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0-03-26万千
万 千
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 河南 郑州 450003
1 地质背景
银洞坡金矿是一个超大型金矿床,矿床分东段和西段分别于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完成勘探,其中东段矿区先期建成投产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露天开采黄金矿山之一。
矿区位于桐柏县北部朱庄一带,与西侧相接的破山特大型银矿、东部比邻的银洞岭中型银多金属矿构成了区内最重要的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矿带出露地层为上古生界歪头山岩组,为一套变质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图1)。矿带南部以剪切带为限出露下古生界大栗树岩组。
图1 围山城金银矿带地质图(据河南地调三队)
1.下古生界大栗树岩组;2.上古生界歪头山岩组上段;3.歪头山岩组中段;4.歪头山岩组下段;5.梁湾岩体;6.桃园岩体;7.石英闪长岩;8.构造片麻岩(强变形岩体);9.背斜轴线;10.脆性断层;11.层间挤压破碎带;12.韧性剪切带;13.矿区界线及编号:Ⅰ.破山银矿区;Ⅱ.银洞坡金矿区;Ⅲ.银洞岭—老洞坡银矿区。
2.则被海西期桃园花岗岩岩体和燕山期梁湾花岗岩岩体侵位。
2 矿区地质
2.2 构造 朱庄背斜是矿区的骨干构造,也是最重要的控矿构造,它是以顺层流变为构造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不对称背形(斜歪倾伏背形),背形向东仰起呈开阔状,向西倾伏而收敛,背形枢纽北西西向展布,倾伏角北北东向。其两翼派生的顺层剪切构造带和轴部的低压疏张带成为主要的储矿空间。
2.3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发育,从超基性岩—酸性岩均有出露。以酸性岩浆岩最发育,与成矿密切度最高。规模较大的有海西期桃园花岗岩体和燕山期梁湾花岗岩体。前者分布于矿区北部和东北部,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梁湾花岗岩体出露于矿带西北部,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构成主体。
2.4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是热液矿床的重要标志之一,矿区中与成矿关联度最高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其中在地表露头或浅部层面上金属硫化物矿化表现为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在所有是蚀变中,硅化和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化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硅化根据主要组分的产出和分布形式分可为交代型和裂隙充填型。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数种蚀变叠加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3 矿床地质
3.1 矿体特征 矿体的产出和分布受两个因素控制,一是受(炭质)绢云石英片岩这个层位(含矿层)控制,二是受朱庄背斜及其派生的顺层剪切带和和轴部的低压疏张带控制,矿体受限特征明显。其形态多呈似层状、倒“V”字形状,总体随着背斜向南东仰起而并撒开,向北西倾伏而收敛。在背形转折端矿体往往厚度变大,矿体沿走向、倾向呈波状起伏,具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等特点。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平面和剖面上均呈平行排列,具多层状重叠展现。
3.2 矿石质量 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以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其次是黄铜矿、自然金、辉银矿、自然银、硫铅银矿。氧化矿石中矿物大部分为褐铁矿、黄钾铁矾、自然铅矿、孔雀石、铜兰等。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斜长石为主。
3.3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主要为金矿石、金铅矿石、金银矿石和金银铅矿石。多呈块状、浸染状、脉状、网脉状。
4 主要找矿标志
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勘查工作历时十余年,进行了大量的勘查工作和矿床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料。综合前人资料,从区域成矿规律、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要素分析,立足直观、实用和实际生产等方面,总结矿区及外围(深部)找矿标志如下。
(1)大比例尺地球化学测量是实用、高效的找矿标志:其中1:1万土壤测量,元素组合Ag、Pb、Zn为主,以0.2×10-6圈定的Ag异常为矿致异常可靠性很高。
(2)大比例尺激电测量结果呈现低阻高激化地质体。
(3)地表露头可见的铁帽(褐铁矿化)、矿带中顺层硅化带是直接而最有效的找矿标志。
(4)黄铁矿物的自形程度不仅可以作为找矿标志,同时也是找矿方向指指示:矿物颜色深且自形度不高,S/Fe>1.43指示矿头或矿上部特征,矿物颜色浅呈自形立方体往往指示矿尾部多呈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