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020-03-25雷斌叶成景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

雷斌 叶成景

摘 要:在目前的智能制造中,合理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从而实现智能制造可以让人力资源得以有效节约,与此同时与之有关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以保障。本文对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前言:

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但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机电一体化方面还存有一定的差距。想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得到科学有效的运用,不仅要在技术手段上进行不断创新与优化,而且还需提高其使用率,只有这样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并在确保提高智能制造各项工作水平和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是将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人工工作和机械工作相融合,不仅有效提升了综合应用的质量,而且使生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智能制造可以在机械制造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存储、表达以及处理信息等操作,在工作中既能不断改善其自身问题,又可以有效提高机械运作的工作质量。与此同时在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下,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持续发展,生产过程中的透明度也有所提升,从而帮助有关工作人员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投入对生产过程的研究与优化,进而保障生产质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智能制造有着其自身巨大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可以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缺乏劳动力的现象。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分析、判断,可以较大程度减少生产浪费现象的发生。对于只能运用传统的生产技术而言,智能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更加精准的判断力与调整能力,能够很大程度降低人工所造成的误差。

2 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1以传感器为例

在机电化一体的建设过程中传感技术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传感技术的优势在于敏感度较高并且较为精准,不仅可以保证在生产中运用的有关设备不受外界所带来的干扰,而且机电设备在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时,还可以确保其精确度,与此同时传感技术还实现了有效的自动调节和控制。在当今社会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集成化可以将更多的功能进行集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感器的应用质量。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而传感也在实际的应用中针对不同情况具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在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各企业对于传感器的精确度及数据的可靠性相当重视,所以更多的精力都放于提高传感器数据的精确度方面。而智能化则需要传感器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判别、对使用设备进行诊断等,从而做到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把相对简单繁杂且计算量大的工作进行更好的处理。基于此,普通的传感器已不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有关工作人员也应建立起有效的传感器网络系统,从而保证实现信息之间的对接和传输可以达到最高的效率,确保整个生产的过程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再者传感技术对零部件的形状、光滑度以及直径也可以进行检测,可以运用到汽车、军事和医疗等制造中,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有效贡献。

2.2数控技术中的应用

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机械制造的进一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建设,对于国家工农业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数控技术很早就运用到了实现数电一体化的过程中,从而使机械制造具有较好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智能制造的发展。为能够实现数控加工的生产,对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各项生产的环节必须保证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有序的管理,并实现有效处理各种模拟信息。在生产数控机床的过程中,把数控技术运用其中可以更加科学的实现动态控制,可以运用CPU模式以及总主线模式对运行的方式加以完善,一定程度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采用在线诊断技术与模糊控制理论,并运用三维仿真技术实现动态模拟数控生产,从而使有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对生产制造工艺进行观察,进而可以科学的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让生产过程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

2.3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可以运用数字控制、物质储存、信息系统同时高效的进行多批产品的生产,并且对于具体的生产需求可自行调整生产方案,确保有关设备和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此系统的应用可以进行自我检查实现生产的高效性,还能做到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减少人力的消耗。柔性制造系统是由加工系统、物流系统及信息流系统组成。其中,加工系统可以对任意生产工序实现各种工件的自动加工,还可以完成对有关刀具的自行更换;而物流系统可以对加工对象进行存储、输出以及搬运;而信息流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基于此,合理运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仓库、计算机和数控机场融为一体,从而满足各部门对生产的需求,既可以有效控制人力、物力,对于小型企业具有高设计、高要求和较多的产品种类而言又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从而促进了制造行业的稳定发展。

2.4自动生产和机械中的应用

在大规模的生产企业中生产量较大,所以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线自动化的要求较高,因此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一般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机械生产时,会利用电子技术来把握光电控制,而在完善控制装置时可以运用人际界面系统,从而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例如:可以在手机、电脑上进行操作。并且此技术还可以运用到生产过程、调度以及技术等管理中,并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促进制造业管理实现自动化技术。

2.5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在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其生产原理主要融合了仿生学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智能机器人有着较大的应有价值,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智能机器人可以有效的甄别有关信息,从而确保工作流程能够顺利进行。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合理运用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较高的准确度。并且在军事、建筑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智能制造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实现了良好的效果。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合理的运用到了智能制造中,既有效促进了制造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又降低了成本,从而得以实现对制造质量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关娜娜.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2):176-177.

[2]李凱,王万里.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11):107-108.

[3]缪菊霞.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22):180-181.

作者简介:

1.雷斌(1991-),男,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

2.叶成景(1979-),男,汉族,广东阳江人,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网络技术。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猜你喜欢

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