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020-03-26王永飞柏文杰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注意事项

王永飞 柏文杰

摘    要:在建筑行业发展中,预制装配建筑结构作为建筑行业的新概念,通过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可持续技术的运用,可以及时改善以往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建筑污染、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预支装配式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大型预制构件吊装、支撑等难度大的问题,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增加施工现场的整体难度,导致施工隐患频发。因此,在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应该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完善,设计模块化的项目设计方案,实现预支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化制造以及模块化制造,使房屋建筑实现低能耗、高质量的施工目的,满足建筑施工行业的运行及发展需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注意事项;施工技术应用

1  引言

我们发现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具有许多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应用价值。合理利用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多个积极作用,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新需求,其已经逐渐成为了建筑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预制装配技术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在我国已有了一段时间,并且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所以要推动预制装配式技术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开发和改进预制装配技术,为建筑业发展注入更为活跃的技术因素。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使用预制的材料,在建筑工地上完成装配的建筑。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相比能源消耗少,具有极强的环保型。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性较强,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施工成本,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推进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截至目前,我国各地区陆续发布了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标准。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诸多优势,如开间较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灵活使用组合墙,创造适合自己的空间环境。其次,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独特性,所使用的材料均为新型保温隔热、绿色环保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品质,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后,预制装配式建筑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与现场施工同步进行,缩短施工周期,还能预测并掌控工期。

3  预制构件施工技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结合房屋建筑的特点,明确预制构件施工的注意事项。首先,在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操作中,需要根据湿式系统以及干式系统的特点确定操作方案:①在湿式系统中,应该将锚筋插入在叠合现浇层中,保证墙板上部与其它结构浇筑的整体性,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②干式系统,在该种工程项目施工中,应该按照具体的吊装流程进行构件施工,避免构件安装工序不合理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其次,在房屋建筑预制构件施工中,由于构件的差异性,构件之间的连接方法相对较多,施工人员应该结合不同构件的特点,明确构件连接方法,通过机械式连接以及现浇式连接方案的总结,合理选择构件连接方案,以保证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使建筑工程施工符合基本施工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4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与优化措施

4.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为了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操作的质量,确保各项施工环节能够有效落实,首先需要严格把控辅助工具的应用。辅助工具不仅可以提高预制构件的安装效果,还具有保护作用。如常见的辅助工具转角板L形吊具的使用,可以确保转角板的安装效果,进而降低安装过程中的损坏率。其次,在平板的制作及安装过程中,可以使用“护角”进行处理,以提高吊装的有序性,减少可能发生的安装质量问题。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叠合板的安装效果,需要对吊装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吊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脱落问题,进而为后续施工夯实基础。

4.2  预制构件的吊装技术

预制构件的吊装技术属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技术,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装配系统有着直接影响,它通常分为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两种工序形式。湿式系统是楼板灌浆操作前的各项施工操作,包括放样、吊装大梁、吊装楼板等一系列操作。通过放样测量确定出预留锚筋位置,然后锚筋插入到叠合层的浇层中。楼板具体浇筑工作需实现对墙板上方及相关结构的同时浇筑,楼板下方则用铁件实现连结,以此来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干式系统主要是指墙板吊装完成之后的结构。通过对放样柱、小梁、大梁等预制构件的吊装操作,

4.3  混凝土构建的浇筑操作

在对混凝土构件浇筑工作之前,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与之相关的混凝土构件模具,确保模具质量满足工程设计标准和混凝土浇筑要求。并对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成品进行仔细查验,钢筋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对其进行涂刷隔离剂的操作,然后才能实施混凝土浇筑操作。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速度、浇筑高度,确保混凝土匀速完成对全面构件的浇筑工作。同时浇筑过程中要全面监测混凝土各构件情况,一旦发现构件出现形变现象,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进行纠正,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完成全部构件的浇筑工作后,要对构件表面进行抹平操作,对表面进行腿毛并按要求进行养护管理。

4.4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

首先,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作为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形式,在施工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叠合板的安装施工环节。具体在实际安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作业层的距离保持在300mm的位置,并且要及时地调整叠合板安装方向,对其不合理的位置及时加以调整,确保准确定位,以此来减小安装叠合板过程中的误差,将其误差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其次,为了确保吊装安装时的紧密程度,要在预制吊板的安装时采用模数化的吊装方式,能够有效地确保安装时的紧密度。再次,在预制叠合板安装时,要在其底部設置距离大约为150cm的多个临时支架,这些支架对整个安装过程起到重要的固定和稳定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临时支架要在吊装施工技术开展之后才可以拆除。最后,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如果要安装双层结构,需要与之相应地设置出双层的支架来满足施工过程的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主要是在上一层的叠合楼板结构安装施工结束时才能进行,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放置2d~5d的时间。放置好之后,要对其进行必要而全面的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情况下,也就是强度达到了70%以上,下一层支架的拆除工作才能得以进行,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得到提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目前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这种施工技术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隔热功能、空间灵活分割、建筑重量轻、施工时间短等多种技术优势;又对其预制装配内剪力墙、预制构件吊装、预制叠合板的安装、预制构件的防开裂、预制空调板等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这种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得以不断完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世海.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智能城市,2018(17):95~96.

[2] 周相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66~167.

[3] 刘瑞.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8):163+165.

[4] 刘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177~178.

[5] 杨世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8(20):97+136.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建筑注意事项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与结构设计要点
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
刍议预制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探讨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知识初探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