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冰川“盖被子”减少消融

2020-03-25王攀

科教新报 2020年43期
关键词:通量工程学沙袋

王攀

2020年10月17日,一个20人的小分队登上了四川阿坝的达古冰川,前来查看“被子下”的冰川消融情况。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应用“地球工程学”措施减缓冰川消融的试验。8月5日,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利用给冰川“盖被子”的手段,在海拔约5000米的冰川消融区建立了500平方米的試验区。

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如何保护冰川成了大问题。经过研究,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给冰川“盖被子”的方式减少冰川消融。

外挡阳光内可保温“被子”选取有讲究

目前,在应对冰川消融的工程措施方面,相关研究极少。此次试验是中国科学家在面对冰川消融问题上首次应用“地球工程学”措施开展的科学试验。“地球工程学”指大规模地改造地表环境,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此前奥地利和瑞士都曾做过类似缓解雪场、冰川消融的试验。科学家将白色的羊毛毯覆盖在冰川上,通过遮挡和反射太阳辐射来达到缓解冰川消融的目的。

一系列室内实验后,科研人员选择了土工布作为遮盖材料并决定进行野外实验。

土工布具有高反射率,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从而限制冰川的净辐射。同时土工织布减少了冰川与外界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对冰川具有保温作用。在实验中,王飞腾使用5至8毫米的土工布,考虑了成本问题,如果成功,大面积推广可以控制成本。利用重力向下滚冰川“盖被”不简单

在选取区域时,科研人员选取了冰川中下部的17号冰川,在这里建立了1个500平方米左右的试验场。

铺设的隔热材料宽2米长50米。在施工时,首先通过达古冰川缆车,将材料运输至冰川海拔4860米处,然后再铺设至施工作业区。施工时研究人员自海拔高处向低处铺设,利用材料本身的重力向下滚动。整幅材料铺设完毕后,相邻的材料搭接在一起用沙袋压好。铺设时每间隔3米用拴着沙袋的绳索固定。

但如何量化测量隔热防冰川消融效果呢?研究团队介绍,根据在冰川附近铺设的花杆网阵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判断冰川消融的高度和体积。在冰川上安插一些杆子,根据两个月里杆子露出多少,判断冰川消融的高度距离。再根据高度和冰川表面测量出消融的体积。将这些与未铺盖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就可得出铺设隔热材料的效果。

猜你喜欢

通量工程学沙袋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深圳率先开展碳通量监测
吊沙袋赶走老寒腿
空中菜园
左手创造奇迹
2011和2016年亚热带城市生态系统通量源区及CO2通量特征
Excel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人机(体)工程学”教改新方案探究
超快激光单脉冲诱导硅表面火山坑形貌
想不到我的左手那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