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与晋察冀边区医疗卫生事业
2020-03-26苏小平
苏小平
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共3000余人由聂荣臻率领驻守五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晋察冀军区成立后,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部队和驻地群众缺医少药。当时,军区基本上没有医疗卫生机构。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军区卫生部成立后即着手组建军区医院。为了组建医院,经上级同意,除由廖明亮、刘小康带领来五台山接收伤员的八路军后方医院二所的21名医疗卫生人员外,还通过边区政府从五台县爱卿医院征得部分药品、敷料等,以此作为组成军区后方医院(即军区医院)的基础。
医院初建时,被服、粮食、经费需求量较大,卫生部与供给部需经常接触。当时,这两个部同住耿镇,而离司令部较远。按理说好多事情应该征求司令员的意见,但为了工作方便,聂荣臻让两个部之间协商办理,不必再向他请示、汇报,从而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医院建成不久,白求恩率加拿大和美国医疗队从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聂荣臻请他负责医院的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白求恩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卫生部门工作的建议。军区卫生部和医院在他的倡导下建立了志愿输血队、特种医院等,较好地解决了战场抢救的诸多问题,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医疗水平明显提高,被《八路军军政杂志》 赞誉为“模范的伤兵医院”。
由于对敌作战频繁,部队人员不断增加,战场救护医疗任务十分繁重,军区后方医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各分区的医疗卫生机构纷纷成立,而当时除军委卫校分配来的几名毕业生与动员地方的几名医生参军外,整个军区的医生、护士以及医务干部等显得十分缺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在此情况下,卫生部设想通过自行培训医护人员来解决,但面临的困难较多,如师资问题等。对此,聂荣臻予以大力支持,卫生部与军区后方医院克服重重困难,首先开办了看护员与调剂员短训班。接着又于1938年4月筹建医务干部训练班,进行医生、医助的培训。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游胜华亲自授课,聂荣臻还聘请白求恩大夫担任军区的卫生顾问。
在军区成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卫生部和军区后方医院共培训医务人员170多名,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各军分区担任医生、医助。冀中軍区和各军分区也开办了不少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初级医护人员,为战地救护、医疗护理工作补充了技术力量。1938年9月,晋察冀军区召开第一次全区卫生工作(扩大)会议,聂荣臻等军区首长对卫生训练班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1939年7月军区成立卫生材料厂,在此基础上建成军区制药厂,能生产40多种药品,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为培养更多能够适应战争需要的医护干部,聂荣臻一直期望创办一所卫生学校。1938年8月7日,聂荣臻与白求恩在五台山金岗库村的谈话就表明了他的这一愿望。当时,白求恩设想把“模范医院”建成全区培训医生和护士的学校。聂荣臻听了非常赞同,但是他说:“军区部队发展很快,目前已发展到近10万人,我们的医护人员太少……我们急需创办一所卫生学校,来培养大批医护干部,才能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
1939年4月,军区卫生部向军区首长提交了在原卫生训练队的基础上组建卫生学校的报告。
聂荣臻十分高兴,很快就批准了这个报告,还把卫生部的领导叫去,共同研究创办卫校事宜,并指定江一真为校长,负责筹办。为了加强教学力量,他还特别从冀中军区调请殷希彭、刘璞、陈琪园、张文奇等医学专家教授参加卫校的组建和教学工作。经过3个多月紧张的筹备,军区卫生学校于1939年9月18日在河北省唐县牛眼沟村正式建立。这所学校发展很快,在当时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
抗战时期,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和学者如白求恩、柯棣华、巴苏华、傅莱、殷希彭、陈琪园等都曾在军区卫生学校工作过。对于这些知识分子,聂荣臻不仅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且十分关心和爱护他们。聂荣臻与白求恩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来到边区后即受到聂荣臻的热情接见。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相互交流思想,畅谈工作,有时从下午一直谈到晚上。白求恩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深切关怀,使聂荣臻十分敬佩。1938年9月的一天,敌机对军区机关驻地进行扫射,烧毁了军区后方医院。白求恩十分痛心,聂荣臻安慰他说:“不必过于痛心,我们可以由此获得经验和教训。今后,我们医疗工作的重点,应是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这番话启发了白求恩,使他认识到“医生应当找病人,而不要等病人来找医生”,从而转变工作方法,主动到战场上救治伤员。
白求恩不幸牺牲后,聂荣臻非常悲痛,为了纪念这位“大众的科学家和政治家”(聂荣臻语),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还建立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模范医院”)。1940年春,聂荣臻在为白求恩生前写的《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 一书作序时沉痛地写到:“这是他一生最后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给我们每一个革命的卫生工作者和每一个将士和伤员的最后不可再得的高贵的礼物!”
白求恩卫生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聂荣臻曾多次指示学校领导要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照顾。当时,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物质条件很差,但为了使这些同志有个好身体,聂荣臻就让学校给他们开小灶,使他们尽量吃好一点。反“扫荡”打游击时,还经常派出部队去保护他们的安全,并为方便他们转移而配备乘马等。
聂荣臻对知识分子的关怀还表现在政治上。白求恩卫生学校有几位知识分子曾留学国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这些同志都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点。一些工农出身的干部对其言行看不惯,认为他们思想有问题,工作中因此闹了一些别扭。聂荣臻知道后,把当时的校领导王进轩、俞忠良叫去,反复同他们讲:“对知识分子同志千万不能这样看。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同志不但有知识,有技术,而且还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不但战时我们需要他们,将来胜利了搞建设,我们也需要他们。”正是坚持了这种正确的态度,白求恩卫生学校的知识分子才在1940年的“反汪派”与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免受冲击。在这两次运动中,军区都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因而大家不仅避免了“左”的错误,而且提高了认识,加强了团结,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有一段时间,白求恩卫生学校在党员发展问题上存在一些偏向,工农出身的发展多,知识分子发展少。原来,学校一些领导认为这些人出身复杂,还得进一步考验。聂荣臻了解到这些后,不无感慨地说:“复杂什么呀!无非就是嫌人家出身不好。这个问题人家怎么能选择呢?至于考验,他们早就接受了考验。他们从大城市跑到我们这个穷山沟,和我们一道打鬼子,这就是很大的考验,是个很大的进步,说明他们有很高的觉悟。现在有的教员来了两三年,表现又比较好,应该考虑他们的入党问题了。不要长期把他们拒之党的大门之外。”聂荣臻这番话,使学校党委放下了思想包袱,发展了一批表现好的知识分子。这些同志入党后,更积极主动抓工作,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聂荣臻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在白求恩卫生学校,他曾多次同校领导讲,办好学校,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教员,有了好的教员,才可能出好的学生。他认为一个好的教员应该具备三点:一是要有政治觉悟,就是热心抗日战争;二是要有教学能力;三是能适应战争要求因时因地搞好教学。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校领导对知识分子采取了任人唯贤的做法。继白求恩之后,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员中有两名国际友人,一个是印度的柯棣华,一个是奥地利的傅莱,学校对他们就像对本国的专家教授一样,根据各自的特長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党内外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在委任殷希彭担任教务主任、柯棣华担任附属医院院长、陈琪园担任医院医务主任时,他们都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学校对他们十分信任,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由于采取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专家们的工作热情很高,成绩也十分突出。
在聂荣臻的关怀和支持下,晋察冀军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一是缺医少药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全面抗战期间,白求恩卫生学校培养医生、司药、护士1500余人,并涌现出如邢竹林、张哲等许多卫生战线上的英模代表和白求恩式的工作者;药品器材方面,东拼西凑,因陋就简,采集山间土药制成丸散代替西药,打制土造的器械以代替西洋仪器,用乡间木制机织造棉纱绷带,用自造扑疟灵代替奎宁等。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起来。如军区所属的二级军区和各军分区下属单位普遍建立了卫生处、休养处、卫生队等。三是培养了一批医务骨干,军区以他们为基础成立医学会,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1943年7月20日,胡雨村、康克、朱子衡等出席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作学术讲演,展出了自制药品、解剖标本图表等,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晋察冀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根据地无数将士康复重返战场(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军区共收容伤病员28.6万余人,治愈22万人,治愈率达73%),而且在日军残酷“扫荡”,使得疟疾、回归热、痢疾等疫病流行,人民群众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严重情况下,根据地克服了医务人员缺乏、技术低下、药品拮据等困难。全面抗战八年中,为了给群众治病,军区共组织医疗队(组)44个,发放药品5.6万余磅,服务、救治病人25.85万人;为开展地方卫生工作,还曾派遣优秀医务骨干开办中西医训练班、妇婴卫生训练班、村卫生员训练班等,并举办医药合作社,扶植地方卫生事业发展。这些事实,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为人民的光荣历史。聂荣臻说得好:“只有真正为着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军队,才真正关心人民的痛苦,并尽力帮助他们解除……”正因为如此,边区人民才打心眼里感激、拥护爱戴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军队,这种鱼水之情,正是我们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整个事业胜利的可靠保证!
(责编 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