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是如何防范疫病的

2020-03-26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5期
关键词:天花瘟疫疫病

见 著

疫,作为一种流行范围广、传染性强的疾病,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由于疫病的杀伤性极强,对政治、经济、社会的破坏性极大,往往让人谈之色变。但是,在数千年与各种疫病的抗争过程中,人们也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总结出了防范疫病的各种方法,包括隔离病患、使用药物等,在现代医学和疫苗出现之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那些可怕的疫灾

在我国,关于疫病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据《小屯殷虚文字乙编》记载,巫师卜问商朝大王是否染上传染病,又卜问疫病是否会蔓延流传。《诗经·小雅·节南山》也提到,公元前781年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期“天方荐瘥,丧乱弘多”。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也有解释:“疫,民皆疾也。”也就是好多人都会得的病。

据学者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发生疫灾的次数为: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通常,学术界认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疫情,一次发生在东汉末年,一次发生在明代末年。

东汉末年,中国人口数量发生了“断崖式”骤减,究其原因,战争的影响只是一方面,真正的罪魁祸首则是瘟疫。当时,那场瘟疫蔓延至大半个中国,尤其是北方基本上都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

有关史料记录,当时的疫病主要表现为:由动物(马牛羊等)作为病毒宿主流传,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发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会高热致喘,气绝而死;有些患者有血斑瘀块。在瘟疫来临的初期,面对恐怖的瘟疫,人们束手无策,只能在绝望中等候死亡。曹植的《说疫气》中就描述了这样的情景:“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关于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有记载说是5000万,也有说是2000万,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死亡人数上千万。著名的“建安七子”中有四人因瘟疫在同一年去世,那就是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对此,曹丕沉痛地回忆道:“昔年疾疫,亲故多摧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谓百年已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另一场可怕的大规模瘟疫就是明代鼠疫。明代中期以后,曾进入一个空前少雨的阶段,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波及华北数省的鼠疫首先在山西暴发。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运送棺材出城的队伍把城门都堵了,通州和昌平等郊区的疫情也大同小异——“见则死,至有灭门者”。

北京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已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当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进大明帝国的都城北京时,他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古代对疫病认识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还不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对疫病的认识也是模糊的。在很长一段时间,疫病被统称为“伤寒”,这个概念,包括了现如今的伤寒以及霍乱、痢疾、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多种病症。

对于疫情的起源,也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在先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疾疫的起因不甚了解,或认为是瘟神作怪,或认为是阴阳失和所致。大约从宋朝起,始提出病气说,认为是病气导致疾疫的发生。

两宋时期,发生了多次疫病流行,政府经常派医官到地方发放药物救济。宋代李唐的《村医图》生动描绘了医生救治病人的情况 资料图

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有性进一步明确了病气说,他认为,人之是否得疫病,是由于疠气所致。疠气是杂气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疠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区、四时、岁运有关。一旦被疫疠之气侵犯,不管男女老少都会生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疫病来源于动物,这种观点显然更加接近现代科学。比如东汉末期大瘟疫的原因,目前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伤寒、流感等多种说法,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已经消失的古代传染病。但从多数病死者的症状来看,这是一种由哺乳动物作为病毒宿主传播、以突发高热和剧烈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并出现血斑瘀块的传染病。而明末的那场大灾难,很明确就是鼠疫。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疾疫的发生是由于细菌和病毒侵入人体所致。美国生理学家戴蒙德在其获得普利策奖的历史著作《枪支、细菌、钢铁:人类社会的各种命运》一书中就谈到,人类传染病的病毒与细菌是农耕社会家畜与家禽饲养业的产物。而中国的农耕社会持续了数千年,在驯化和饲养各种动物的过程中接触到细菌和病毒,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疫病不只是自然现象,它与政治、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动行为。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杜家骥认为,以清代初年为例,流行痘疫的每年冬春二季,未出过天花的太宗、顺治二帝,均不得不前往行宫躲避,某些官员也因此而不能入署办公。而相应的军事活动,也要把天花之流行、官兵之出痘与否作为重要考虑因素。除此以外,每年少数民族首领朝见的“年班”和“围班”,也常因天花传染的因素而推迟甚至中止。天花肆虐的顺治八年(1651年)十二月,皇帝还专门颁布诏谕,规定这期间一切冤假错案交还刑部重审,严禁民众上门“告御状”。甚至在顺治感染天花驾崩之后,康熙皇帝之所以能从一众幼子之中脱颖而出,承继大统,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源于他曾经出过天花并痊愈。

天花虽然凶猛,但是中国古人已经发现了防治天花的方法,清代朱纯嘏著有《痘疹定论》一书,书中记载,早在宋真宗时期,就已经有“王速种痘”的探索。这比欧洲的牛痘接种早了1000多年。

中医药的积极探索

1796年,英国人简纳在人痘接种基础上发明了牛痘接种术,标志着历史上第一剂疫苗的发明。而在疫苗问世之前,在我国漫长的抗疫历史上,中医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巡诊制度。《周礼·地官》中有司救一职,其职责就是:“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此可被视为是中国古代巡诊制度的发轫。《后汉书·光武纪》载:光武帝时,天下疾疫,朝廷乃“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巡行疾病”。《后汉书·灵帝纪》载:“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渴者巡行致医药。”

而东汉末年的大瘟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造就了一代医圣张仲景。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是现代中医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在海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到了宋代,对疾疫的治疗较之以往各代都更为重视。每当疾疫流行,宋廷多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拨付。此外,地方上一旦发生疾疫,各地官员也多方措置,极力救治,广为施医散药。除派出医生巡诊之外,从中央到地方还广泛设有惠民药局和其他一些地方性药局,平时以平价售药为主,疾疫流行时,则无偿施药以济民疫。

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有性在吸收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中药方剂。比如,达原饮一方以治疗瘟疫,可以达到使邪气尽快从膜原溃散,以利于表里分消的目的;三消饮为达原饮再加大黄、羌活、葛根、柴胡、生姜、大枣而成,以治疗瘟疫之邪出入表里,表证、里证、半表半里之证兼见者;白虎汤辛凉解散;瓜蒂散涌吐疫邪。

有效隔离切断传染源

鉴于疾疫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中国古代从很早就开始进行各种预防和控制尝试。除傩戏驱鬼等唯心层面的迷信手段之外,也不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瘟疫病专著 资料图

对于控制疫病的蔓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隔离,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东汉以后,就有了隔离病人的记载,《汉书·平帝纪》中提到,“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对病人实行隔离措施的最早记录。

到了晋代,隔离已发展成为制度。据《南朝齐会要·民政》记载,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

唐代则是由僧人开设乞丐养病坊,以隔离收治病患者。而从宋代开始,出现了大量官办养病机构。较著名者如熙宁九年(1076年)赵汴在越州所创之病坊,其起因是:当年春天,越州“大疫,为病坊,处疾病”。

此后不久,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年)在杭州设立“安乐坊”,养病机构有了进一步发展。北宋末年以后,各地广泛设置安济坊,以专门隔离病患者,效果显著。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防治疫情的一大关键。尽管很长时间内人们都将疾疫的发生归因于瘟神作怪或阴阳失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是逐渐认识到疾疫发生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如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职期间,鉴于泉州城内水沟湮阔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燕为病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又如吴萧于乾道二年(1166年)知隆兴府,当地“旧有豫章沟,比久湮塞,民病途潦。公日:‘沟恤不通,气郁不泄,疫病所由生也。’鱼命疏浚,民得爽恺以居。”

另外,瘟疫之后,大量的人和动物死亡,尸体就成了病毒和细菌借以大量繁殖的最主要载体。因此,处理尸体成为切断疾疫流行的一个重要措施。

据《周礼》所载,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了处理无主尸体的做法。此后,凡遇大疫,官府一般都有掩埋死者尸体的做法。如南朝梁武帝时,郧城大疫,全城十余万口,“死者十七八”,朝廷遂命给死者赐棺器盛殓,以防止疾疫传染。

在尸体处理方面,仍以宋代处理得较好。在宋代,官方每于灾害过后招募僧人掩埋尸体,以度牒为奖励。如嘉定元年(1208年),江淮一带大疫,官府遂招募志愿者,凡掩埋尸体达200人者则给度牒一道作为奖励。

此外,从北宋末年开始,各地普遍设立漏泽园制度,以掩埋因贫困无以安葬的无主尸体。宋代以后,各地均效仿这一制度,普遍建立漏泽园,从而减少了由尸体繁殖传染病毒细菌的机会。

猜你喜欢

天花瘟疫疫病
天花寺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绘画中的瘟疫 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绘画中的瘟疫(上)
Bian Que
瘟疫算个啥
浅谈软膜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