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灭绝:听见即是永别
2020-03-26
原创:LensWeLens
2020年刚开始,就接到了坏消息。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近日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正式宣布:长江白鲟灭绝。
论文中称,估计在2005—2010年时,这个“中国淡水鱼之王”就已经灭绝。
虽然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灭绝官宣”,但论文作者、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博士称:“评估已经完成了。公布与否,不影响其科学结论。”
这意味着,除非有奇迹,白鲟——这一中国长江特有物种,自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五千万年后,消亡了。
失去这种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大型代表性物种,是可悲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它上了热搜,引起了关注,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而此前,白鱀豚和长江鲥鱼已被宣布野外功能性灭绝。
“千斤腊子万斤象”
白鲟(学名:Psephurus gladius),又叫中华匙吻鲟,又名中国剑鱼;因为其吻部长而扁平,状如鸭嘴,也可俗称为鸭嘴鲟;也有些白鲟的吻平直如剑,因此也可被称为“象鼻鲟”。在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
白鲟分布极为狭窄,它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是仅存的两种匙吻鲟科鱼类。
而白鲟,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
由于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白鲟又被誉为“长江中的活化石”“长江鱼王”,属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白鲟腹部黑白色,头部灰色,吻长达到身体的一半,又称“象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700多公斤,主食鱼类、虾、蟹等,其寿命一般在30年左右。
白鲟与中华鲟生活水域相同,四川民间渔民中流传有“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之说,其中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鱼指的就是白鲟。
白鲟一般会在春季产卵,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由于白鲟本身种群数量不多,而幼鱼有集群和近岸游弋的习性,常在岸边浅水区栖息摄食,很容易就会被沿江渔民捕获。
长此以往,白鲟数量迅速下降,自然增殖能力也非常缓慢。
根据一项1999年的统计,在当时,白鲟资源量已不足400尾,并且自1985年以后,长江全江段都未发现过白鲟幼鱼。
1988年,白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被列为IUCN红色目录下的极度濒危物种,并被列入 IUCN(1996)CR(极危)CITES附录Ⅱ加以保护。
当时,因其濒危状况不亚于大熊猫,所以白鲟又有了“水中大熊猫”之称。
然而,大熊猫在人们的努力下,已经于2016年9月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从濒危(Endangered)降为了易危(Vulnerable)动物。
白鲟,这一古老的生物,却被永远留在了历史里。而且,是在它灭绝之后,才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危起伟与白鲟
危起伟是我国白鲟研究的权威,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鲟鱼专家组成员。
专家正在救治受伤白鲟。这是一条体长330厘米、体重117公斤的雌性白鲟。白鲟伤势严重,身上有数把滚钩,下腭部还有一条长约22cm的伤口。
1984年,他在葛洲坝附近做调研时,发现了一尾死亡的白鲟,那是他第一次真正见到长江白鲟。
在1984—1993年这十年间,他又相继救过4尾被困的白鲟,但仅一尾被成功救活。救活之后,这尾白鲟被放回了长江。
自此,又是十年,白鲟没有出现。
直到2002年12月11日,一条白鲟在南京长江下关水域被渔民意外捕获。
危起伟等专家接到消息后,赶来进行救治,但因伤势过重,这只白鲟还是在2003年1月9日早晨终告不治。
两周后,危起伟带领专家们又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救助了一条白鲟,将其装上超声波跟踪器后放回长江。但因为水流太急,跟踪船触礁后信号丢失。这条白鲟自此杳无音讯。
从那之后,人们再也没有发现过白鲟。
而且,由于技术难度过高,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
危起伟团队曾经提出过“鱼类生殖细胞移植技术”,这一技术有三种作用:一是“借腹生子”,即找到一条白鲟,然后借助于长江鲟的“肚子”,“生”出白鲟来;二是“改善相应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即把多尾白鲟的多个生殖细胞集中移植到同一达氏鲟个体或群体中,改善子代白鲟的遗传多样性;三是作为濒危物种或濒危物种基因库的保存方法。
然而,一尾白鲟也寻不到,种群恢复也就无从谈起。
长江的悲哀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渔民说:“那时,(鲟)鱼肉用板车拖到街上去卖,像卖豆腐一样,要多少切多少,也不用称。”
那时的人们大概都不会想到,仅仅几十年后,白鲟就彻底灭绝了。
如今,只剩一张邮票,纪念这个曾经美丽的身影。
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就已离别。
长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分布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鱼类有424种,其中170多种是长江特有的。
如今,很多鱼再也难觅踪迹。
比如美丽的白鳍豚,被渔民称为长江的守护神。2007年8月8日,白鳍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意味着野外可能有少量的个体存在,但是它的生态系统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了。灭绝,只是时间的问题。
即使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曾是长江里最多的经济鱼类,如今的繁殖数量也已经不足20世纪60年代的10%。
人们餐桌上的淡水产品,93.78%是靠淡水养殖的,因为天然的、野生的,已经很少了。
白鳍豚,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长江江豚,2017年,1040头。
中华鲟,2018年,20尾左右。
长江鲟,野外自然种群基本绝迹。
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世界自然基金会2016年10月公布的《2016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在1970年到2012年间,鱼类、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动物已经减少了58%,这意味着当前趋势下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可能在2020年减少三分之二。
过去一个世纪里,物种的灭绝速度,是人类出现前自然状态的百倍左右。
最先为人类的粗放式快速发展付出代价的,是沉默的动物们。
在北京大兴的南海子麋鹿苑,有一块“世界灭绝动物墓地”,176块墓碑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排放,每一块墓碑都代表一种已经灭绝或快要灭绝的鸟类和兽类。其中145块墓碑已经倒下,代表灭绝。
综合自《中国新闻周刊》、《科技日报》、短史记、中国日报网、观察者网、澎湃新闻
墓碑的倒数第二块,写着“人类”
白鳍豚的墓碑半倒半立,后面有一只手在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