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水库坝后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2020-03-27马军
马军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0)
1 引言
拟建水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山区,距某城市约97km。该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具有生态、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任务的水利工程,是河流山区河段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属大(2)型Ⅱ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大坝(坝型为面板堆石坝)、泄水建筑物(表孔泄洪洞、中孔泄洪洞、1#、2#深孔放水冲沙洞)、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1]。依据前期勘察结果,拟选坝址坝后下游(距坝轴线直线距离约770m)右岸岸坡中部分布一座古滑坡。
2 坝址工程地质概况
拟选坝址位于中山峡谷区,河谷呈“V”形,两岸坡自然边坡55°~65°,地形较陡,大部分基岩裸露,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的二云母石英片岩,片理产状40°~60°NW∠25~40°,微波状起伏,呈片理面结合牢固的薄层状结构。坝址区无区域性断裂分布,主要发育300°~350°NE∠65°~85°产状的次级断层和长大裂隙。
区内干旱少雨,夏季雨量集中。据实测资料统计,年最大降水量215.8mm(2010 年),年最小降水量19.2mm(1963 年),多年平均降水量68.5mm,历年最大日降水量32.5mm(1993 年5月31日)。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109.1mm(φ20cm 型蒸发器)。
3 滑坡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3.1 滑坡基本特征
3.1.1 滑坡形态
该岸坡坡高约1000m,滑坡体位于岸坡中部,前缘剪出口高程2090~2120m,自然坡度40°~60°,地形较陡,局部可见大块石凌乱堆积;后缘形成较为明显的后缘壁及后缘平台(高程2364~2430m),自然坡度15°~30°,地形较缓,地表覆盖坡风积含碎石粉土层,生长较多植被。滑坡体长约380~480m(垂直河向),前缘宽约380m、中部宽约420m、后缘宽约400m,地表面积约2.2×105m2,滑体最大厚度约108m,平均厚度约40.5m,采用平行断面法估算滑坡体积约8.9×106m3,为大型滑坡。此外,滑体表部还发育有一些小冲沟,是汇集地表面流、排泄大气降水的主要场地和通道。
3.1.2 滑坡构造特征
该滑坡体在平面展布上整体呈不规则的矩形,边界主要受构造控制。滑坡后缘陡坎明显,但不具有典型的圈椅状滑坡后缘壁,而是形成近直线形,受顺河向断层F28 控制,断层产状40°NW∠80°,断层带宽度0.2~0.3m,带内主要为构造角砾岩、糜棱岩等,碎裂结构,充填密实,延伸长大于0.5km。据钻孔揭露,后缘有较大拉裂缝,钻进过程中掉钻严重,孔口有风吹出,孔内摄像显示有较大黑洞区域。
3.1.3 滑坡结构特征
滑体特征包括:(1)松动岩体及大块石:厚度25.0~44.4m,岩性为二云母石英片岩,岩体多松动,发育垂直滑坡轴线的陡倾角拉裂缝(充填块石及碎块石土),将岩体分割成大块状,呈散体状;(2)完整、连续岩体:厚度10.0~57.0m,岩性为二云母石英片岩,裂隙发育较少,岩体连续、完整;(3)含石碎、块石(黏土质砾):厚度2.3~41.7m,母岩为二云母石英片岩,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大小石块与细粒土混杂,结构紧密。
滑面(带)特征:滑坡主滑方向约为320°,滑面基本为直线形,倾角21°~22°(平洞内测量),长约450m,厚度一般0.5~0.8m,局部较厚,约3.7~6.5m,中间夹黏土质砾透镜体。滑带岩性为含砾低液限黏土,深灰~灰绿色,结构密实,弱胶结。
3.2 滑坡成因机制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勘探成果,滑坡体分布在高阶地平台及后缘,且表部被粉土覆盖,地表植被发育,可以推测该古滑坡形成于全新世以前,河床位于2090~2120m 高程时,由于该段河谷为冲刷岸(凹岸),受河水长期冲刷掏蚀作用,该段顺层边坡被切脚临空,破坏了斜坡的平衡条件,顺层软弱结构面形成底滑面。
4 滑坡稳定性分析
4.1 滑坡稳定性宏观分析
据现场勘察及相关资料,目前未见古滑坡复活的变形破坏迹象。滑坡后缘存在的断壁及滑坡形态表明滑坡有较长距离的滑动,能量已充分释放。因此,古滑坡目前稳定性较好。上述分析表明古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安全裕度有限,在较大地震作用下,古滑坡的稳定性有降低的可能性。
4.2 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本文选取滑坡某纵剖面作为典型计算剖面,分别按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和天然+地震工况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暴雨条件下考虑1/2 滑体饱水,排水效果系数为0.5,水平地震系数选用0.210。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坡形、滑面倾角、岩土特性及地下水等,滑坡滑动带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的合理与否,是评价稳定性的关键所在。为了充分估计滑坡发生的风险,综合试验、规范[2]和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取值方法等确定稳定性计算参数(见表1)。
表1 滑坡稳定性计算参数取值表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见表2),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天然、暴雨、天然+地震3 种工况下计算剖面的安全系数为1.30、1.07、0.79;采用基于塑性力学上限定理的EMU 方法,安全系数分别为1.28、1.06、0.79。2 种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由此可知:(1)古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2)暴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有所降低,处于临界状态,可基本保持稳定;(3)地震对古滑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Ⅷ度地震工况下,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表2 滑坡稳定性系数表
5 结语
该古滑坡成因机制为结构面控制的推移式基岩古滑坡。从地质角度宏观分析认为古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且没有变形破坏迹象,但安全裕度有限,在较大地震作用下,古滑坡的稳定性有降低的可能性。在库坝施工和水库运营中,应在滑坡体上设置滑坡监测系统,对滑坡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和预报,保障施工和运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