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票务结账报表系统研究

2020-03-25李博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0期

李博

摘 要:轨道交通票务工作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线路票务收益审核工作则是票务工作的核心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支付出行方式的普及,建立符合轨道交通运营发展的票务结账报表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天津轨道交通已运营线路票务结账系统应用和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后期建设新线线路票务结账系统提供依据,同时为线路票务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票务结账系统;系统报表;差异处理

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正在迅猛发展,票务业务原始数据量成倍增长,现金收益审核工作信息化、智能化重要性尤为凸显。同时票务收入作为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各个运营企业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而票务收益审核工作则为运营企业的票款收入保驾护航[1]。本文通过对天津轨道交通现金收益审核工作和票务结账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探讨线路票務结账系统的需求和工作流程,推动线路票务收益工作有序、有质开展,确保票务收益审核工作的信息化、合理化和智能化。

1 轨道交通票务报表系统背景及现状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运营企业的收益审核工作基本都废除了纸质报表,实行电子化报表。纸质报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包括需人工定时定点上交、耗时耗力、纸质报表填写真实性、及时性均可伪造,物资成本消耗量、存储量大,纸质报表差异率高,票务事件调查繁琐且不易定位[2]。电子化报表的建立主要以车站票款收入、有值票卡发售、各类票卡库存等内容为核心,形成从车站发售、车站核对、线路审核到线网审核的完整闭环。

天津轨道交通已运营线路均已实现电子化报表体系,并且在其中两条线路上采用了线路票务结账系统,此票务结账系统从车站端结账信息上报到线路端结账信息审核再到线路差异调整及处理,所有收益数据上报、审核的处理实施模板化、系统化的方式,准确定位差异、减少人为修改,及时完成收益审核工作。

2 线路票务结账系统报表需求

2.1车站结账信息上报系统需求

2.1.1车站结账信息上报流程主要包含客服中心和自动售票机两个应用场景,站务人员需通过票务收益结账系统上报收益数据、已知信息、自动售票机收益数据等内容。运营结束后,车站票务管理人员查看站务人员的结算收入,修正并确认站务人员班次数据和相关信息,最终显示本次运营日的应交款数据,因此系统需至少包含以上数据和信息。

2.1.2 在车站票务数据结账信息上报阶段,系统中应包含半自动售票机收入数据管理、自动售票机收入数据管理、差异处理通知、现金解款管理和其他数据统计类相关报表,从而在为车站票务数据结账阶段做好系统辅助,确保票务收入数据准确且完整上传。

2.2 线路结账信息审核系统需求

2.2.1 线路收益结账信息审核流程包含客服中心和自动售票机两个应用场景,主要包含的审核内容包括站名、票款日期、员工号、员工姓名、车站上报收入、结算收入、当前系统收入、自动售票机退款、半自动售票机退款、差异处理、收益审接、审核状态和备注说明等内容,因此系统需至少包含以上数据和信息。

2.2.2 在线路票务数据结账信息上报审核阶段,系统中应包含客服中心收入数据审核主界面和子界面,自动售票机收入数据审核主界面和子界面,通过四个界面将站名、票款日期、员工号、员工姓名、车站上报收入、结算收入、当前系统收入、自动售票机退款、半自动售票机退款、差异处理、审核状态和备注说明等内容集中进行展示并审核,同时明确各项内容的数据源,从而有质有效的开展线路级收益审核工作。

2.3 差异调整及处理系统需求

在差异调整及处理阶段,系统中应包含差异处理主界面和子界面、差异调整主界面和子界面、银行回款确认界面。通过这五个界面对站名、票款日期、收入数据差异、已调整差异、未调整差异、差异处理、差异处理状态等内容进行集中展示和审核,最终对差异内容进行确认。

3 天津轨道交通票务结账报表系统改进建议

天津轨道交通票务结账报表系统已运用在两条线路中,日常车站核对和线路审核业务均基于此系统开展,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票务结账报表系统优化和改进建议。

3.1 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完善和调整部分报表[3]。

票务结账报表系统建设之初,虽已考虑原始数据错误录入修正、差异调整在线处理等功能,但由于建设期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功能和报表未能及时或者正确的体现,造成报表数据不正确或流程不完善,后期应考虑完善调整相关报表,确保报表为业务所用,真正的将报表结账系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2 紧跟时代发展,补充并完善非现金收益审核报表

结合科技的进步和非现金支付功能的普及,目前天津轨道交通所有线路均已上线自动售票机和半自动售票机的非现金支付功能,此部分功能对车站核对和线路收益审核工作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增加了一种支付方式,对收益数据审核流程和票务结账系统都产生了流程性变化,线路审核人员应在非现金支付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都紧密和功能开发人员保持紧密联系,结合日常工作需求,提出相应标准和要求,确保现金收益数据和非现金收益数据均能及时核对、差异及时定位和解决,所有票务业务处理能及时进行。

3.3 加强车站核对、线路收益审核人员业务培训,从人员培训中了解系统优化方式

票务收益数据审核工作是每日必须开展的工作,票务结账系统也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账和完善,从车站人员、线路审核人员、线网票务管理人员应在不同阶段多次开展系统层面的业务交流和培训工作,重点对车站人员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减少差异错误,确保票务收益数据的完整和可靠。同时可根据培训情况及时了解和调整票务收入结账系统相关功能,更好的服务于各级票务管理人员。

结束语:

票务结账系统包含了日常收益数据审核、差异调整反馈、票务数据统计等日常票务业务工作内容,实现了收益数据产生、传递、反馈、审核、分析和汇总等功能,建立了收益数据审核流程通道,减少车站人员操作差异,提升了车站站务人员、线路审核人员、线网票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多智能支付方式的普及,相对应的票务结账系统功能、报表样式和差异流程都需要开发、完善和整合,确保线路票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敏,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研究[J].产业观察,2019(06).

[2]孙燕. 浅谈地铁票务报表现状及需求分析[J].科技风,2020(05).

[3]魏星,许莎莎,李晓燕. 票务管理系统在郑州地铁的应用研究[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9).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