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用,润泽“语文味”课堂
2020-03-25李沨婷
李沨婷
【摘要】立足体裁,以生为本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发掘与领略文中的谐趣、情趣和理趣,让学生尽享文学趣味,体会“真”的艺术;提高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关键词】聚焦语用;谐趣;情趣;理趣;智趣
语文教学即为语言文字的学习,是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的美妙之处的同时,借助语言文字的练习,提高个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部分课文的情感着笔过于浓重,虽然收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但难以理解作者思想;相反有的更偏重于探究,造成过于追求思维与技巧上的训练而使语文学习失去乐趣。
一、咬文嚼字增谐趣
语文学习更像是一场心灵对话的过程,通过课文的学习增进与学生、与生活的心灵交集并产生共鸣,让语文学习更富有生命和生活的气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怀着的热爱生活的情感为孩子描摹童年那幅奇妙的画。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对每一句每一字都要一丝不苟,咬文嚼字,其实看似在细心斟酌文字,实际上却是对文中所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琢磨与调整。那么,我们要咬什么?嚼什么?例如,在关键处咬文嚼字。课文的关键语句常常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理解课文时,必须要抓住关键语句才能充分了解课文,并有效把握课文中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系,也让教学达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细心品味语句,感受文中鲁迅先生哪个动作能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学生都认为整篇文中的思想都聚焦在“半跪”这个动词上。于是,笔者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主人公鲁迅先生,以半跪的姿势体会一会儿,然后再说说其中的感觉。这样的目的,是希望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找出为什么会感到失落的答案。在呼呼北风中,鲁迅为什么半跪了很久呢?是什么让赫赫有名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对这么一位素不相识的车夫半跪着呢?当时的鲁迅已经是受人仰慕的名人作家啊。一句句动情的疑问让那个扑朔迷离的画面不断浮现在孩子想象的脑海里。于是,笔者又让学生细心阅读文中的一词一句,认真地画出哪些语句描述了鲁迅就这样跪了许久的?不同的人思维也不一样。我们的四个学生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视角给到了不同的答案,最后当我问到:这一跪我们能体现出了什么?(学生有的说:体现了同情、体现了可怜、体现了心疼……)一个字,这一跪,体现出了“爱”。因此,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懂得识别哪一句是关键句,是最能够凸显与体现文章所需要表达的情感,能达到“以一驭万”的重要效果的语句。
通过让学生推敲文章字词的训练,可以让文章的情感在课堂上真情流露,沁人心脾。推敲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多重对话”,层层推进的过程,让学生也从中对文章的领悟犹如小苗发芽,灵动地“生长”出来的。所以,“咬文嚼字”不仅是提高语言文字掌握能力的训练,也是感受作者情怀的熏陶,更是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品味文字背后的潜台词的思考过程。
二、聚焦语用酿情趣
语文教学需要释放学生的童心,让思想突破固有形式的藩篱在高远的蓝天自由飞翔,感受那美妙情感,那遐思迩想,像爱因斯坦曾说过的“用富有活力的表达和知识去唤醒乐趣是教师的至尊艺术”。
语文课堂要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贯穿教学过程,使教学富有乐趣。根据学龄、课文内容、教学要求等特点,灵活采用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景观场面类课文可以突出场景的幻想与刻画;对诗歌类课文可以突出詩句中意境的幻想、背诵。对寓言纪事故事类的课文可以着重情景的演绎、情节的把握。另外,对部分富有较大想象空间的课文或其中的章节,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设计课文情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想象能力。如,《七色鹿》采用课文剧形式演演。而部分以描写优美景致为主的文章如《望庐山瀑布》《黄果树瀑布》等,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当中的情景或想象的景象,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从感官上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
只有让学生去亲近并融入到语言这个奇妙的世界里,才能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从感悟中积累、升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及其组合才能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领悟。老师通过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激发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上预留空间,让学生积极发表感想与意见。培养他们从多维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求同异,容纳不同的观点与语言。从而让学生像脱离“教条”禁锢缰绳的马儿,在那无边的思维“草原”上纵横驰骋,虽然有时会“突发奇想”,甚至会“马失前蹄”。但只有我们为马儿“松绑”了,让学生在开放包容的课堂环境上,从头脑风暴中碰撞出智慧的花火,给文学教育也能焕发生气、情趣怏然。
三、言语智能生理趣
追求课堂的理趣,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要体现主旨美,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现实操作中,其实许多课文在内容上都存在文字的“真空地带”,留给广大的读者去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很多古典诗文经常让人感到有着“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精妙。作为语文授课老师,正是要识别这些文章的“真空”地带,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激发想象的潜能,与文本对话,通过词、句、段之间联系,进一步填补与充实课文的内涵,从字里行间内揣摩作者的未言之情,发掘文本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钻研文章,我们要懂得疑问是从文章中产生的,答案自然也隐藏在文章当中,只要“死磕”词句,咬文嚼字便可发现语文的乐趣所在。
如《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中的其中一句:“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句中末尾的省略号,便是文章中的“真空地带”,这个“真空地带”让学生陷入了疑问与不解。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有效引导学生:“同学们,此时,李白伫立在江边,深情地凝视着远方,李白对孟浩然的离别之情,难以言表。李白眼见朋友的小船已经消失在视线里,按常理诗人可以回去了,可是他回去了吗?从哪里看得出来?他不回去,而是伫立江边,在想什么呢?我们发现文中的这个省略号表现了李白内心无限的孤单与惆怅,即使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此时让学生理解“千言万语”当回李白纷纷诉说心中恋恋不舍。借此想象补白也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深厚友谊。
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听了同学们刚才的分享,笔者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如要据诗作画,你觉得需要画些什么?滔滔江水、小船、黄鹤楼、酒杯……通过讨论让学生梳理出“远近、大小”等不同视角。诗如画,画如诗。有时候,诗还能让你感受到华中表现不出的动感,让你仿佛看到动作,听到声音,闻到气味。所以,有时读一首诗,调动所有的言语智能绽光彩。
四、创设情境妙在智趣
给语文课堂注入生命力,才能让师生通过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解释《什么是教育》的一书中曾经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身为一名老师,让古板的课堂活泼生动,让语文的学习引起彼此心灵的触动,并努力让学生领略到课文中的不同思想与个中的情怀。这就是语文特有的诗意,这就是教育所展现的美。如,教授五年级一篇课文《慈母情深》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我”鼻子一酸,攥着钱,攥着母亲的辛劳和血汗,更攥着母亲那伟大而无私爱,跑了出去。此刻,此景,作为母亲的儿子,“我”有多少话要对母亲说、有多少情要对母亲倾诉啊!让孩子们由“我的母亲”到“天下母亲”,由“一位母亲”到“千万母亲”的思考,打开一切母爱的情感闸门,孩子们一个个写来,都是些充满了苦涩的温馨和坚韧之精神故事。一曲《懂你》、一段《献给母亲》不知道会让多少“母亲的孩子”或“孩子的母亲”泪如雨下。只有这样关注言语形式与意图,才是圆融的、完整的语文味的课堂。
總而言之,构建语文课堂要离不开常态真实,离不开咬文嚼字,更离不开突出读写链接。这三方面的因素让语文教学不但成为享受“美”的过程,更成为一种领略“真”的艺术。让语文课注入生命力,产生灵动,作为老师要实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胸中有本”,才能让语文课堂实现谐趣、情趣、和理趣的融合,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思维的潜能,让他们细意品味语言、文字与思想等所带来的美感,在妙趣横生的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欧阳明.我思,我行,故我在[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0.
[2]赵坤.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绽放师生生命精彩[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7.
[3]万斌.拓展:践行“语文味”的课堂 [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
[4]崔清华.构建本色语文课堂,力求既“美”且“真”[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7.
[5]董淑强.追寻语文课堂的美妙之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7:2.
[6]王崧舟.诗意语文课谱[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