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与节点相结合的全过程垃圾分类减量模式探究*
2020-03-26陈海滨曹方琼汪俊时欧阳秀莉谢宗汉
陈海滨,曹方琼,苗 雨,汪俊时,吕 露,朱 斌,万 能,黄 尧,欧阳秀莉,阮 滨,谢宗汉
(1.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华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0)
1 垃圾分类体系构架及结构特征
垃圾分类体系具有系统性,从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看,其基本构架可分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4 个环节,如图1 所示。根据分类人员、分类环节及分类工作属性的不同又可划分为社会化分类和专业化分类2 种模式。
图1 垃圾分类体系基本构架
社会化分类是指社会全体成员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和过程。社会化分类,需要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等组织的协调与全社会公众的参与,是垃圾分类的基础性工作;专业化分类是指在垃圾分类后续环节,由掌握专业技能的作业人员借助人力或专业设施设备对社会化分类后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选的分类行为和过程。专业化分类需要政府及主管部门领导的统筹和企业的具体施行,依赖于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行和专业分类人员的合理操作。
2 源头社会化分类
此处的“源头”特指不同生活垃圾产生源,按区域性质和产生的垃圾特性可划分为居民区、办公区、商业区、文教区、宾馆酒楼、公共清扫区、农贸市场、其他产生源等[1]。通常将源头垃圾分类称为社会化分类,社会化分类可针对不同产生源的垃圾实现垃圾源头分流,既能有效减少垃圾源头交叉污染的问题,减轻后续处理压力,又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源头的社会化分类是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全链条的首要环节,是决定后续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垃圾分类方式。
近年来,我国各地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尤其是全员参与的源头社会化分类。尽管各地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增加设施配比、提高设备适用性等多方面的有益实践,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但由于垃圾分类收集的主体复杂性、生活垃圾本身的客体复杂性以及投放者对垃圾分类认知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导致垃圾分类行为可操作性有待提升、分类正确率不高,当前源头社会化分类的实际效率与效能尚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垃圾分类是一个耗时较长、耗资较大、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现阶段仅依靠源头社会化分类难以达到垃圾分类的要求(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通过增加节点专业化分类可对源头社会化分类进行补充,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的效率、效能及资源化水平。
3 节点专业化分类
3.1 节点位置
节点分类属于专业化分类的范畴,从垃圾收运处理全过程看,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类节点选址主要位于其中3 处:收集站/点、转运站、分选中心。
3.2 分类特点
收集站/点的分散式节点分类是指在生活垃圾收集站/点,保洁员或垃圾收运作业人员通过人工分拣(及适度拆解) 的方式对垃圾进行二次分选的过程。其优点:分选位置处于前端,不易引起交叉污染;就地就近开展二次分选,可降低后续垃圾处理成本。缺点:收集站/点数量较多,分选场地较小,只能进行人工分拣,耗费较多人力资源;在前端进行垃圾二次分选后,配备相应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会增加物流成本;收集站/点难以配备完善的储存设施,对周边卫生与社区容貌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转运站的相对集中式节点分类是指利用垃圾转运站内的现有空地,通过人工或者机械分选的方式对进站垃圾进行二次分选的过程。其优点:分选位置较为集中,便于统一管理,对居民的负面影响较小;作业方式多样化,可明显提高分选效率,节约人力资源;若无征地难题,可统筹兼顾垃圾分类减量后转运站产能过剩或场地富余的问题,节约土地资源。缺点:进入转运站之前,部分垃圾可能会在收运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若转运站没有富余的场地,仅征地难一项,就使得前述所有优点都不复存在。
分选中心的集中式节点分类是指新建专用于二次分选的垃圾分选中心,组织专业人员使用机械+人工的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分选分类。其优点:生产作业集中,易于管理;规模大,分选效率高;可根据垃圾特性组合多种分类分选方式,细化可回收物分类种类,提高专业化程度;环保设施齐全,方便控制二次污染。缺点:集中征地建厂较为困难,建厂耗时较长;建设成本较高;垃圾交叉污染较严重。
3.3 分类的方式
1) 人工分拣分类:人工分选识别能力强,可直接回收利用有价值的物品、清除明显有害的垃圾,在垃圾分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机械分选分类:包括筛选、风选等多种方式,工艺及设备多为传统技术及机械设备升级改造。
3) 压榨分质分类:为了后续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压力把垃圾分为干、湿2 种类型。其中,干垃圾以工业废物为主,含水率在30%左右;湿垃圾以生物质为主,含水率在85%左右。
3.4 分类适用条件
基于环保卫生考虑,人工及机械分选分类的前提条件是:物料应该是经源头粗分类的干垃圾(包括低价值可回收物和剔除易腐垃圾的其他垃圾),不适用于混合垃圾或除去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其他垃圾。压榨分质分类技术既适用于混合垃圾,也适用于厨余垃圾或初步分类的湿垃圾(易腐垃圾)。
4 源头与节点相结合的全过程分类减量模式
源头(干垃圾) 与节点相结合的全过程分类减量模式包括以下若干种模式,如图2 所示。近年来,学者对垃圾节点分选分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垃圾分选技术及配套设施方面,对专业化分类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有限,尤其是二次分选节点位置的选择研究较少。高根树等[2]认为设备精分选技术有待发展,系统调试维护中对疑难问题的判断和解决能力尚不完善。刘毅[3]认为我国垃圾成套分选设备能够自动分选垃圾,但分选效率、程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陈海滨等[4]分析了收集环节垃圾分类的特点,提出“双轨策略”,认为收集过程中的二次分拣可使垃圾分类效率明显增高。李馨[5]将垃圾分选纳入转运环节,分析了转运环节垃圾分选工艺的特点。罗虹霖等[6]提出在对生活垃圾处置前进行分类集中处理,有利于节约成本,是实现垃圾“三化”的重要举措。在节点专业化分类中,每个分选节点都有其优缺点,但究竟在哪一个或哪几个节点进行二次分选分类效果最好必须因地制宜。
在节点专业化分类模式应用方面,深圳市针对生活垃圾含水量高的问题,采用超/次高压技术在收集转运环节进行垃圾分质分类,将原生垃圾快速分为干湿2 类。干质垃圾通过焚烧和热解方式进行处理,可有效减少二次污染和渗滤液处理成本;湿质垃圾通过厌氧发酵和惰质化处理实现高效利用,这也是解决我国垃圾分类难题的有效举措之一。目前,海口市正逐步形成以源头干湿分类为主线的全过程多节点专业化分类的模式,并建成相应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干垃圾分选体系及设施设备建设势必成为海口市推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条件。因此,海口市正着手建设集中分选中心,以对源头分类的干垃圾进行二次分选分类,实现干垃圾在分选中心的二次分类,提高分类效能及资源利用率。
笔者认为,各城市应结合自身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通过科学的方式、合适的技术和必要的资金投入,找准定位,把握方向,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城市垃圾成分特点的节点二次分选方式,构建新型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通过升级改造现有环卫设施,局部新建环卫设施,注重精细化管理和低成本运行,实现垃圾源头与节点相结合的全过程分类减量模式,为垃圾分类带来增值、减量、污染防控等多重利好。
图2 源头与节点相结合的全过程分类减量若干模式
5 结束语
坚持源头社会化分类投放不仅是实现垃圾分类、提高垃圾“三化”的有效举措和初始环节,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是提升全民环境意识与道德修养的过程。强化节点专业化分类可促成全过程多级分类减量,提高分类效率与效能。源头社会化分类和节点专业化分类相结合,既可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稳步推进,又可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推行速度,实现分类效率、效能“弯道超车”,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