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球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价值

2020-03-26胜,郑磊,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电泳骨髓瘤多发性

余 胜,郑 磊,张 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检验科,广东 广州51000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抑制正常多克隆B淋巴细胞生长,并分泌大量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导致异常球蛋白增加,正常球蛋白合成减少[1]。临床表现常常为高球蛋白血症以及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M蛋白)分泌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来评估分析M蛋白[2],从而帮助确诊MM。血清蛋白电泳具有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简洁、快速等优点,能清晰将血液中异常蛋白以图谱的形式显示出来。但血清蛋白电泳检验周期长,费用较贵,不适合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本文通过对本院确诊的233例MM、419例非MM初诊时的球蛋白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关于血清球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MM组: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223例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时球蛋白值。非MM组: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419例引起球蛋白升高的其他疾病(包括感染、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初诊时的球蛋白值。

1.2 纳入标准MM组:按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诊断。非MM组:符合引起球蛋白升高的临床非MM疾病(包括感染、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病等疾病)。排除标准:不符合引起球蛋白升高的临床疾病和健康体检人群。

1.3 方法球蛋白含量 通过检测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计算二者之差则为血清球蛋白含量。白蛋白测定采用溴甲酚绿法,总蛋白采用双缩脲法。所用仪器均为贝克曼AU5400,试剂均为贝克曼公司配套试剂。

1.5 判断标准当AUC<0.5为无诊断价值,AUC为0.5-0.7为诊断准确性较低,AUC为0.7-0.9为诊断准确性较好,AUC>0.9表示诊断准确性最高。

2 结果

2.1223例MM患者年龄分布为34-79岁,中位年龄58岁,具体见表1。非MM组:419例患者中其中男性313例,女性106例,年龄分布在32-88岁,中位年龄为53岁。

2.2 两组血清球蛋白检验结果MM组、非MM组球蛋白水平分别为(57.87±32.84)g/L、(30.75±6.62) g/L。MM组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ROC曲线分析结果AUC(曲线面积)为0.73。当以血清球蛋白43 g/L为诊断界值时,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高,敏感度为60.1%,特异度为95.7%,见表2。

表1 223例MM患者性别、年龄别分布表

表2 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3 讨论

MM发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常常累及多系统,缺乏特异性,并且MM发病率低,相关资料表明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10万。非专科医生缺乏对MM的了解,思维局限,病史询问不详细,查体不够全面,导致误诊或漏诊[4]。周靖泳、吕鸿雁等曾报道国内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率分别为56.44%、65.17%[5,6]。由于患者大多数首诊科室非血液科,入院后通过检验、影像等检查才明确诊断,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近几年来,M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国家MM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7],40岁以下者较少见[8]。本研究从我院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年龄分布和血清球蛋白水平进行综合分析,22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女比例为1.23∶1,中位年龄58,与李娟[9]等国内报道的中位年龄相同,远低于美国MM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70岁[10],考虑因生活方式差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MM患者60-69岁所占比例最高,占36.6%。女性则为50-59岁所占比例最高,占36%,表明女性多发性骨髓瘤好发病年龄比男性患者早。年龄<40岁患者占4.5%,年龄>70岁MM患者为9%,与张金巧、方洁等[10]报道的年龄<40岁所占比例2.2%相比略高,与李娟、卢力丽等[9,12]报道的年龄<40岁占9.4%、>70岁占13.6%相比偏低,考虑主要因为MM逐步年轻化,但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速度提高,可能影响MM发病年龄分布。

本研究纳入引起球蛋白升高的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血清球蛋白检验结果对比分析,MM组、非MM组球蛋白水平分别为(57.87±32.84) g/L、(30.75±6.62) g/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虽然其他疾病也可引起球蛋白升高,但MM组球蛋白升高水平明显高于非MM组。国内文献资料曾报道浆细胞疾病组(多发性骨髓瘤为主)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13]。因此球蛋白应对MM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与筛查能力。

据此以球蛋白升高的其他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血清球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3,球蛋白含量具有很好的鉴别多发性骨髓瘤与其他球蛋白升高疾病的能力。当血清球蛋白为43 g/L时,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高。如果以本实验室血清球蛋白的生物参考区间上限40 g/L作为诊断临界值,敏感度虽然有62.1%,但特异度只有92.3%,诸如感染、肝炎等疾病均可引起球蛋白高于参考区间,诊断价值不大。当以43 g/L为最佳临界值时,敏感度界值虽然较以40 g/L下降,为60.1%,但特异度提高为95.7%,此时特异度和敏感度之和最大,综合诊断价值更高。因此,笔者认为,当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球蛋白血症且血清球蛋白含量>43 g/L,临床医生需谨慎,该异常结果提示存在MM可能性大,建议加做血清蛋白电泳,从而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鉴别能力,降低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综上所述,血清球蛋白含量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的初筛价值。诊疗中对于不明原因血清球蛋白升高患者,须加以关注,加做血清蛋白电泳,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

猜你喜欢

电泳骨髓瘤多发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分析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浅谈电泳缩孔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经验
用毛细管电泳检测牦牛、犏牛和藏黄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三种遗传变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