼客》,或者不了解哈密木卡姆,会认为他们唱的就是汉语。实际上,哈密木卡姆的唱词中不但掺杂着汉语,还有回鹘语、突厥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这是因为哈密古称“伊州”,以盛产哈密瓜闻名,是丝绸之路进入西域的东大门,东连河西走廊,北接蒙古高原,南通塔里木盆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哈密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是名副其实的歌舞之乡。哈密木卡姆是一种历史悠久、篇幅宏大、结构完整的大型维吾尔族音乐套曲,共有12套大型套曲,258首曲目,数千行歌词。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哈密木卡姆的表演受到了汉、蒙等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哈密木卡姆的服饰高贵华丽,伴奏的乐器也极具特色。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哈密艾捷克,它是哈密地区维吾尔族人的骄傲,在当地俗称“胡胡子”。这是一种弓弦乐器,共有9根弦,而其他地方的艾捷克通常只有两根弦;哈密艾捷克在两根主弦外还增加了7根共鸣弦,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清脆中还带有一丝哀伤,很容易把人的思绪带回到久远的过去。

哈密木卡姆的乐曲是由民间地方性民歌连接起来的,形式丰富,时而高昂粗犷,时而低沉悲凉,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如今在哈密,不管是在维吾尔族婚礼、大型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哈密木卡姆。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新娘家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演唱《出嫁歌》或者叫《送嫁歌》。人们欢快地打着手鼓,拉着艾捷克,欢歌热舞,通宵达旦。第二天举行婚礼时,还要再次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这次要由艺人专门演唱木卡姆《艾嗨约兰》中的9首曲子,以表达对婚姻的美好期望与祝福。

维吾尔族人非常重视传统节日,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等重要日子,人们都盛装打扮,精心制作各种美味食物,一起聚在庭院、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欢歌笑语,一片热闹的景象。

率真豁达的吐鲁番木卡姆

位于海平面以下150多米的吐鲁番盆地,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大火炉”,著名的火焰山就在这里。吐鲁番木卡姆如同这里火热的气候一样,乐曲激昂热烈,唱词质朴明快,动作夸张变形,充分表现了维吾尔族人率真豁达的天性。

现在已搜集整理的吐鲁番木卡姆包括《拉克木卡姆》《且比雅特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纳瓦木卡姆》《萨巴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马雅特木卡姆》《多郎木卡姆》11部。吐鲁番木卡姆没有固定的演唱顺序,通常由演唱者根据演唱场合而定,人们通常把《拉克木卡姆》放在最前面演唱,完整演奏一次需要10个小时左右。

吐鲁番木卡姆多为诵唱爱情,也涉及大量的生活、劳动场景。在表现形式上,吐鲁番木卡姆有3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无鼓不歌,无歌不舞,鼓变乐变,乐变舞变,鼓、歌、乐完美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二是每部吐鲁番木卡姆都有基本调式和旋律,有相对固定的节拍、节奏、变化模式,篇幅一般都比较长;三是每个套曲都有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即歌乐形式和鼓吹形式。所谓歌乐形式,演出时主要使用萨塔尔、弹拨尔、都塔尔演奏,并用大、小手鼓伴奏,边奏边唱;鼓吹形式是由一支苏乃依(即唢呐)领奏,再用3对大小不等的纳格拉(即铁鼓)和一个冬巴克击节伴奏,一定要有一两个技艺高超的纳额热乐手控制整个演出节奏,击出各种复杂的加花鼓点,使乐曲更具感染力。

在吐鲁番,到处都能听到清脆嘹亮的弹拨尔和高亢激昂的演唱。木卡姆就像沙漠里的绿洲,给吐鲁番带来别样的生机。

音乐的精灵—木卡姆其

在新疆的沙漠戈壁和绿洲之间,游走着一群以传唱木卡姆为生的民间艺人,被维吾尔族人尊称为木卡姆其,意思是精于弹唱木卡姆的琴师。一位木卡姆其说:“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紐带为弦,它能慰籍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在维吾尔族人看来,木卡姆其就是音乐的精灵,他们在戈壁、绿洲间行走,走到哪里,就把音乐和歌声带到哪里。残阳西坠,茫茫戈壁大漠,木卡姆其苍凉悠远的歌声久久回荡,为人们驱走痛苦,抚平忧伤,播撒欢乐。

在新疆,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维吾尔族人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能走路就能跳舞。每个维吾尔族人都能唱能跳,木卡姆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哭也是歌,笑也是歌,生也是歌,死也是歌。千百年来,木卡姆的每一段乐章、每一个音符早已深深地埋入维吾尔族人的心间。木卡姆就像一部用音乐、舞蹈组成的恢弘的民族史诗,记录着维吾尔族人饱经沧桑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生活。

猜你喜欢

木卡姆哈密吐鲁番
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哈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相逢吐鲁番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
吐鲁番地名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